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寅子y
-
2 # 山色歸讀
張恨水,安徽安慶市潛山縣人,原名張心遠,1967年逝世於北京。作為中國現代鴛鴦蝴蝶派的“章回小說大家”,1924年張恨水憑藉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後來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作品讓他的聲望達到頂峰。
張恨水小說中的許多人物都屬於情感豐富,富有才學,有感傷魅力的“ 才子” 或“ 才女”型別,即多愁善感並帶有輕微的神經異類色彩,賦予了明顯的“ 夢幻色彩” 和濃厚的“浪漫的感傷主義” 氛圍。這個或多或少是作者本人氣質、內心和價值觀的投射。和張恨水用時期的中國福建長樂籍現代著名文學家謝冰心,原名謝婉瑩。
此時,他偶然讀到冰心的文學作品,驀地感覺此人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物件、知音、知己、愛人、伴侶。於是便給冰心寫了第一封袒露知己心聲的信。當時的謝冰心覺得張恨水家境如此貧寒還能刻苦攻讀實屬不易,再透過張恨水的文章感覺此人和自己的文學觀點、藝術傾向基本同道,故她沒有直白回絕,而是禮貌地回了一封信。
遺憾的是,兩人顯然不在同一個頻道。張恨水一直視多方為紅顏知己(但沒有挑明),謝冰心視對方為一個值得同情和鼓勵、並有些共同話題的筆友。兩人通訊數年終於在某次筆會上向遇,之後冰心對張的觀點和看法有根本改觀,明確拒絕張恨水的追求。
至於原因說不清楚,文人的感覺向來敏銳、複雜和感性。或者是兩人相見後張在其作品中投射文人風流倜儻形象蕩然無存;或者兩人在文學創作思路上距離越來越大;或者張當時由於經濟壓力過分迎合商業和大眾的通俗文學讓謝難以認同;或者兩人的家庭出生、經濟條件和人生經歷相差過大。
張恨水開始還不明白原因,就更加迫切的、直白的給冰心寫信,這反而使謝更加排斥張。後來,謝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的冷落,改筆名“冰心”,張隨後改筆名“恨水”,取“水不成冰,此恨綿綿”之意,以表示各自的情懷和無奈。
其實,張恨水早年在小報工作閒暇之時,時常發表作品需要署上筆名。此時,張恨水想起了他安徽老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以及他喜歡的南唐後主李煜的那首詞:“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聯想到自己事業無成,命途多舛,世態炎涼,於是張恨水想起了“恨水”這個筆名。謝冰心的其筆名冰心則取自唐詩《芙蓉樓送辛漸》 中的句子“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段在坊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沒有得到當事人的承認。 曾經有人問冰心:“人家都說張恨水取這個筆名跟您有關,"恨水不成冰’,沒追到您。是不是真的呀?”冰心手一揮:“哪有這麼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張恨水。”冰心曾在其丈夫吳文藻先生文集的《代序》裡,還專門談到了這件事。
-
3 # 吉祥如意151690860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筆名張恨水,“恨水”是來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中的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至於和冰心的關係,傳言說張恨水追求過冰心,遭到冰心的拒絕。因為冰心原名謝婉瀅,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才起了“恨水”做筆名。意思是“恨水不成冰。”其實這是大家的推測而已。有人就此事特意問過冰心,冰心聽後很生氣,說根本就不認識張恨水。看來此事只是好事之人根據二人的筆名推測出來的。
據說每天晚上9點鐘,各大報館來索取筆稿的編輯們便排隊等在張家大門口。有一次,張恨水在打麻將,報館的編輯來催稿,只見張恨水坐在麻將桌上,左手打麻將,右手寫稿。照樣按時交稿。可見張恨水的才華之高。
-
4 # 單縣生活圈
121年前的今天,1897年5月18日,生於江西廣信小官吏家庭,祖籍安徽省潛山縣嶺頭鄉黃嶺村人。
張恨水
二三十年代國內最走紅的作家,張恨水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
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小說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他每天同時給七八家報紙創作連載小說,其效率才思可謂天下無敵。他不僅用連載小說救活了多種報紙,且以一支筆養活著數十個人口的大家族,一生創作作品高達3000餘萬字,堪稱海內第一。張恨水才子佳人式的3次婚姻和坎坷命運可嘆可泣。
張恨水是原名張心遠,恨水是他的筆名。對於這一筆名很多人都有誤解,怎麼這不恨那不恨而要“恨水”呢?
