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軒媽愛生活
-
2 # 白夜裡前行
可以試試用被子包著孩子哄睡,據說落地哭是因為孩子感覺周圍的溫度突然變化。
還有一種是拿大毛巾滾成條狀,放下孩子時用毛巾把孩子圍一圈圍起來。模仿孩子在肚子裡的感覺。具體方法可以去網上找。
-
3 # 寶貝成長檔案
各位寶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戒夜奶、戒抱睡。而在戒抱睡的過程中,寶媽們都會遇到一個讓人頭大的難題,那就是寶寶落地就醒。其實,斷夜奶、抱睡落地醒、奶水等等都是現在寶媽們面對的三大最頭疼的工作!
許多寶媽仍然都不知道怎麼才是正確和科學的去處理這個問題,不明白寶寶為何落地醒,看完這篇回答之後你就知道答案了!
寶寶睡覺習慣的養成,一個原因是和家長的護理方法有關,另一個是和寶寶自身的身體狀況有關!寶寶落地醒,這主要還和寶寶的年齡狀況有關。一般來說,3周大的寶寶落地醒,必須抱睡的原因基本是腸絞痛引起的!
這個時期的父母,其實可以好好觀察一下,看看寶寶被抱起來的時候,哭的狀況會不會減少。由於這個被抱著的姿態,寶寶的身體是窩起來的,對寶寶的腹部有一定的壓迫感,這個姿態能夠很好的緩解寶寶腸絞痛的症狀。
抱著睡的的姿勢,可以令寶寶感受到肚子很舒服,同時還有安全感,寶寶此刻的情緒自然會比較好!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一些腸胃不適的、腸絞痛的寶寶更喜歡被抱睡。
而這時,父母需要解決的並不是怎麼處理抱睡問題,而是先處理寶寶腹部不適的問題。寶寶落地就醒,是不是由於父母抱著腹部不適的寶寶,這個過程中本就緩解痛感了,放下去寶寶會形成突然地腹部不適感或者不適感增加的狀況,這就是腸絞痛的典型抱睡症狀。
寶寶被放下去的時候,安全感和腹部壓迫的舒適感也隨之消失了,突然地疼痛就引起寶寶哭泣,落地就醒也就這樣出現了!
這樣症狀一般發生在3個月,出現腸絞痛的寶寶身上,而6個月之後的寶寶還是落地醒的話,父母就要帶寶寶去看看了。
而對於腸絞痛的寶寶,該怎麼護理睡覺,可以用以下的辦法試試:
1.不可以馬上改動哄睡的方式,可是要適當改進一下自己的哄睡的原則,搖晃的頻率漸漸變慢,動作幅度由大到小;
2.不去盲目苛求寶寶的睡覺時間和睡覺時長;
3.建議家長們在白天的時候,看著寶寶,讓寶寶趴著睡,這樣能夠壓迫寶寶的腹部,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受舒適一些。
-
4 # Q扣一家人
嬰兒睡覺“落地哭”主要是寶寶習慣了媽媽子宮中的舒適狀態,跟寶寶的睡眠規律也有關係。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解決。
1、寶寶習慣了子宮中溫暖、舒適而且包裹著的環境,所以更喜歡被抱著,我們可以哄寶寶睡覺的時候用小被子或者毛毯包裹著寶寶,寶寶入睡後左右擠上點東西,寶寶會更有安全感。
2、寶寶對媽媽的味道最熟悉了,跟寶寶睡覺,只要媽媽起床,孩子基本上也就醒了。所以孩子睡著後,我們可以在旁邊守候著,或者放件媽媽的衣服。給孩子一個熟悉的環境。
3、寶寶的睡眠是有周期的,經歷十幾分鐘的淺睡眠進入深睡眠,這個時候容易放下寶寶。但再經歷十幾二十分鐘的深睡眠又進入淺睡眠狀態,這時候孩子容易發現睡眠環境的變化,就更容易醒來。所以寶寶抱睡的話,根據寶寶的睡眠狀態進行會更容易些。
4、從抱睡直接放到小床上,環境變化太大,寶寶比較容易落地醒、落地哭,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過度,比如先把寶寶屁股放下,再輕輕的放下寶寶頭部,拉著寶寶小手待一會再離開。
5、可以輔助安撫奶嘴,幫助寶寶入睡。等寶寶睡實後再取出,平時注意奶嘴的清洗與消毒工作。
我們還應注意寶寶腹部是不是不舒服,如果寶寶肚脹抱著會更舒服,肚子溫熱有助於排氣。平時儘量少抱著孩子哄睡,不要頻繁晃動孩子,養成習慣寶寶就不容易實現自主入睡了。
-
5 # 最皮就是我
