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龍城書生吳用

    一個字:仁!

    二個字:仁義!

    三個字:仁義而禮!

    四個字:仁義禮後智!

    五個字:仁義禮智更信!

    六個字:仁義禮智信方明!

  • 2 # 廣府持粵

    要先說明“儒家教育”在不同時代是不一樣的,在說孔子時代前,先說宋代理學興盛之後的儒家教育,最主流的王伯厚在《三字經》中已經總結了: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始終。

    ……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先修小學,即識字,小學修完修四書,四書修完修六經,六經修完修諸子,諸子修完修諸史。這是最正統的理學修習程式,在理學興起前是沒有四書的說法的,《大學》、《中庸》經二程等公重講,朱子正式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定為四書。定四書的原因是此乃為學綱要,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道總要依託器來體現,所以六經不可廢,但習器要以道為綱領,否則與俗吏無二,於是在習六經前要習四書,四書的內容都主要講“道”的。習完四書五經,不能拘囿於此,學者當無所不知,無所不思,要放開自己的視野,所以諸子、諸史都要閱覽。

    不過在這之外,還有一派,認為只要理解道就可以了,形而下的器都不足研究,於是只重四書的。比如入伊川門,數月只讀《大學》,這派後來發展成心學。

    理學興盛後,常有過重道而不重器的,養成空虛的習氣,後來有“平日無事談心性,臨事一死報君王”,路子走偏了,實在習道不能離器。在理學前,習儒學,沒有四書的說法,只重六經,即器以求道,雖然對道的發明不如後世,也不會墮入空虛的路子。

    章學誠謂六經皆史,此說至當。四書不當與六經並立,更不當列在六經前,因為六經才是根本。何謂六經皆史?六經皆不是著述,而是當時的政教典章,是實際運作的制度,習六經,就是習制度,要立刻學以致用的,“道”依靠這些制度體現出來。在孔子前,習儒家,和後世有很大不同。

    古代官師不分,要學習的,由官吏來教,類似現在的實習,讓人上手習熟事務,由事務推求形而上的道,後來官師分離,才有了後來的百家爭鳴。孔子時代,已經是官師分離的時代了,但還沒到理學的時代,雖不能像以前一樣讓人上手實習,所教授的還是六經制度,讓人即器以求道。

    要說明一點,孔子前的“儒生”與孔子後的“儒生”是不一樣的,孔子前所謂儒生,就代表一切受教育的人,孔子後,儒生便被限制為祖述六經的一派人。實則儒道無所不包,法家所習的政令權勢,也是儒者該學的,只是假如但習政令權勢,只為了權謀,而不再究天道如何,就淪於刀筆吏;縱橫家所習的外交辭令,也是儒者該學的,只是假如但習外交辭令,只為了取利,而不再究天道如何,就淪於亂世者;道家所習的任心應物,也是儒者該學的,只是假如但知湛靜無為,不知人情,就淪於明哲保身,再無他為。

    現在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孔子時期儒家的教育方式是研習制度,求得天道。

    第二個問題:現在照樣注重實踐,毋寧比宋明時的儒生更儒生。但有個問題是現在世上有兩派學說,一派是功利主義派,一派是客觀理性派,功利主義派是認為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正義;客觀理性派認為,世上有客觀理性存在,雖然在必須犧牲一部分人的場合,在犧牲他們時,也要知道他們是犧牲而死的。雖然這兩者的結果沒多大區別,但根本很不一樣,儒家屬於後者。另外讓我痛心的是,現在反智的氛圍太濃了,比如動輒“真理的範圍在大炮的射程內”、“掃平日本島”云云,是在否定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等學科的成就,這些學科就是在研究如何讓大炮在該在的位置、國與國之間在什麼關係下才符合道理。但也有個問題是儒家所未發的,“天理”到底求得到求不到?這是儒家的致命傷。譬如講到派系的問題,朋黨關係是以利益維持而非以道義維持所以不該存在、人入了一個機構就該為那機構著想等等不假,但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人入了一個機構,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所謂“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現在資本市場的情況是大部分入仕(進公司)的都是為了貧,這一面是資本社會的原罪,一面是公司管理學、公司文化的問題。但無論如何,總會有人進來只為了求名利,而非真正辦事,無論什麼教育也無法除去這部分人。

