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5333831716

    -無論魯迅的短篇小說能不能代表五四以來中國短篇小說的最高水平,他已經事實上的代表很多年了。而且代表這種事,原來就不合情理,既然是代表,本就無關被代表的人們什麼事。魯迅小說在寫作技術和手法上,其實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因為沒法具體去分析寫作技術和手法。除了後來根據周作人的回憶,魯迅小說也有一些不符合事實的例子,譬如範愛農死後的情狀,大部分魯迅小說在人情世故方面的刻畫上非常到位。這是後世大多數作家所缺乏的。他的筆法仍然是偏於傳統古典小說的描寫世相,而不是單獨地勾勒那一個鮮明的我。以《吶喊》為例,《白光》、《明天》從頭到尾都是別人的故事。有一點是魯迅作品的最鮮明的特色。那就是——無限地接近真實。後世的作家們,尤其是小說家,譬如沈從文,張愛玲,汪曾琪,鍾阿城,他們都有非常出色的作品,但是在小說的故事性上是有講究和取捨的,《邊城》也好,《色戒》也好,《受戒》也好,《棋王》也好,他們基本構建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但魯迅小說很多時候就是幾個簡單的片段和現場。但這些片段和現場,無限地接近真實,這裡面沒有什麼縹緲的愛情,躁動的青春,掙扎的慾望,荒謬的野蠻成長,就是簡單但真實的場景再現。以小說的故事性完整性,魯迅小說是很無趣的。但以世界的殘酷和真實而言,魯迅小說又是超凡的生動有趣。因為在魯迅小說的背後,不止是絕望,寂寞,幾乎每一篇小說,都會遇到人這一生會遇到終極的問題——生和死。不是故事裡的生死,不是愛情的生死,也不是青春,慾望裡的生死。是真真切切每一時每一刻下一分下一秒就會撞見的生死。幸運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進入現代社會,看起來也越來越遠離血淋淋的生死。不幸的是,這生死的陰雲依然無限近地籠罩著我們生活的一切。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夠確保生命在下一秒不會被消失掉。但我們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裝作不知道,裝作不存在,裝作沒發生。然後我們盡情地歡鬧、娛樂,痛快地看著這個世界一點一點在變好,又一點一點陷入沉淪。附《白光》的結尾:

    他決定的想,慘然的奔出去了。幾回的開門之後,門裡面便再不聞一些聲息。燈火結了大燈花照著空屋和坑洞,畢畢剝剝的炸了幾聲之後,便漸漸的縮小以至於無有,那是殘油已經燒盡了。“開城門來~~”含著大希望的恐怖的悲聲,遊絲似的在西關門前的黎明中,戰戰兢兢的叫喊。第二天的日中,有人在離西門十五里的萬流湖裡看見一個浮屍,當即傳揚開去,終於傳到地保的耳朵裡了,便叫鄉下人撈將上來。那是一個男屍,五十多歲,“身中面白無鬚”,渾身也沒有什麼衣褲。或者說這就是陳士成。但鄰居懶得去看,也並無屍親認領,於是經縣委員相驗之後,便由地保埋了。至於死因,那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剝取死屍的衣服本來是常有的事,夠不上疑心到謀害去:而且仵作也證明是生前的落水,因為他確鑿曾在水底裡掙命,所以十個指甲裡都滿嵌著河底泥。這種真實,我想根本不需要多餘的技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即將到來的草地賽季,費德勒還能從納達爾手中搶走世界第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