我的寶寶從月子裡開始就覺少,基本上白天不怎麼睡,晚上十一點才睡,好不容易使盡渾身解數把娃哄睡著,躡手躡腳的慢慢移步到床邊,準備把他放在床上,結果,屁股剛挨著床,就立馬睜開圓滾滾的大眼睛盯著你,然後男高音獨特式的哭泣就開始了。你只能嘆著氣又開始新一輪的哄睡。如此反覆,抱著睡得香噴噴,一挨床就“落地哭”,內心不強大的都能崩潰死。
那麼,嬰兒“落地哭”該怎麼破?我們得先了解清楚嬰兒的睡眠特點,再針對性找出解決辦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嬰兒的睡眠特點:寶寶越小,睡眠時間越長,隨著月齡的增長,睡覺時間越短,睡眠規律開始慢慢養成。
人的睡眠有四個階段:入睡,淺睡,深睡,延續深睡。每個寶寶的睡眠程度不是均勻一致的,而是一個深、淺睡眠交替的過程。
睡覺時眼球在眼皮底下轉動,這時候的睡眠比較淺,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寶寶不時會出現面部肌肉和手腳的抽動,還伴有微笑、皺眉的舉動。這時間如果放下寶寶,很容易醒來,一離開大人溫暖的懷抱,寶寶感覺沒有安全感就容易大哭。
當寶寶四肢鬆軟,不再扭來扭去,不再僵硬的晃動,才算正式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候放下去就不容易醒。
成人的睡眠週期大概持續90-100分鐘,寶寶的睡眠週期比成人短得多,一般從淺睡到深睡大約要經歷二十分鐘。成人能在一個睡眠週期結束後無縫對接後一個睡眠週期,而寶寶還做不到,沒辦法自主接覺,在這個深淺交替過程中就容易半個小時就醒,出現哭泣、躁動等睡眠不良現象。
在這裡你又要問了,要一直這樣,大人不得崩潰死啊,其實不會的,大概三個月後,寶寶的睡眠規律開始養成,慢慢就會跟大人一樣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寶寶安然入睡呢?我總結了以下四種辦法:
1.找準放下時機,注意捕捉睡眠訊號。家長多觀察寶寶的睡眠週期,多次試驗,不要怕他落地哭,逐漸找準他的節奏。前面也說到,寶寶從淺睡到深睡大約是20分鐘,當他處於淺睡狀態,你一放下,保管馬上醒,相反,抱的時間過長,此時寶寶又從深度睡眠到淺度睡眠了,放下也會容易醒。每個寶寶的特質又不一樣,就需要家長多觀察,抓住時機深度睡眠狀態下放下,這樣寶寶就不容易醒了。
2.放下的姿勢很重要。有的家長是直接就放下去,這樣不行,寶寶會感覺身體失去平衡,不舒服就會馬上驚醒來緩解這種失重感。
正確的做法是:先抱著寶寶緩緩降低重心,腳先落地,其次是屁股,後背,最後才放頭部。等寶寶平躺後再緩緩的,輕輕的把手抽出來。如果這時候寶寶醒了,千萬不要立馬就抱起來,先輕拍他的大腿,屁股或者手臂哄一下,嘴裡可以哼點睡眠曲。
如果還不行,把寶寶側身,一隻手從頭上環著到背部,一隻手輕拍屁股,也能很快使寶寶安靜下來,我就是這麼操作的,親測,非常有效喲。或者用手溫柔的摸他的腦袋,我看抖音,有寶媽從額頭向下蓋眼皮,我沒這麼做過,感覺不吉利怪怪的。
3.設定一個接近懷抱的睡眠環境。白天臥室不能全暗,需要有適當的光線和噪音,晚上儘量保持全黑,接近完全安靜的睡眠環境,這樣能讓寶寶睡得更長。睡之前可以先把被窩弄暖和,放下寶寶後千萬不要立馬抽身離開,先側身陪寶寶躺一會兒。身體的近距離接觸會形成空間感,讓寶寶覺得有安全感。當離開的時候,寶寶身體觸感是很敏感的,能立馬感覺大人的體溫不在了,就會因恐懼而驚醒大哭。
前三個月,可以試著給寶寶裹襁褓或者在身體兩側放柔軟的毛巾來減少這種空間恐懼感。
4.逐步改變哄睡的習慣。
不要讓寶寶覺得必須抱著才能睡,必須要養成寶寶在床上入睡的習慣。當寶寶精力旺盛的時候,你就陪他玩,等他發出想要睡覺的訊號,比如打哈欠,揉眼睛,就立馬把寶寶放床上,貼著寶寶輕拍屁股或後背,哼一點睡眠歌曲,不需要你唱得有多好,主要是讓寶寶習慣你的聲音,有你的聲音在,他更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寶寶的睡眠節奏就逐漸養成了。
