一、冷暖相襯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熊在咆哮,龍在吟嘯,山岩震動,清泉叮咚,深林戰慄,峰巒抖動.烏雲滾滾,雨點將落;水面濛濛,煙霧繚繞.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峰巒崩裂,大地搖動.作者極力鋪陳昏暗恍惚的色彩和驚天動地的響聲,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勾畫出天門開啟前的冷暗色調,然而天門一開啟,景象就為之一變,天空青色透明,一望無際,太陽月亮一齊大放光明,金樓銀臺懸空而起,真是光輝燦爛,耀眼奪目,一片暖亮色調.以天門開啟為界,前面越冷暗,後面就顯得越暖亮,冷暗與暖亮相互映襯,在色調的對比中,使詩在氣勢上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後面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二、動靜相襯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照”“流”“喧”“動”四個動詞,描繪了山間清新自然、明麗如畫的動態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塵不染,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黑影,白練似的泉水從石上輕輕流過,淙淙有聲,像優美的奏鳴曲一樣在身邊響起.竹林中笑語喧譁,是姑娘們洗衣歸來;水面上蓮葉搖動,是漁船順流而下.然而這樣的動景給人的感覺卻是清幽寧靜,超塵絕俗.景物的動態描寫,使靜景有了一個參照物,變得更靜,即所謂“動中之靜尤顯靜”,與“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效果,這全賴於襯托的作用.
三、樂哀相襯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前三句,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戰士凱旋,換上錦衣,向華人炫耀戰功;另一幅是如花的宮女,在宮殿裡恣情歡樂.詩人用濃筆重墨極力渲染越國軍隊的勝利姿態及王宮的繁華、歡樂.末句順帶一筆,引入眼前淒涼之景.前三句樂景為末句哀景蓄勢,強烈的對比,巨大的反差,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讓人頓生人事變換、古今盛衰之感慨.正應了清人王夫之所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四、大小相襯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遠處,星空低垂,原野遼闊無邊.近處,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洶湧澎湃,奔流不息.遠處、近處,天上、地下,空間被無限擴大,在這樣的環境下,一葉扁舟顯得何等渺小,置身於其中的詩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闊大的環境作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滄海一粟,兩相襯托,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生出無限感慨和惆悵.
五、聲寂相襯
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王實甫《長亭送別》【一煞】)
深秋,黃昏,青山疏林,淡煙暮靄,阻隔了鶯鶯的視線.鶯鶯送別張生,張生已走,夕陽古道上原來的竊竊私語、依依情話,現在已歸於一片寂靜,偏偏這時傳來馬的嘶鳴,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鶯鶯原本就破碎的心.馬鳴之處,正是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鳴之聲卻不見馬上之人,鶯鶯的心情何等悲苦悽愴!“有聲”與“無聲”相互映襯,烘托出當時環境的淒涼和鶯鶯痛不欲生的悲哀.
一、冷暖相襯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熊在咆哮,龍在吟嘯,山岩震動,清泉叮咚,深林戰慄,峰巒抖動.烏雲滾滾,雨點將落;水面濛濛,煙霧繚繞.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峰巒崩裂,大地搖動.作者極力鋪陳昏暗恍惚的色彩和驚天動地的響聲,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勾畫出天門開啟前的冷暗色調,然而天門一開啟,景象就為之一變,天空青色透明,一望無際,太陽月亮一齊大放光明,金樓銀臺懸空而起,真是光輝燦爛,耀眼奪目,一片暖亮色調.以天門開啟為界,前面越冷暗,後面就顯得越暖亮,冷暗與暖亮相互映襯,在色調的對比中,使詩在氣勢上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後面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二、動靜相襯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照”“流”“喧”“動”四個動詞,描繪了山間清新自然、明麗如畫的動態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塵不染,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黑影,白練似的泉水從石上輕輕流過,淙淙有聲,像優美的奏鳴曲一樣在身邊響起.竹林中笑語喧譁,是姑娘們洗衣歸來;水面上蓮葉搖動,是漁船順流而下.然而這樣的動景給人的感覺卻是清幽寧靜,超塵絕俗.景物的動態描寫,使靜景有了一個參照物,變得更靜,即所謂“動中之靜尤顯靜”,與“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效果,這全賴於襯托的作用.
三、樂哀相襯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前三句,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戰士凱旋,換上錦衣,向華人炫耀戰功;另一幅是如花的宮女,在宮殿裡恣情歡樂.詩人用濃筆重墨極力渲染越國軍隊的勝利姿態及王宮的繁華、歡樂.末句順帶一筆,引入眼前淒涼之景.前三句樂景為末句哀景蓄勢,強烈的對比,巨大的反差,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讓人頓生人事變換、古今盛衰之感慨.正應了清人王夫之所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四、大小相襯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遠處,星空低垂,原野遼闊無邊.近處,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洶湧澎湃,奔流不息.遠處、近處,天上、地下,空間被無限擴大,在這樣的環境下,一葉扁舟顯得何等渺小,置身於其中的詩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闊大的環境作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滄海一粟,兩相襯托,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生出無限感慨和惆悵.
五、聲寂相襯
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王實甫《長亭送別》【一煞】)
深秋,黃昏,青山疏林,淡煙暮靄,阻隔了鶯鶯的視線.鶯鶯送別張生,張生已走,夕陽古道上原來的竊竊私語、依依情話,現在已歸於一片寂靜,偏偏這時傳來馬的嘶鳴,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鶯鶯原本就破碎的心.馬鳴之處,正是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鳴之聲卻不見馬上之人,鶯鶯的心情何等悲苦悽愴!“有聲”與“無聲”相互映襯,烘托出當時環境的淒涼和鶯鶯痛不欲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