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倚天手記

    “坐井觀天”故事典故。

    有一隻青蛙,長年累月坐在一個深井裡,這口井很深,以至於青蛙坐在井裡,抬頭仰望的時候,只能看見頭頂上的井口處那一片有限的天空,連天上的太陽都看不見。

    一天,從遠處飛來一隻小鳥,口渴了就落在井口邊想喝口水,青蛙一抬頭看見了這隻小鳥。

    就問小鳥:你從哪裡來啊?小鳥說:我從很遠的地方來。青蛙說:怎麼可能?天不就是那麼大嗎?

    小鳥說:這個世界很大,你出來看看就知道了。

    這個古老的故事很有意義,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

    一.天地很高、很遠,人和天地相比很渺小,切不可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天地間涵蓋了萬物,有許許多多自然的神奇,和天地間的萬物相比,人類的認識實在是渺小。

    以華夏文明遺址的考古為例。

    中國華夏民族從上古至今有多少年曆史?據考古發現的浙江上山文化遺址,用現代科技碳十四的方法檢測遺址的年代,有上、下五千年的時間,一共是一萬多年的時間。

    這些對客觀世界認識,並不是一開始就發現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不斷髮現和認識的過程,每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都有對民族文化遺址新的發現。

    這只是考古中對華夏文化遺址為例。

    地球至今為止有幾十億年的時間,華夏文明上、下一萬年時間在整個地球歷史中只是短暫的一瞬間,這幾十億年的時間,地球上裡發生過多少驚天動地的鉅變?還有多少歷史的秘密隱藏在地球中有待於我們去發現?

    二.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葉障目”是說,一片樹葉在眼前,就擋住了前方的世界,看不到世界的真相。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往往會因為自己固守一個觀念,用封閉的觀念來衡量整個未知的世界,就封閉了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

    越是知識淺薄,越容易固守自己的認識。

    三.做人要謙遜。

    生活中,我們發現,越是知識淵博的人,越是謙虛,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越是知識淵博,人生的閱歷越豐富,就越是明白這個世界的繁榮和豐富,就越認識到自己的淺薄,認識到還有更多的知識有待於自己去了解和掌握,所以,才會保持一個謙遜的態度。

    牢記“坐井觀天”,以一個謙遜的態度認識、瞭解世界。

  • 2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在《莊子·秋水》中,莊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一天,青蛙在井邊碰見一隻從東海來的大鱉。

      青蛙自豪地對海鱉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裡多麼愜意呀!我要高興,就在井邊跳躍遊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裡休息。有時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裡,有時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邊的那些小蟲、螃蟹和蝌蚪,它們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獨自佔據這口廢井,多麼自由自在!先生為什麼不經常到井中觀賞遊玩呢?”

      海鱉聽了青蛙的一番高談闊論,就想進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腳還沒有完全伸進去,右腳就被井欄絆住了。它只好後退幾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訴青蛙:“你見過大海嗎?海的廣大,豈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時候,十年裡就有九年鬧水災,海水並不因此增多;八年裡就有七年鬧旱災,海水卻不因此而減少。大海不受旱澇影響,住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重度抑鬱症還可以上學嗎?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