我是這樣做的,可供寶媽參考:寶寶一發出困的訊號,就立馬抱進臥室,白天不拉窗簾,晚上拉;
放白噪音,音量不大;
親親寶寶,給他一個晚安吻,告訴他要睡覺覺了,然後放床上側臥,用枕頭頂著他的背部,一隻手環抱,一隻手輕拍屁股;
十分鐘後起身離開,計時,5分鐘寶寶還哭就拍拍寶寶,哭得非常厲害才抱起來不哭後又重新放下,離開床,10分鐘如果還在哭再拍拍,每次間隔5分鐘。
第一次30多分鐘才睡著,後面時間逐步減短,每次都不超過10分鐘,最快的一次,放下去兩分鐘就睡著啦。
寶寶一般不會無緣無故的大哭,睡覺前一定要先確保寶寶吃飽了,屁股是乾爽的。
我分享的只是針對於排除身體疾病的寶寶,如果你的寶寶是天生覺少的入睡困難戶,寶媽們一定要注意排除寶寶身體方面的問題。
我就是用上面四種方法讓寶寶從抱睡到落地睡,再到自然睡。做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才能給寶寶養成睡眠好習慣,睡眠好,身體才能發育好,天使在我家,祝每個寶寶睡眠都棒棒的!
-
6 # 咩小胖育兒
對於剛出生前幾個月的寶Bora說,睡眠問題是除了餵養問題以外,很容易讓家長苦惱的一大難題。
除了黑白顛倒,夜醒哭鬧等折磨家長,孩子睡覺“落地哭”也是十分頭疼的問題。在懷裡睡得好好的,明明看著孩子已經睡得挺香了,但是往床上一放立馬就醒。弄得家長十分崩潰。
為什麼孩子睡覺容易出現“落地哭”呢?1、驚跳反射的影響。
驚跳反射也叫擁抱反射,是3~4個月以下嬰兒特有的一種防禦性生理反射。尤其是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身邊突然發出聲響,孩子就會出現雙臂向兩側伸展,隨即又屈向胸前的動作,就像是擁抱一樣。
而當家長把睡著的寶寶從懷裡放到床上時,容易讓寶寶產生驚跳反射,這個時候就容易哭鬧驚醒。
2、身體不舒服。
兩三個月的嬰兒容易出現腸絞痛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就比較喜歡在大人的懷裡睡覺,這樣溫暖抱緊的感覺能夠緩解他們的腹部不適。
而當從家長的懷裡,放到床上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不適醒來哭鬧。
3、沒睡熟。
嬰兒的睡眠模式是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狀態的。當寶寶在家長的懷裡睡著,如果剛入睡不久,正處於淺睡眠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還沒有睡熟的狀態,這個時候家長把孩子放下,就很容易驚醒孩子。
4、對環境改變敏感。
在家長的懷裡入睡是溫暖柔軟的感覺,而當被放到床上則是冰涼僵硬的感覺。這種感覺上的變化,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是很容易刺激到,讓他驚醒哭鬧的。
5、抱睡成習慣。
還有一種孩子容易出現“落地哭”的問題,是因為被家長抱睡成習慣了。長時間的被抱睡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感覺和環境,被放到床上就會覺得不適應。
“落地哭”的問題,不僅讓家長覺得很苦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睡眠,所以需要家長採取一些方法來幫助寶寶改善這些問題。對於小月齡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可以使用防驚跳的包巾。這樣將寶寶包裹起來之後,防止他因為驚跳反射而驚醒自己。
對於有腸絞痛的嬰兒來說,家長可以透過按摩寶寶的腹部,幫助他緩解症狀。而這個問題通常會等到寶寶月齡逐漸增大,就會慢慢消失。
掌握好時機,再將寶寶放下,等寶寶熟睡的時候放,千萬不要在他處於淺睡眠的狀態去放。
當從家長的懷裡吧,寶寶放到床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作,輕緩,先放下寶寶的屁股,然後是腰部背部,最後再將放在寶寶頸部下面的手臂輕輕地抽出來。
