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秋的世界

    會晚幾年,畢竟在中國拖住了上百萬的日軍。如果這些日軍被釋放出來,將會極大的影響到整個東南亞的戰局。

    不過在奪島的問題上,這些日軍可能排不上用場,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日軍糧食彈藥供給有問題,送上再多計程車兵,沒有糧食補給那只是送死罷了。

    日本在二戰最大的敗仗是在印度打的,英帕爾戰役就是典型的因為補給問題造成的全軍崩潰。

    假設日本不打中國,而美日決戰的話:

    美軍二戰能打贏日本,很大程度上是靠這個

    這個是埃塞克斯級航母,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即便是美國研發出來原子彈,也得扔的出去才行,當時的原子彈只能靠飛機。

    要能扔原子彈,航母必須能夠儘可能的靠近日本本島,也就意味著必須掃清日本外圍。

    因此仗必須打

    從效能上來看,埃塞克斯級航母不算出眾,雖然載機量大,抗沉不錯,但是防護一般,也不比日本的翔鶴號航母強到哪去,但是最關鍵的是埃塞克斯級航母是一艘“工業級別”的航母,二戰時期埃塞克斯級航母產能太過於旺盛。

    美國強大的產能壓倒了一切。

    埃塞克斯級航母計劃32艘,建造26艘,完成的有24艘,這是什麼概念?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一共也不過有25艘航母,而埃塞克斯級這一個級別的航母,就頂上日本整個二戰期間的航母。

    埃塞克斯級航母后來就跟下餃子似的。

    這裡面關鍵還是日本和美國的國力差距太大了,其實美國造的航母不光是自己用,二戰期間美國建造和改裝的航母高達150艘,自己用一部分不說,還送了48艘給英國。

    鋼產量,石油產量,汽車產量和飛機制造能力和日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美國在二戰期間有八千萬噸的鋼產量,這不是日本能比的。

    美國二戰期間,從1941年到1945年,飛機產了29萬7千多架,日本3萬5千多架

    這仗本來就沒法打。

  • 2 # 情在心中

    太平洋戰爭如果讓美國獨自應對倭寇的話,可能會晚結束,但一旦原子彈研製成功的話,小鬼子肯定不會就挨兩顆那麼便宜了!

  • 3 # 劉呵呵8872

    大機率是會晚的。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首先澄清,所謂的美國獨立抗擊日本,是否考慮日本已經消化了中國戰場的成果(還是以一己之力抗美)?是否考慮蘇聯參戰?

    決定日本是否繼續戰爭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決策層判斷其國家資源是否能夠足以支撐其對抗美國,或者說至少是將美國拖入一個導致雙方兩敗俱傷的泥潭,最後有條件投降。

    如果在太平洋戰爭前中國已經屈服,那麼日本可以通過幾年時間逐步消化中國戰場的成果。比如,中國東北作為當時日本的工農業的基地能夠為日本提供相當多的資源;新佔領地區的掠奪;同時,中國大陸的陸路交通又能源源不斷的為日本輸送由東南亞而來的各種資源,減少海路運輸的風險,也就避免了後期日本列島被美國水雷封鎖的被動局面。最後,實在守不住列島了跑到大陸打游擊成不?這就是戰略縱深,世界級國家的必備條件。

    中國堅持抗戰就是讓日本沒有後方,蘇聯出兵恰恰是終結了中國東北地區作為日本的工農業基地、兵員基地的地位,處理掉了日本繼續戰爭的大後方。

    相反的,假設日本只是以日本列島以及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侵佔的東南亞地區為依託,其縱深和各種軟硬資源,以及由此演化而來的對抗實力相對來說就比較弱。即便其陸軍實力較強,但也分散在各個島嶼上。同時,海路運輸也會受到美國海軍的打擊。美國要想終結日本,本就不必每島必爭,直接打本土就好。事實上,最終迫使日本必須投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本土遭到重大的打擊,且無處可逃。

    另外不應當誇大核戰爭的作用。畢竟當時大家對於核力量的認識還很有限,通訊也沒那麼發達,而美華人的三顆核彈也用完了。有說法說第二顆核彈被投放後日本決定投降,也只是眾多說法之一。

    戰爭具體的開始和結束都具有相當的偶然性。然而仍有例項能證明很多因素加速了戰爭的結束。不然在雅爾塔會議上,美華人何必苦苦協調各方力量的加入呢?這也就是為了能儘快結束對日戰爭呢。

