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援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華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宣告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援人類的正義事業。 創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誌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后》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誌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穫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裡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裡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鬥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華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華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他屢次發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援華人民的正義鬥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 冰心 (1900~)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後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涵。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閒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耳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 心靈的呼喚 讀《繁星春木》是一種享受。讀它不必太拘謹,更不必刻意去追求什麼。它,如心中絮語,像穿澗山泉,似抒情小曲,讀它很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閒暇時,放鬆心情,輕輕翻開扉頁,聽著舒緩的輕音樂,在隨風搖曳的薰衣草的培伴下,細細品味這淡遠、深沉、自然、清新的語言,愜意極了! 童 真 “魚兒上來了,水面上一個小蟲漂浮著,在這小小的生死關頭,我微弱的心,忽然顫動了!”類似於詩中的情景大家都見過。五六年前,我曾在中央電視臺的某個節目中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隻活潑伶俐的小鹿在猛獸襲擊鹿群時與同伴走散了。與此同時,一隻體魄健壯的雄獅對這隻嬌小的小鹿窮追不捨,小鹿瘋也似的拼命逃跑,它的眼裡滿是對生的渴求,它告訴自己:我必須奮力奔跑,我要活下去!可是,弱者終究是弱者,獅子在離小鹿還有幾步之遙時,猛著撲了上去,死死咬住小鹿的脖頸。伴著一聲淒涼的哀號,小鹿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這個場景不過短短的四五十秒,但它卻令我在之後近半個月的時間裡寢食難安。我的情感世界裡只剩下了同情和厭惡:同情小鹿臨死前發出的那震撼人心的一聲哀呼;厭惡獅子逐鹿時那貪婪的眼神。可是,我現在再看到類似的情景,我只會安之若素地用“弱肉強食”這四個字輕描淡寫地解釋它。直至此刻,我才明白,當時心中憐憫的情感完全出自於自己的善良,自己寶貴的童真。童真,你快回來,幫我做回以前那個情感豐富的我。 自 然 “聰明人,拋棄你手中幻想的花罷!她只是虛無縹緲的,反分卻你眼底春光”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我從中找到了與自己內心相映的共鳴。我以前就是一個愛幻想的人,整日沉迷於對未來的幻想,而不能明智地改善現在。我小時候常幻想自己的未來多麼成功,多麼一帆風順,無與倫比。但那僅僅是幻想中開的一朵格外嬌豔卻可望不可即的花兒。我以前學習就是因為“愛想不愛做”變得一點也不用心,以致於成績一直無所提高。 沉迷幻想,使得自己與許多難得的機會擦肩而過。記得我五年級的一次綜合知識競賽,所有的同學都躍躍欲試,積極地準備著,而我卻不怎麼在乎,“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可到了比賽時,看到試題根本不知從何下筆。比賽結果出來後,一些平日不如我的同學都榜上有名了,而我卻名落孫山。當時真是追悔莫及啊!沉迷幻想,卻沒有努力追求現實中真正光芒萬丈的太陽的人是可悲的。 從現在起,扔掉手中幻想的鮮花,爭取那些真正的美麗吧! 母 愛 “母親啊!掀開你的憂愁,容我在你的懷裡沉酣,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母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千百年來,它一直以偉大和無私著稱。在冰心的這部《繁星春水》裡,母愛又是作品的主旋律。每每讀到它,心靈總不免輕輕顫動一下。記得爸爸給我說過這樣一個動情的故事,有一個在學術界成績斐然,專門研究力學的專家,在做實驗時得知女兒在一座五層樓的樓頂練習飛翔時,鞋也顧不得穿,以光速飛奔到女兒所站的大樓面前。當女兒往下跳時,她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接住了女兒。之後,當學生們告誡躺在搶救室裡的她那麼做十分危險時,她笑了笑說:“搞了大半輩子力學,又怎麼不知道危險呢?只是,在愛的世界裡,是沒有力學的!” 愛沒有力學。一隻雌鳥雖然害怕一粒小小的子彈對自己翅膀的射擊,可是當一隻比子彈大得多的雛鳥從巢口墜落時,它會閃電一般毫不遲疑地衝上去;一頭母牛帶著牛犢遭遇狼群襲擊時,它會用自己的肉體和鮮血去護衛自己的幼小的孩子…… 這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擔下來,最後卻忘了自己的,往往只有母親。答應我,請現在就去為母親做一件事,相信我,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給她莫大的安慰! 伴著如碧螺春般沁人心脾的《繁星春木》可愛的安琪兒們,舞動你潔白的雙翅,尋回你那失去已久的童真,扔掉幻想的花兒,學會愛與被愛,Are you ready