便有人揣測他可能是情場失意,受了女人的欺負才會產生出對水的怨恨,因為《紅樓夢》中有“女人是水做的”的說法,他恨水,就是恨女人。
冰心、吳文藻與孩子在燕京大學合影
另一種更為離奇的說法是張恨水曾經追求過謝冰心。冰心當時是正當妙齡的美女作家,眼光很高,拒不同意,張恨水多次碰壁,心灰意冷,便“恨水不能成冰”,將筆名取為張恨水。
以訛傳訛,到了文革時期還出現了更離譜的傳聞,說,二人戀愛未果,彼此生怨,冰心倍感心寒取名“冰心”,而張恨水則取名“恨水”。
這一傳聞在當時的文藝界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人類學家黃淑娉還專門問過冰心:“很多人都說張恨水取的筆名跟你有關,他沒有追到你才恨水不成冰,是不是真的啊?”
冰心生氣地說:“哪有這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什麼張恨水,張恨火!”冰心的丈夫吳文藻也酸酸的說:“要是真有這麼回事,我吳某人就更沒有福份站在這裡了。”吳文藻先生去世後,冰心在吳先生文集的《代序》裡,還專門談到了這件事。
毛澤東也曾關注此事。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和平談判,在單獨約見張恨水的時候也問過此事和他那筆名的由來,張恨水說他和冰心的事兒純屬謠傳。
張恨水一家
至於筆名取為“恨水”是根據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詞意轉化而成。
在一次講演會上,有人向張恨水發問:張先生,賈寶玉認為“女子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年輕時你是否與哪位小姐戀愛,不幸情場失意,心裡耿耿於懷,才取名“恨水”的呀?
張恨水答道:“不是的,不是什麼‘情場失意’。我取名“恨水”,是因為我喜歡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詞——《烏夜啼》。接著,他朗誦起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重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將“恨水”二字特別拖了長腔,然後說“我喜歡的這首詞裡有‘恨水’二字,我就用它做筆名了。”
他取其中“恨水”兩字作為筆名,意在勉勵自己要珍惜光陰,勤奮進取,不要讓光陰象流水一樣白白地流逝了。(《非常歷史》)
-
5 # 校園生活萌萌噠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恨水”是他的筆名,從“愁花恨水生”縮減而來,也有說是來自“人生長恨水長東”。
張恨水是安徽潛山人,家境一般,為了養家給各大報紙寫通俗小說,冰心則是名門之後,主要是寫詩歌和散文,張恨水是1895年生人,18歲就已經結婚,而後又有兩次婚姻;冰心1900年生,29歲才結婚,她童年時期在上海度過,23歲上大學,畢業後又去美國留學了幾年,這樣算算,冰心30歲之前基本上都在讀書,而張恨水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第二任妻子,且非常恩愛,這期間還寫了著名的《金粉世家》;且不說地域問題、張恨水已經結婚,再加上兩個人的教育背景、身份等差異,兩個人見過面的可能性都很小。
冰心是民國才女和名媛,出身顯赫,張恨水也在當時名噪一時,有人敷演兩人的羅曼史以奪眼球也是有可能的。
最後,張恨水的“恨水”這個筆名是他17歲投稿的時候所用,那個時候冰心才13歲,所以這個“恨水不結冰”的典故其實就是個民國八卦,沒可能的。
有人問冰心:“人家都說張恨水取這個筆名跟您有關,‘恨水不成冰’,沒追到您。是不是真的呀?”冰心手一揮:“哪有這麼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張恨水。”吳文藻先生去世後,冰心在吳先生文集的《代序》裡,還專門談到了這件事。
張恨水自己的愛情生活是非常多姿多彩的。
下圖是張恨水和周南;
周南是個女中學生,16歲嫁給了當時36歲的張恨水,當時他的第二位妻子胡秋霞還在,周南是外室。
-
6 # 月光侃歷史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電視劇《金粉世家》《啼笑因緣》都是他的作品。恨水只是他的筆名,取自李煜的詩“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中恨水二字。