  • 4 # 晨曦談兵

    近些年來國內不少媒體在宣傳抗日戰爭的時候,往往喜歡採用一些誇/大其詞的說法,比如中國是對日作戰的主戰場,是抗擊日軍的主力軍等等。也許為了突出抗日戰爭重大意義的出發點是好的(其中也有的人是別有用心地藉機鼓吹爛泥扶不上牆的正面戰場,同時惡意貶低敵後戰場),然而這種自欺欺人的觀點顯然違背了客觀的歷史事實,完全無視當時的中國因為國家積貧積弱、政F腐朽無能導致戰力有限、禍國資敵的慘痛教訓。

    二戰時期美國毫無疑問是對日作戰的絕對主力,從殲滅日軍的數量來看,太平洋戰場美軍擊斃日軍120萬人,東南亞戰場美方、英國、中方等盟國軍隊擊斃日軍18萬,關內戰場中方軍隊擊斃日軍44萬人,東北戰場蘇軍和抗聯軍隊擊斃日軍9萬人。那麼假設除了太平洋戰場以外,其他戰場都沒有發生戰事,光是美國和日本單挑的話,當然日本輸肯定是輸定了,畢竟國力差距擺在那裡,但是日本是否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呢?

    不可否認中方戰場的確牽制了相當數量的日軍,同時也給日軍造成不小的傷亡,不過這對於太平洋戰場的演變程序卻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因為太平洋戰場和中方戰場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戰爭形態,前者是人類有史以來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海空大戰,後者則是連一戰水平都不如的低烈度陸戰。日本除了在戰爭初期投入了部分海軍以外,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依靠陸軍作戰,即便是最精銳的甲種師團放到歐洲也就是治安部隊的水平。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依靠不宣而戰的偷襲重創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然後乘機橫掃了南洋地區的美英殖民地治安部隊。這些戰績都是海軍奪取了制海權的功勞,陸軍只是跟在屁股後面撿漏(孤立無援的美英殖民地治安部隊在異國他鄉自然是無心戀戰)。此時日本尚無獨立的空軍,作戰飛機分屬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其中的精銳骨幹基本都在海軍航空兵。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走背運也是從海軍的潰敗開始的。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四艘重型航母全滅,瓜島戰役日本海軍航空兵精銳盡喪,元氣大傷的日本由於工業產能和戰略資源的絕對劣勢,再也無法恢復海軍戰力,艦載機飛行員這樣的高技術兵種更難補充,從此一步步走向敗亡。試問日軍在中方戰場上那些騾馬化的輕裝步兵師團就算全部拉到太平洋戰場,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無非就是兩種下場:一是乘坐的運輸船被美軍的飛機潛艇擊沉,集體掉進海里喂王八;二是困在太平洋某個不知名的海島上活活餓死。

    有人會說這些日軍可以部署在硫磺島、沖繩島這些美軍進攻的必經之路上啊,要知道美軍攻佔這些島嶼可是付出了相當代價的,如果日軍的防守兵力增加了,可以抵抗更久的時間,讓美軍的傷亡更大。殊不知島嶼爭奪戰的關鍵在於後勤補給,而不是簡單堆砌兵力。日軍已經喪失了制海權,無法有效向這些孤島補充糧食彈藥,部署的兵力越多,物資儲備消耗就越快,反而更不利於長期堅守。只要日本不能阻擋美國在海上的下餃子、在空中的戰略轟炸,就不可能對太平洋戰爭的程序產生實質性的改變,更不要說延長几年了。

  • 5 # 洗手盤

    太平洋戰爭美國單挑日本,戰爭程序會不會晚幾年結束?肯定不會。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2年,誘因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立即對日本宣戰,包括整個軸心國集團。美國綜合各方考量,決定採取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美國左右開弓在歐洲和亞洲,幹翻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美國綜合國力有多麼的強悍。

    有許多人認為日本的投降,是在美國大哥帶領小兄弟們群毆日本的結果。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個完全是不尊重歷史的。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以“偏師”就把日本人的骨頭敲碎。只是在日本人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候。牛牛和袋鼠才加入進來,還是在美國的支援下,進行區域性的戰鬥。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把日本軍隊的海軍幾乎全部殲滅,把日本空軍打成空空如也,日本陸軍最精銳的部隊都打沒了。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總共殲滅日軍150萬人。這還不包括美國對日本的大轟炸。美國對日本的轟炸總共收割了100萬人。可以這樣說沒有美國的參戰,東亞政治格局不是今天的樣子。也只有美國可以把日本碾壓。根本不存在晚幾年的說法。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6 # JokerTang118

    怎麼可能會晚幾年?無論美國多麼的獨立對抗日本,原子彈可在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已經在初級研製階段了。所以即使十個日本也贏不了美國啊。而且太平洋戰爭主要對抗日本的就是美國,其他國家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遊擊對抗”而已,根本無法正面發動大規模的對抗行動。所以……不會晚幾年的,只會早幾年還差不多。

  • 7 # 經常用了

    二戰時期美國毫無疑問是對日作戰的絕對主力,從殲滅日軍的數量來看,太平洋戰場美軍擊斃日軍120萬人,東南亞戰場美方、英國、中方等盟國軍隊擊斃日軍18萬,關內戰場中方軍隊擊斃日軍44萬人,東北戰場蘇軍和抗聯軍隊擊斃日軍9萬人。那麼假設除了太平洋戰場以外,其他戰場都沒有發生戰事,光是美國和日本單挑的話,當然日本輸肯定是輸定了,畢竟國力差距擺在那裡,但是日本是否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呢?