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援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華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宣告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援人類的正義事業。 創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誌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后》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誌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穫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裡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裡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鬥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華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華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他屢次發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援華人民的正義鬥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 冰心 (1900~)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後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涵。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閒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耳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 心靈的呼喚 讀《繁星春木》是一種享受。讀它不必太拘謹,更不必刻意去追求什麼。它,如心中絮語,像穿澗山泉,似抒情小曲,讀它很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閒暇時,放鬆心情,輕輕翻開扉頁,聽著舒緩的輕音樂,在隨風搖曳的薰衣草的培伴下,細細品味這淡遠、深沉、自然、清新的語言,愜意極了! 童 真 “魚兒上來了,水面上一個小蟲漂浮著,在這小小的生死關頭,我微弱的心,忽然顫動了!”類似於詩中的情景大家都見過。五六年前,我曾在中央電視臺的某個節目中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隻活潑伶俐的小鹿在猛獸襲擊鹿群時與同伴走散了。與此同時,一隻體魄健壯的雄獅對這隻嬌小的小鹿窮追不捨,小鹿瘋也似的拼命逃跑,它的眼裡滿是對生的渴求,它告訴自己:我必須奮力奔跑,我要活下去!可是,弱者終究是弱者,獅子在離小鹿還有幾步之遙時,猛著撲了上去,死死咬住小鹿的脖頸。伴著一聲淒涼的哀號,小鹿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這個場景不過短短的四五十秒,但它卻令我在之後近半個月的時間裡寢食難安。我的情感世界裡只剩下了同情和厭惡:同情小鹿臨死前發出的那震撼人心的一聲哀呼;厭惡獅子逐鹿時那貪婪的眼神。可是,我現在再看到類似的情景,我只會安之若素地用“弱肉強食”這四個字輕描淡寫地解釋它。直至此刻,我才明白,當時心中憐憫的情感完全出自於自己的善良,自己寶貴的童真。童真,你快回來,幫我做回以前那個情感豐富的我。 自 然 “聰明人,拋棄你手中幻想的花罷!她只是虛無縹緲的,反分卻你眼底春光”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我從中找到了與自己內心相映的共鳴。我以前就是一個愛幻想的人,整日沉迷於對未來的幻想,而不能明智地改善現在。我小時候常幻想自己的未來多麼成功,多麼一帆風順,無與倫比。但那僅僅是幻想中開的一朵格外嬌豔卻可望不可即的花兒。我以前學習就是因為“愛想不愛做”變得一點也不用心,以致於成績一直無所提高。 沉迷幻想,使得自己與許多難得的機會擦肩而過。記得我五年級的一次綜合知識競賽,所有的同學都躍躍欲試,積極地準備著,而我卻不怎麼在乎,“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可到了比賽時,看到試題根本不知從何下筆。比賽結果出來後,一些平日不如我的同學都榜上有名了,而我卻名落孫山。當時真是追悔莫及啊!沉迷幻想,卻沒有努力追求現實中真正光芒萬丈的太陽的人是可悲的。 從現在起,扔掉手中幻想的鮮花,爭取那些真正的美麗吧! 母 愛 “母親啊!掀開你的憂愁,容我在你的懷裡沉酣,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母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千百年來,它一直以偉大和無私著稱。在冰心的這部《繁星春水》裡,母愛又是作品的主旋律。每每讀到它,心靈總不免輕輕顫動一下。記得爸爸給我說過這樣一個動情的故事,有一個在學術界成績斐然,專門研究力學的專家,在做實驗時得知女兒在一座五層樓的樓頂練習飛翔時,鞋也顧不得穿,以光速飛奔到女兒所站的大樓面前。當女兒往下跳時,她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接住了女兒。之後,當學生們告誡躺在搶救室裡的她那麼做十分危險時,她笑了笑說:“搞了大半輩子力學,又怎麼不知道危險呢?只是,在愛的世界裡,是沒有力學的!” 愛沒有力學。一隻雌鳥雖然害怕一粒小小的子彈對自己翅膀的射擊,可是當一隻比子彈大得多的雛鳥從巢口墜落時,它會閃電一般毫不遲疑地衝上去;一頭母牛帶著牛犢遭遇狼群襲擊時,它會用自己的肉體和鮮血去護衛自己的幼小的孩子…… 這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擔下來,最後卻忘了自己的,往往只有母親。答應我,請現在就去為母親做一件事,相信我,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給她莫大的安慰! 伴著如碧螺春般沁人心脾的《繁星春木》可愛的安琪兒們,舞動你潔白的雙翅,尋回你那失去已久的童真,扔掉幻想的花兒,學會愛與被愛,Are you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