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周樸園與蘩漪的形象與性格

    在《雷雨》中,上場的人物共有八位:周樸園、蘩漪、侍萍、周萍、四鳳、周衝、魯大海、魯貴。其中,前三位都曾被人看作是這部作品的主角,也是應該重點了解的三個人物形象。

    周樸園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徵,主要是透過他與侍萍、蘩漪兩位女性形象以及他與魯大海等人物的關係表現出來的。周樸園與侍萍的關係以及感情問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認為,周樸園從一開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紈褲子弟,他與侍萍的關係充分暴露了他虛偽的本質,他的行為也就是“始亂終棄”的典型,先誘騙了侍萍,後又為了與門當戶對的小姐結婚而拋棄了她,只是當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殺後才為了自己的良心而產生了懺悔之情。但現在一般認為,周樸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受新思想影響的年輕人,也曾有過想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要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愛是有過真情實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覺新等許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樣,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與自己出身的階級徹底決裂,最終又回到封建的陣營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說是一種虛偽的表現。而當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的翻臉,也正是他不敢面對現實,也不想改變自己現狀的懦弱的表現。作家透過周樸園與侍萍的關係,主要考察了他的歷史,而透過他與蘩漪的關係,則集中展示了他在現實中作為一個封建專制家長的表現。而他與魯大海,以及與魯貴等人的關係,又從不同的側面補充了他作為一個資本家的本質特點。

    蘩漪與周樸園一樣,也是一位新舊結合的人物,按劇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過一點新式教育的舊式女人”,這對於認識這個人物的所作所為十分重要。正因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愛情,又無力擺脫家庭的牢籠,甘願受周樸園的凌辱。蘩漪雖然是周樸園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趕走侍萍後娶的名門小姐),兩人只有夫妻之份,並沒有夫妻之情,周樸園當著周萍、周衝兩個兒子的面*她喝藥的細節就是明證。在這樣一個新舊滲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識地強調了“原始的野性”,而點燃這一野性的火種,就是五四時期所有年輕人都向往和渴望的“愛情”。我們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幾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樣陰差陽錯地愛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爺,並不是因為她天生的**,而是環境所迫,在她平時接觸的人中,無人可愛。而她從來就沒打算走出家庭(在這一點,她實際上並不如娜拉勇敢),也與她是一個“舊式女人”有關,她不願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為她沒有自立的能力(這與社會有關,娜拉的教訓是很好的前車之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不願放棄養尊處優的太太生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並沒有像五四時期的許多作品一樣,要體現“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主題”,她與周萍的相愛,並不是為了反封建,也不是為了追求個性解放,除了滿足自己的情慾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對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種報復。而在她的思想深處,有許多沉重的無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識,如她很看重“名分”,即使是與周萍相愛也有一種想擺脫擺不脫的“犯罪感”,對周衝與四鳳的相愛,也覺得門不當戶不對,自己已經是封建婚姻的犧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標準去要求(實際上也就是殘害)下一代。蘩漪的種種表現可以清楚地表明,這個人物並不是曹禺理想中的人物,但作家卻對她充滿感情,特別是對她的身上表現來的“蠻性”的原始力量加以禮讚,則顯然與作家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閱歷有關。他從小受到的家庭壓制和由此形成的軟弱性格,在蘩漪身上,都找到了可以寄託的載體。人總是越缺乏什麼,越是希望得到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n與in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