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陣圖是古代作戰時的一種戰鬥隊形和兵力部署,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組成。在中國軍事史上,有許多關於八陣圖的記載,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八陣圖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歷史上有關八陣圖的來源卻鮮為人知。那就是黃帝大臣風后在有熊作八陣圖。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載:“風后,伏羲之裔,黃帝臣三公之一也。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定萬民之竁(cui)。蚩尤之滅,多出其徽猷。……風后著有《握奇經》一卷……風后將伏羲八卦原理運用到軍事上作八陣圖是首創,其中所說的“九宮”,是在八卦離、艮、兌、乾、巽、震、坤、坎之中加一卦為中。關於黃帝與風后研製的八陣圖,最早見於《握奇經》,其內容在《宋史·藝文志》和《新鄭縣誌》中有詳細記載。其中總佈陣為“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衝圓,地有軸,前後有衝,風附於天,雲附於地。衝有重列四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維。故以圓。天居軸單列各三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角,故以方。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陣訖,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右,聽音望麾,以擊四奇。”
據說,當年黃帝在與蚩尤交戰中就是運用這種八卦陣殲滅蚩尤的。新鄭市具茨山一帶是黃帝與風后研究軍事理論和演兵佈陣的地方,周圍有黃帝四十五里兵馬營、黃帝飲馬泉、大鴻山黃帝練兵處和雲巖宮、力牧臺等。
另據康熙年間《密縣誌》載:唐代以前,在新鄭西南具茨山山峰風后的封地風后頂北坡曾建雲巖宮,其中一碑為《重建風后八陣圖記》,高2.85米,寬1.1米,厚0.28米,記述黃帝與風后講武、利用八陣圖戰蚩尤故事。新編《密縣誌》(1992年版)在《藝文·碑記》中全部收錄了唐代軍事家獨孤及所刻雲巖宮《風后八陣圖記》。圖記除八陣正圖外,其餘八幅各有一陣勢: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每圖均有文字解釋,介紹攻守要訣。此風后八陣與風后《握奇經》內容基本相符。這組八陣圖,中國軍事專家進行了研究,認為,這組圖從版本上看,不一定是最早的,但從其正圖的文化結構來分析,正好與黃帝時期的歸藏八卦相吻合。這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筆重要文化遺產。它的被發現,把中國八陣圖兵法的歷史記載向上推進了2500多年,受到中央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家們的高度重視,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八陣圖是古代作戰時的一種戰鬥隊形和兵力部署,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組成。在中國軍事史上,有許多關於八陣圖的記載,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八陣圖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歷史上有關八陣圖的來源卻鮮為人知。那就是黃帝大臣風后在有熊作八陣圖。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誌》載:“風后,伏羲之裔,黃帝臣三公之一也。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定萬民之竁(cui)。蚩尤之滅,多出其徽猷。……風后著有《握奇經》一卷……風后將伏羲八卦原理運用到軍事上作八陣圖是首創,其中所說的“九宮”,是在八卦離、艮、兌、乾、巽、震、坤、坎之中加一卦為中。關於黃帝與風后研製的八陣圖,最早見於《握奇經》,其內容在《宋史·藝文志》和《新鄭縣誌》中有詳細記載。其中總佈陣為“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衝圓,地有軸,前後有衝,風附於天,雲附於地。衝有重列四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維。故以圓。天居軸單列各三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四角,故以方。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陣訖,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右,聽音望麾,以擊四奇。”
據說,當年黃帝在與蚩尤交戰中就是運用這種八卦陣殲滅蚩尤的。新鄭市具茨山一帶是黃帝與風后研究軍事理論和演兵佈陣的地方,周圍有黃帝四十五里兵馬營、黃帝飲馬泉、大鴻山黃帝練兵處和雲巖宮、力牧臺等。
另據康熙年間《密縣誌》載:唐代以前,在新鄭西南具茨山山峰風后的封地風后頂北坡曾建雲巖宮,其中一碑為《重建風后八陣圖記》,高2.85米,寬1.1米,厚0.28米,記述黃帝與風后講武、利用八陣圖戰蚩尤故事。新編《密縣誌》(1992年版)在《藝文·碑記》中全部收錄了唐代軍事家獨孤及所刻雲巖宮《風后八陣圖記》。圖記除八陣正圖外,其餘八幅各有一陣勢: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每圖均有文字解釋,介紹攻守要訣。此風后八陣與風后《握奇經》內容基本相符。這組八陣圖,中國軍事專家進行了研究,認為,這組圖從版本上看,不一定是最早的,但從其正圖的文化結構來分析,正好與黃帝時期的歸藏八卦相吻合。這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筆重要文化遺產。它的被發現,把中國八陣圖兵法的歷史記載向上推進了2500多年,受到中央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家們的高度重視,並給予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