    不可否認中方戰場的確牽制了相當數量的日軍,同時也給日軍造成不小的傷亡,不過這對於太平洋戰場的演變程序卻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因為太平洋戰場和中方戰場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戰爭形態,前者是人類有史以來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海空大戰,後者則是連一戰水平都不如的低烈度陸戰。日本除了在戰爭初期投入了部分海軍以外,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依靠陸軍作戰,即便是最精銳的甲種師團放到歐洲也就是治安部隊的水平。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依靠不宣而戰的偷襲重創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然後乘機橫掃了南洋地區的美英殖民地治安部隊。這些戰績都是海軍奪取了制海權的功勞,陸軍只是跟在屁股後面撿漏。此時日本尚無獨立的空軍,作戰飛機分屬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其中的精銳骨幹基本都在海軍航空兵。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走背運也是從海軍的潰敗開始的。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四艘重型航母全滅,瓜島戰役日本海軍航空兵精銳盡喪,元氣大傷的日本由於工業產能和戰略資源的絕對劣勢,再也無法恢復海軍戰力,艦載機飛行員這樣的高技術兵種更難補充,從此一步步走向敗亡。試問日軍在中方戰場上那些騾馬化的輕裝步兵師團就算全部拉到太平洋戰場,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無非就是兩種下場:一是乘坐的運輸船被美軍的飛機潛艇擊沉,集體掉進海里喂王八;二是困在太平洋某個不知名的海島上活活餓死。

    日本在二戰最大的敗仗是在印度打的,英帕爾戰役就是典型的因為補給問題造成的全軍崩潰。

    從戰爭物資上來看,埃塞克斯級航母不算出眾,雖然載機量大,抗沉不錯,但是防護一般,也不比日本的翔鶴號航母強到哪去,但是最關鍵的是埃塞克斯級航母是一艘“工業級別”的航母,二戰時期埃塞克斯級航母產能太過於旺盛。

    埃塞克斯級航母計劃32艘,建造26艘,完成的有24艘,這是什麼概念?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一共也不過有25艘航母,而埃塞克斯級這一個級別的航母,就頂上日本整個二戰期間的航母。

    這裡面關鍵還是日本和美國的國力差距太大了,其實美國造的航母不光是自己用,二戰期間美國建造和改裝的航母高達150艘,自己用一部分不說,還送了48艘給英國。這得益於美國在二戰期間有八千萬噸的鋼產量,這不是日本能比的。美國二戰期間,從1941年到1945年,飛機產了29萬7千多架,而日本3萬5千多架所以,這仗本來就沒法打。

    決定日本是否繼續戰爭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決策層判斷其國家資源是否能夠足以支撐其對抗美國,或者說至少是將美國拖入一個導致雙方兩敗俱傷的泥潭,最後有條件投降。如果在太平洋戰爭前中國已經屈服,那麼日本可以通過幾年時間逐步消化中國戰場的成果。比如,中國東北作為當時日本的工農業的基地能夠為日本提供相當多的資源;新佔領地區的掠奪;同時,中國大陸的陸路交通又能源源不斷的為日本輸送由東南亞而來的各種資源,減少海路運輸的風險,也就避免了後期日本列島被美國水雷封鎖的被動局面。最後,實在守不住列島了跑到大陸打游擊成不?這就是戰略縱深,世界級國家的必備條件。

    中國堅持抗戰就是讓日本沒有後方,蘇聯出兵恰恰是終結了中國東北地區作為日本的工農業基地、兵員基地的地位,處理掉了日本繼續戰爭的大後方。

    相反的,假設日本只是以日本列島以及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侵佔的東南亞地區為依託,其縱深和各種軟硬資源,以及由此演化而來的對抗實力相對來說就比較弱。即便其陸軍實力較強,但也分散在各個島嶼上。同時,海路運輸也會受到美國海軍的打擊。美國要想終結日本,本就不必每島必爭,直接打本土就好。事實上,最終迫使日本必須投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本土遭到重大的打擊,且無處可逃。