可以在寶寶哄睡階段,就讓他躺在床上睡,這樣就不會涉及到從家長懷裡放到床上的問題了,也就不會有“落地哭”的問題出現。
-
7 # 月亮滴爸爸
辛苦的你,不要著急。
養成習慣+合理的方法+良好的耐心
具體怎麼做,我們一一來看吧。
-
8 # 孩子成長密碼
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向家長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寶寶之所以哭鬧,有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種情況:寶寶是不是餓了或渴了
寶寶餓的時候會哭,特別是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做出覓食反應後還沒喝到奶,寶寶就會做出大聲哭鬧的表現,用來提示媽媽,向媽媽發出餓了的訊號。
不過這只是寶寶哭鬧的其中一個原因,並不能代表寶寶一哭鬧就是餓的了,而新生兒的媽媽們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如果這樣的話就容易造成過量餵奶,從而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先用手指從一旁輕輕碰寶寶的嘴角,這時寶寶如果有轉頭尋找食物的反應,則多半是餓了。
另外,寶寶口渴也是會哭鬧的,特別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因為奶粉比較濃稠又容易上火,寶寶嘴巴乾燥就容易口渴,這時候媽媽們觀察寶寶是否用舌頭舔嘴角,而且嘴唇有些幹,如果有了這樣的情況,就要多給寶寶喂點奶水,或者把奶粉衝的稍微稀一點。
第二種情況: 寶寶是不是困了
寶寶想睡覺時會容易煩躁不安從而會哭鬧,不過當寶寶犯困時,寶媽們還是相對好分辨的,寶寶會表現出“犯困的訊號”:會使勁的用小手揉眼睛、打呵欠、眼睛無神呆呆的、而且對大人的逗笑也愛答不理的。
這時候媽媽們要及時哄寶寶睡覺,透過餵奶、抱著輕搖、輕拍寶寶背部等方式讓寶寶入睡,同時寶寶困了想要睡覺但不能及時入睡的情況,寶寶也會大聲哭鬧甚至尖叫。
第三種情況: 寶寶是要尿了或便便
寶寶尿尿或大便的時候也是會哭鬧,因為寶寶的腸胃比較弱,在尿尿或大便時略顯不舒服,所以就會哭鬧。寶寶尿完或者大便完透過哭鬧提醒媽媽該更換尿片了,畢竟熱烘烘、黏糊糊的非常不舒服,更容易讓寶寶哭鬧。
寶寶在尿尿或大便時,媽媽是可以從寶寶的臉部表情中去判斷的。比如:
有的寶寶尿尿時會扭動幾下身子,然後就尿了;
寶寶大便時臉會突然漲紅,有的寶寶連眉毛也都紅了,同時嘴裡還會發生使勁的哼哼聲。
第四種情況:寶寶是需要媽媽陪了
寶寶在吃飽喝足也沒有便便的時候,一般都會比較愉快地躺在床上玩,這時寶寶會表現得比較安靜或吸吮自己手指、吐吐泡泡等。
但是沒過一會,寶寶就開始哭鬧了,這時候媽媽走過去可發現寶寶哭了,而且寶寶的視線會隨著媽媽的移動而移動,當媽媽抱起寶寶時,他就不哭,但是放下卻又哭了。
這便說明寶寶需要媽媽的陪伴了,需要媽媽帶給他安全感,那這時候媽媽不妨陪寶寶一會,或是抱寶寶一會,逗他笑一笑,跟他說說話等。
還有的寶寶是面板不舒服,睡姿不對,生病了,都會哭鬧。寶寶還小還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寶寶透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寶寶的一種能力,媽媽們要多注意寶寶、觀察寶寶,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樣寶寶滿意了,哭鬧自然就少了。
-
9 # 兒科醫生李樹珍