而他和冰心的關係則是民國文學界一大八卦。有人說張恨水暗戀冰心,因冰心結婚,告白被冰心嚴詞拒絕之後他才改成的這個名字,意為“水不成冰,此恨綿綿”,感覺民國時期的八卦新聞也很文藝啊。
深究起來,張恨水生於1895年,冰心生於1900年,張恨水取這個筆名的時候是1914年,這個時候冰心才14歲,張恨水19歲,已經結婚了。所以這件事基本不可能。
-
7 # 舌華小調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最走紅的作家首推張恨水,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小說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他每天同時給七八家報紙創作連載小說,其效率才思可謂天下無敵。 他不僅用連載小說救活了多種報紙, 且以一支筆養活著數十口人的一個大家族, 一生創作作品高達 2000 餘萬字,堪稱海內第一。
張恨水是安徽潛山人,原名張心遠,恨水是他的筆名。對於這一筆名很多人都有誤解,怎麼這不恨那不恨而要“恨水”呢?有人揣測他可能是情場失意,受了女人的欺負才會產生出對水的怨恨,因為《紅樓夢》中有“女人是水做的”的說法,他恨水,就是恨女人。
據此,嗅覺靈敏的人嗅出張恨水所恨的女人是謝冰心。大意是說,冰心當時是正當妙齡的美女作家,眼光很高,拒不同意,張恨水多次碰壁,心灰意冷,便“恨水不能成冰”,將筆名取為張恨水。這一傳聞在當時的文藝界傳得沸沸揚揚,毛澤東也曾關注此事,張恨水則向毛主席保證此事純屬謠傳。
不過,謝冰心的第一任丈夫符浩在晚年寫了一系列回憶文章,就其親歷親聞,提供了一點張恨水與謝冰心關係的史料。他說:“關於張恨水,我所知如此:友人王航兄對我說,他在重慶多次與張恨水談天,曾不只一次問張,有否與謝冰心交往的事。他說,曾與謝交往,並有意向戀愛方面發展,謝不起勁,以後自然疏遠。張因此很長時期不向任何女子求愛。取名事他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更沒有提‘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話。在張恨水生前,以及謝冰心現在,他們有太多機會否認闢謠,卻從來未聽到過,也未聽到別人提過。”
從符浩提供的史料可知,張恨水與謝冰心有舊情,雖未達到因愛而恨的地步,但對張恨水影響不小,以致“張因此很長時期不向任何女子求愛”,取個筆名“恨水不成冰”,或可有之。但張恨水的女兒張明明對此予以反駁,她在《回憶我的父親張恨水》一書中說:“我曾幾次問過父親。父親喜歡讀南唐後主李煌的一首《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火生長恨水長東。’他取了‘恨水’兩個字。意思是勉勵自己愛惜光陰,不要讓時光像水一樣白白流逝過去。”此說也流傳很廣,大有魯迅刻字自勉的勵志精神,後人大多傾向此說。
但歷史沒有真相,尤其牽扯到花邊新聞,當事人遮遮掩掩,後人又為尊者諱,張恨水筆名與謝冰心有無瓜葛,我們吃瓜群眾把它當做文壇的八卦談資就好了。
-
8 # 滄浪57
我在五十年代讀過張恨水的小說,覺得文筆很合自己,什為喜歡。與一些前輩談論時,得知一二傳聞未必真實:有說張生年輕時曾求教過謝冰心,得其指導大有進展,因敬生愛。知冰心未有主便展開追求,被婉拒。張仍不死心反更加深力度。謝小姐為絕其痴念取筆名(冰心),而張生以後亦取張恨水筆名,以示恨水不成冰惆悵之意。
-
9 # 愛拼才會贏35876872
這個純粹是謠傳罷了。據我所知,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恨水"是他17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發表詩稿時,想要起個筆名,從南唐後主李煜一首詞中的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東去。"中取恨水一詞而來。
其意在於:在人生有限的時光裡,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掉。好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時光,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要荒廢了人生的大好時光!
