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蛻變卍

    明知道只是感冒,還要去醫院,多做檢查好啊,高消費過癮,顯然不是的。

    醫生和病人的知識面不對等,等你把檢查全部做完,醫生才告訴你只是普通的感冒,多喝水多多休息一兩週左右康復,甚至不用開藥。

    到這一步,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很心塞。

    從小到大的我們,除非善於經驗總結,知道普通感冒挺挺就過去了。

    可很多人對基本的醫學健康常識不懂,也有很多人被現在五花八門的絕症驚醒了,我們的養生保健意識就是:寧可多花點錢圖個心安,花完錢了又覺得不值當。

    加之,現在過度醫療被媒體炒的轟轟烈烈,話怎麼說都不覺得過火,我們的醫療環境越來越惡劣,醫患都覺得憋屈。

    嚴重的感冒,繼發的併發疾病,也許足以使人喪命,醫生為了排除診斷,會做一些不可避免的檢查,過度的檢查,患者無法評定,可能只有醫生自己心理清楚,這需要醫德的約束,也需要病人所知情的醫學常識來約束。

    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自己能診斷清楚,就別去醫院。感覺和客觀的檢查指標,是兩碼事。過度醫療和明確診斷,也是兩碼事。

  • 2 # 飛翔9290889

    本身醫務人員。我講幾個身邊事兒,自己體會。

    第一個。剛到醫院沒幾年,一直帶了一個實習生,因為他暫時沒找到工作,所以一直在我們科室上班,幫老師們。他有次回老家,有個鄉親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所以問他能不能一起到我們這裡來看看身體,另外一個老鄉在家無聊,天天下田挑糞,覺得沒到過城裡,所以也一起來了。重點來了:那個身體倍兒好的老鄉一查血常規,再障(不懂的去百度下再來繼續)。然後沒有然後了。

    第二個,有個朋友的女朋友有點咽喉部不舒服,去看醫生,血常規看起來也就病毒性感冒那種,咽喉部有點小炎症。一直輸液吃藥。一個月過去了,沒見啥明顯的好轉。一查血常規,白細胞90多,單位就不說了,不懂的也可以去看百度,然後白血病,然後沒然後了。

    不想繼續說下去了。

    不黑不噴,自己體會。

    在疾病面前,我們都是幼兒班。

  • 3 # 再快也是86阿

    如果真的只是感冒了,其實大可不必去醫院,買點中成藥製劑,多喝開水,5~7天感冒也就過去了。但事實上會這麼簡單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我不定期的坐呼吸道門診,所以感觸很多,所以我來說說我的看病思路:

    第一:有沒有發熱,如果沒發熱,就是鼻塞流涕,感冒症狀比較輕的,我就看看喉嚨,聽聽心肺,基本的問診一下就開點對症的感冒藥就讓其回家了。如果有發熱,那就事情多了,最近的登革熱大家都知道吧,不知道登革熱的禽流感總是都知道的,問的問題就比較多了,有沒有出國?有沒有接觸過活禽?家裡有沒有感冒病人了?

    下面問題來了,一般呼吸道發熱引起的疾病大部分是感冒,肺炎,扁桃體炎或者皰疹性咽峽炎等,如何鑑別,血常規必查,胸片酌情拍,如果血常規異常,都要考慮進一步分類檢查,所以就算是知道你感冒症狀,也還是會給你進行基本的檢查,如果是很多無謂的檢查,可以向醫生提出異議。

  • 4 # 兒科楊勇醫生

    我覺得你在胡說,別的不說,CT無論哪家醫院都不是胡開的,你一定還有其他症狀,頭疼,胸痛等等。我和你打一萬塊錢的賭,如果你只是說鼻塞流涕醫生開CT我給你一萬塊錢,如果你有其他表現你給我一萬塊錢。敢把病歷拍照發出來嗎?

  • 5 # might003082

    明知還去,有病上癮了啊?