有些孩子喜歡鬧覺,這讓上班一族的爸爸媽媽真是苦不堪言。夜間哭鬧不止,還會干擾鄰居,每當鄰居問起你家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了,做為父母都會覺得很尷尬,覺得自己帶不好孩子一樣。為什麼有的寶寶白天精神挺好一切正常,一到晚上睡覺就哭鬧?貌似有這樣習慣的寶寶還不在少數,一般來說,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
寶寶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一切對他們來說都還不太適應,特別是還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所想。尿了,餓了,哪裡不舒服需要撓癢癢了,口渴了等都會讓他們抗議,哭鬧是他們表達的唯一方式,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只能去慢慢去猜啦,耐心哄哄,寶寶應該很快就會睡著的。
●生物鐘顛倒
爸爸媽媽白天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們都希望寶寶能多睡一會兒好抽出時間做點事情,結果,寶寶白天睡的時間過久,你讓TA晚上又乖乖聽話睡覺,人家肯定不幹啦!重新把你跟寶寶的時間安排調整一下吧,有的寶寶下午5點左右剛睡午覺,晚上如何能睡得著呢?
●白天運動量不足
寶寶也是個愛運動的小鬥士,白天他們希望有人陪TA玩,逗TA開心,如果寶寶白天運動量不足,那到了晚上肯定是精神抖擻,你不陪TA玩一兩個鍾他是不會乖乖睡覺的。白天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們多聽聽看看這個美妙的世界。
●其他疾病影響
某些疾病比如佝僂病,蟯蟲等也會影響寶寶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排除以上原因可以帶寶寶去看看醫生,看寶寶是否有其他的不適。
有媽媽說:“昨天晚上,孩子又是醒來哭,我們不理睬,結果哭了十幾分鍾自己就睡了,這招不錯。別把他慣壞了,讓他哭夠哭累自然就睡了。”這樣的方法短期可能會產生效果,可對孩子以後成長是不利的。我個人是不贊成這種消極方法的。哭是嬰兒的語言,孩子哭了,就是在和父母交流,而父母卻拒絕和孩子交流,這會極大地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寶寶沒有生病只是單純的發脾氣哭鬧,媽媽就把他抱起來或摟到自己懷裡,輕輕拍拍摸摸,哼支曲子,可能會慢慢入睡了。哄孩子千萬不能急,不要又是顛,又是晃,大聲地“哦,哦,哦”,比孩子鬧得還歡,這會讓寶寶更難以安靜下來。或許,他只是想聽媽媽唱支歌或是得到媽媽的撫摸才能睡著!
-
10 # 光芒四濺的暱稱
嬰兒總要抱著睡放下就哭怎麼辦?
1、寶寶被抱著更容易入睡,但是會增加照顧人的負擔,也不是很利於寶寶的獨立,在應對寶寶一下放下就哭的問題上,首先得排出一些飢餓、及拉屎撒尿等原因。一般而言小寶寶剛出生及出生的前幾個月裡,只有不舒服了才會哭泣,而吃飽了,一般就睡的比較沉,也不容易驚醒及哭泣。
2、在寶寶躺著睡醒的時候,一般不要著急抱起,先檢視一下尿布情況,這樣的做法是延長抱起的時間,讓孩子逐漸懂的,一哭鬧,不會被立馬抱起,慢慢的寶寶也就能更長時間的躺著。
3、多給孩子安慰和安撫:孩子睡醒以後看不到家人會本能地覺得焦慮,哭鬧就是他們緩解焦慮的一種方法,家長需要在孩子睡覺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心裡安撫,讓孩子隨時都可以感受到家長的關懷。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回覆列表
睡覺落地哭,確實挺折磨人,我家小寶剛出生時也是一樣的,一放下就醒,抱在懷裡就睡著,後來白天睡覺把他睡嬰兒床,輕輕搖著就睡著了 。也是有個階段性吧,現在一般家庭最多生兩個多,嬰孩時期能抱就多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