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嬞菇涼

    土壤中氮素損失主要有氨態氮揮發、硝態氮淋失和反硝化失氮(NOx、N2O)等途徑。因此,氮肥的施用不當會降低農業生產效率,也會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負效應。

    土壤中的NH4+與土壤中的鹼性物質作用形成的NH3的揮發;揮發性銨肥(氨水、碳酸氫銨等)自身分解產生NH3揮發。

    溶於水中的氮素,當隨地面徑流,隨田間排水由農田土壤向地表水體移動,特別是牲畜糞肥、有機肥堆放的地方,如遇降雨而發生徑流時,或大水灌溉時或畜牧養殖棚廄沖洗時,有機態氮礦化為硝態氮的便可直接進入水體。水土流失導致土壤中的氮素進入河流、湖泊,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水體生態環境。

    土壤中硝態氮在還原條件下發生反硝化反應,產生氮氣(N2)和氮氧化物(NOx、NO),進入大氣。土壤反硝化過程中其中N2O是溫室氣體組分之一,進入臭氧層的N2O與臭氧發生反應,不斷地消耗臭氧,使臭氧層受到破壞,直到出現新的平衡。由於自然的和人為的活動,使氮化合物(NH3、NOx、N2O)向大氣排放的數量不斷增加。臭氧層是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輻射的保護者,對人和生物的安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硝酸根離子是一種負離子,在土壤中呈負吸附狀態存在,NO3-很容易可隨水流動。溶於水中的硝酸根離子可隨滲漏水從土壤剖面的上部向下淋洗,進入地下水。從而造成地下水的汙染,嚴重影響人類飲用水安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俞敏洪的言論有沒有道理?你的觀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