    可是,感冒病毒的確診,可複雜了,你一個普通人,還真就做不到“明知道是感冒”。

  • 6 # 產科李醫生

    呵呵,其實你這種想法呢,作為醫生非常理解,同時也有些無奈。

    首先呢,如果你是專業的醫生的話,就會知道普通感冒是不需要治療了,重點是吃好睡好,健康成人一般7天左右的時間就痊癒了。你可以不做任何輔助檢查,因為這是你自己給自己看的病,就算漏診誤診也不需要別人來負責,自己給自己負責,當然也就不存在行醫風險。

    很顯然你不是專業醫生哦,簡單的給你講一下。大家所謂的“感冒”醫生的統稱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或細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統稱,常見的型別分為“普通感冒”,“咽炎喉炎”,“急性皰疹性咽峽炎”,“急性眼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型別。

    以上疾病有輕有重,這些疾病本身風險並不大,但是危險的是它們的併發症。每個人對疾病的耐受力和轉歸都是不同的。特別是幼兒、孕婦、老人、以及免疫缺陷患者,有可能發展為風溼熱、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哮喘、氣管支氣管炎、慢阻肺、重症肺炎等。嚴重時是可以致命的,一點不是該玩笑。特殊的“感冒”型別“流感”,可是引起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和前幾年的“甲型流感“,都是特殊型別的“感冒”

    所以既然你去了醫院就診,醫生就要為你的健康負責。醫生不怕誤診,例如考慮你是肺炎,僅僅透過查體是不行的,還需要透過胸片、CT等檢查來進一步確診,透過檢查沒事,那就不需要進一步治療。但醫生最怕的是漏診,例如你合併嚴重的心肌病,但是醫生沒有看出來,沒有做相關的輔助檢查,延誤了你的治療,甚至造成生命危險,給你看病的醫生就難辭其咎。

    所以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儘可能把有可能造成危險的疾病給排除掉,即是為了自己的“招牌”,更是為了你的健康。患者經常誤解為醫生為了收入胡亂開大處方,其實完全是誤解,給你做這些檢查醫生不會多掙一分錢,錢是醫院掙的,以用於醫院的正常運轉,醫生僅僅是拿工資而已,不信你們可以隨便問你們身邊的醫生朋友們。醫院是事業單位,不可能將檢查和醫生的收入直接掛鉤的,這是嚴重的違反財務規定,在事業單位幹過財務的都懂得這個道理。

    可能又有患者說現在的醫生離開儀器檢查什麼都不會,其實這更是誤解。馬克思導師早就說過了,我們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在於創造和使用工具。醫生依靠更為先進的醫療裝置這才是科技的進步啊,才能高精確的診療疾病啊。就像特殊兵一樣,肯定用的都是最尖端的武器裝備啊,你難道會嘲笑他們不會騎射、不會耍長矛大刀,不會降龍十八掌嗎?

    其實還有一點也是患者誤解的,就是認為醫生是強迫患者檢查。其實醫生提供的僅僅是“醫療建議”。換句話說,你檢查也好,你吃藥也好,醫生提供的都是建議。你有選擇聽從醫生建議的權利,當然也有拒絕治療的權利。你覺得醫生開的方案不滿意,或花費太多,你可以拒絕檢查治療,或換一個醫生一家醫院給你看病,這都是你的權利。例如你看“感冒”,一套檢查費用要1000元,你覺得不值,你完全可以和醫生說,我就帶了100塊錢,我就看100塊錢的,醫生就有100塊錢的看法。當然,為了免責起見,醫生會讓你簽署一份“拒絕檢查後果自負”的協議書,這個既然不聽醫生的話,也就不要難為醫生了不是,痛快的簽上就行,每人都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權利和義務不是,有什麼意外也不要回過頭來找醫生的麻煩。

    當然,上面的話有玩笑的成分,但是實際工作中我們大夫經常碰到不理解的患者。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家對我們有太多的誤解和不信任造成的。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可能買個包吃頓飯花個千兒八百從不心疼,但是花在自己最為重要的健康上就心疼的要命,總感覺讓醫生醫院“詐騙”了一樣,終其原因,還是當代社會人與人的不信任吧!

  • 7 # 勿忘心安152813463

    光是感冒你多餘去醫院,難受幾天好好休息不就好了嗎

  • 8 # 決不再沉默

    明明知道是感冒為何去醫院?擠佔醫療資源,浪費醫療資源,看病難就是你這樣的人造成的。話說回來,讓你查胸部CT、心電圖是不是有胸悶、心悸症狀?感冒會引起心肌炎聽說過吧,因此而死翹翹的也不是沒有。

  • 9 # 中景之家

    西醫要求會看檢查單即行,中醫要求看症且會辨證。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家過度重視西醫,卻丟了祖宗的優秀遺產,所以創致如此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示看的詞語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