    第三個問題:一言以蔽之:博學實幹,中正不移。假如與西方哲學對應的話,類似於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派,再往後與康德派別的觀念類似。

  • 3 # 杜仲68

    儒家的創始人是聖人孔子!孔子昌導.“有教無類"是真正的教育家!思想家。集中辦學辦教育的先驅,現今學校的始祖,文化人的祖宗。主張人性!人性本善,教育重要。先天與後先都很重要。仁道!是為人之基之本。主修人道。提昌:仁、義、禮、智、信。聖人一生主要從事教育,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為證。後來亞聖,孟子又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成為中華文化之核心,影響中國幾千年。二十一世紀人類要靠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救全人類!這也是偉人毛澤東的預言“中國應當對於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也是眾多諾貝爾獎得主的共同預言。

  • 4 # 心靈邏輯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每個人(物)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天命”來的,因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無緣無故產生。天命才是人的本性,無所謂別人眼中的善惡,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對自己而言,也就是趨利避害的)。

    率性就是綻放天性,就是自由(不受人為約束)。綻放的路徑就是道,道是實現目標的途徑。修道就是走哪條路,怎麼走,用什麼方法走,也就是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宗教、學校、科學、哲學等方法入道)。儒家講教育的目的是綻放人的天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教是方式與方法,育才是土壤。修身是育,人只有在沒有情緒時,方式方法才有意義,土壤沒問題了,種什麼種子這時才有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的目的在於明“明德”,明德是光明尊崇正道。親民就是新民,是要做個不斷成長的人,只要你不斷成長,那你每天都是新人。至善就是達到綻放天性。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就是不斷探究事物的本質。誠意就是要真誠,要真心認真的做事態度。正心就是要堅定地只走正道,用正思維思考事情。修身是根本,齊家是事業,治國是功業(給別人的事情提供好的環境),平天下是天命(給綻放人性提供良好的環境)。在事業中修身,取得事業的同時別忘了初心。

  • 5 # 朱八戒CC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世譽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以前的教育只是官方的貴族子弟,平民百姓的子弟得不到讀書教育。孔子的春秋時代,社會動亂,禮崩樂壞,文化教育受到巨大的衝擊。孔子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開辦教育,培養賢能,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開創中國歷史上私辦學校的先例。

    孔子的教育特色是有教無類,打破教育只是針對富家子弟,而是實行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讀書學習,接愛教育。不分貧富貴賤,不論年齡大小。孔子致力於擴大教育範圍,弟子三千來自周邊各個不同的國度。

    有教無類的思想理論基礎是,眾生一體都有善性,人人皆有德才兼備的可能性,人人皆為堯舜禹。接受教育的人群,有智商的不同,有能力的大小,有品質的差異。但是隻要透過最佳化教育,人人都可以品學兼優。

    有教無類的實施,提高了全民素質,維護了社會穩定,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材施教是針對個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的不同,實施不同方式的教育。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志向以及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內涵,對於教師,學校,家長都有著相當的重要性。

    學而優則仕是鼓勵那些德才兼備的優秀者,能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個別有才能者不願為官,孔子也並不勸說,而只是尊重他們的人生選擇。人各有志,各隨所願。

    儒家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學而不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溫故知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博釆眾長,學以致用。實踐出真知,奮鬥長才幹。

    儒家教育以“仁”為核心,以人為本,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教誨民眾修身齊家,胸懷天下,兼濟萬民。儒家教育觀點在各個時代有所不同,有所發展,與時俱進。

    在儒家教育強大的文化背景之下,一代又一代儒家精英,是那樣溫文儒雅,鴻儒碩學,一展氣宇不凡的儒家風範。

  • 6 # 蒼朗58876989127

    讀經典這是我們從來都需要培養的能力和習慣,古時讀四書五經通才很多,現在我們需要知道一些古文,也需要讀世界名著和知名作家的小說及一些近代史,你不讀中國的近代史你不會知道中國發展是如何的艱難和奮起!中國自古儒釋道不分家,一位通才兼備著許多中國的文化知識,現在大學學習培養的通才很多,這就是儒學精神的起點也是培養讀經典的教育最重要的環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模具加工工藝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