    戰爭具體的開始和結束都具有相當的偶然性。然而仍有例項能證明很多因素加速了戰爭的結束。不然在雅爾塔會議上,美華人何必苦苦協調各方力量的加入呢?這也就是為了能儘快結束對日戰爭。

  • 8 # 薺菜糰子

    不會延長太多。太平洋戰爭主要是海軍空軍的事兒,日本海軍完了,失敗也就是早晚的事。如果沒有原子彈,美軍為了減少傷亡或許會採用飢餓戰略,那就會導致戰爭延長。但有原子彈就沒差了,跳島跳到可以轟炸日本本土,幾顆原子彈扔下去還不投降?延長的無非就是美國多造幾顆原子彈的時間而已。

  • 9 # ms11

    基本是美國一個國家對抗日本,其他國家對戰局的影響很小。而且投降的原因是原子彈,不是美國強大的軍力。投降時間不會變。

  • 10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太平洋戰爭如果美國獨立抗擊日本,戰爭會不會晚幾年結束?

    很多人覺得美華人綜合國力強大,可以輕鬆擊敗日本,其實,假如太平洋戰爭中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讓美華人和日本一對一單挑,還真夠美華人喝一壺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太平洋戰爭的範圍。

    太平洋戰爭又有大東亞戰爭之稱,這是一場開始於1941年12月7日結束於1945年9月2日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盟國士兵共陣亡400萬人,平民損失2500萬人,日本及其僕從國共有250萬士兵陣亡。

    太平洋的參戰國包括美、中、英、荷、蘇、日、泰等國,涉及的區域包括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地區和東南亞地區。

    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美國將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日本

    說起來日本南下的直接原因是在中國戰場大規模的消耗已經讓日本面臨物資匱乏,無法再支撐繼續戰爭,到1941年雙方已經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按照這個趨勢發展,日本早晚撐不下去。

    而此時,美國對日本卻開始了禁運,這對70%的石油、鋼鐵和機床等需要從美國進口的日本來說算得上是釜底抽薪,本來就快堅持不住的日本眼看就要垮掉了。

    而隨著美國對日本的禁運,英國和荷蘭也隨後跟進,這讓日本所面臨的物資匱乏問題更加嚴重。

    所以,為了獲取珍貴的戰略物資打破僵局,日本帝國主義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奪取英美荷等國的殖民地。

    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資源豐富,擁有石油、橡膠、鋁礦等物資,而且開採裝置也很完備,只要奪取那裡,就能很快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

    日本帝國主義在太平洋地區所面對的最強大的海軍就是美國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

    於是,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奇襲珍珠港,徹底癱瘓了太平洋艦隊。此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各同盟國也先後對日本宣戰,義大利和德國對盟國宣戰,二戰全面爆發。

    (硝煙瀰漫的珍珠港)

    在太平洋戰場上不僅有美華人在作戰,還有中國、英國等國軍人在拼殺。

    當時英國在太平洋地區僅海軍就有21艘航母和700多架飛機,總兵力67.5萬人。

    中國除了先後派出40萬遠征軍在東南亞作戰之外,還在中國戰場抵禦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分。

    (遠征軍)

    戰爭期間澳洲出動員了100多萬人,其中大多活躍在太平洋戰場。並且澳洲提供了很多供美軍駐紮的基地,據統計戰爭期間有大約100萬美軍曾經停留在澳洲,沒有澳洲,麥克阿瑟就直接回美國了。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盟國的支援美國會遇到什麼情況?

    首先,投入中國戰場的軍隊可以全部用來對付美國,日軍在太平洋方向可以多出200多萬軍隊。(包括關東軍,假設不需要防著蘇聯)

    其次,如果日軍南進的時候兵不血刃佔領東南亞和印度,又可以節省出幾十萬人馬攻打美國。

    最後,連澳洲都向日軍投降,迅速把這裡變成了日本向南太平洋進攻的前進基地,那麼本來提供美軍的物資就被日本人給奪取。麥克阿瑟只好回到美國本土,最起碼得退到夏威夷。

    就這樣,日本不僅可以集中全部的海陸軍,還可以利用東南亞和大洋洲豐富的資源。

    而且,瓜島戰役之前美軍普遍對日本有恐慌症,第一次鐵底灣之戰前美軍航母指揮官沒通知友軍和上級就逃離了戰場,可見已經被日本打怕了。

    當他們面對實力至少增加一倍,又有無數資源和前進基地支撐的日本軍隊,美華人在前期的損失至少會翻倍。

    接下來,意志被打垮人數又不足的美軍肯定不會再和日本軍隊作戰,多半會接受現實,和日本劃太平洋而治。

    然後,在盟國打敗德國的時候再集中力量和日本作戰,所以太平洋戰爭很可能會到50年代才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國產動畫片中最好的一部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