-
10 # 九志天達
毫無關係。
張恨水曾在他的《失學之後》這篇文章中詳細說過自己筆名的由來。現全文摘錄於下——
二十歲的春天,我又獨自地到了南昌。因為那裡還有一些親友。青年人,不能閒散。我於是挪挪扯扯,找些款子,進了一個補習學校,補習英語。我的意思,當然還是想加深功課,去考大學。但只補習了半年,經濟來源斷絕,把學業放棄了。那是民國四年,九十月間,我因為有一位族兄和一位本家在漢口,搞文明新戲和小報,我冒著危險,借了一筆川資到漢口去。
我那位本家,在小報館當獨角編輯。我去了,他倒是很歡迎,天天讓我寫些小稿子填空白。我寄寓在一家雜貨店樓上,我和族兄住在一處,本也很無聊,天天到小報館去混幾小時,倒也無可無不可。但又有個意外,我那種小稿,居然有人看,有人說好,雖不得錢,卻也聊以快意。本來在墾殖學校作詩的時候,我用了個奇怪的筆名,叫“愁花恨水生”。後來我讀李後主的詞,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我就斷章取義,只用了“恨水”兩個字。當年在漢口小報上寫稿子,就是這樣署名的。用慣了,人家要我寫東西,一定就得署名“恨水”。我的本名,反而因此湮沒了。名字本來是人一個記號,我也就聽其自然。直到現在,許多人對我的筆名,有種種的揣測,尤其是根據《紅樓夢》,女人是水做的一說,揣測得最多,其實滿不是那回事。
在漢口住了幾個月,毫無成就,我族兄介紹我進文明進化團演戲。這是笑話,我怎麼會演話劇呢?平生沒想到這件事。但主持人李君磐先生,他倒不一定要我演戲,幫著弄點宣傳品,寫寫說明書,也就讓我在團裡吃碗閒飯。於是我隨這個進化團到湖南常德,又到灃縣。在這團裡久了,所謂近朱者赤,我居然可以登臺票幾回小生,我還演過《賣油郎獨佔花魁》的主角。事後想來,簡直是胡鬧。
二十一歲,夏季,我隨進化團的人,一同到了上海。這時,有幾個同鄉的文字朋友,住在法租界,我就住在他們一處。那時的窮法,我不能形容,記得十月裡,還沒有穿夾袍子。其間我又害了一場病,脫了短夾襖,押點錢買中藥吃。病好了,上海我就再也住不下去了。
--------------------------------------------------------------------------------------------分割線
20歲的張恨水,他1895年出生,20歲那年應該是1915或1914年(因為有可能是虛歲),而前面說到的冰心第一次用“冰心”這個筆名,是1919年,怎麼可能是張恨水有“恨水不成冰”的意思呢?這不是純扯淡嗎?
更多關於張恨水的故事,請看《我把人生看透了》,張恨水最新作品集
-
11 # 山色歸讀
張恨水,安徽安慶市潛山縣人,原名張心遠,1967年逝世於北京。作為中國現代鴛鴦蝴蝶派的“章回小說大家”,1924年張恨水憑藉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後來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作品讓他的聲望達到頂峰。
此時,他偶然讀到冰心的文學作品,驀地感覺此人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物件、知音、知己、愛人、伴侶。於是便給冰心寫了第一封袒露知己心聲的信。
遺憾的是,兩人顯然不在同一個頻道。張恨水一直視多方為紅顏知己(但沒有挑明),謝冰心則視對方為一個值得同情和鼓勵、並有些共同話題的筆友。兩人通訊數年終於在某次筆會上向遇,此後謝冰心對張恨水的觀點和看法有根本改觀,明確拒絕張恨水的追求。
張恨水一開始還不甚明白具體原因,一廂情願地認為或許自己表達不明確或熱度不夠,就更加迫切地、直白地給謝冰心寫信,這反而使謝更加排斥乃至反感張。很多事情,越想抓牢,失去越快。
後來,謝冰心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的冷落和波瀾不驚,改筆名“冰心”,張恨水也隨即改本名張心遠為筆名“恨水”,取“水不成冰,此恨綿綿”之意,以表示各自的情懷和無奈。
以上的故事看似“繪聲繪色”,其實疏漏頗多。首先,時間上就對不上號,依照“傳言” 所謂張恨水對謝冰心萌生愛慕的時段大體應該是1918年,他在小報社任“添白”(即報社校對員)時;而根據張恨水先生的回憶,早在1914年,十九歲的張恨水到湖北漢口投靠在報館工作的本家叔伯張犀草,那個時候開始了媒體創作生涯,就取了筆名“恨水”。他不可能在認識謝冰心約4年前就“預備”好這個“恨水”的筆名,何況“傳言”中的“恨水”筆名又發生在1918年以後的好多年,更是荒謬離譜!
另外,“傳言”中張恨水先生對謝冰心萌生好感時,他已為人夫為人父,長子已出生。此時冰心雖然因在一些報刊上發表過一些小說文、詩歌小有名氣,但她畢竟還是一個協和女子大學學生,其父謝葆璋任民國政府海軍部軍學司長,很難想象世家出身、才華橫溢而又有過人自信的她會接受一個素為謀面的遠方男人的追求。
還有,“傳言”中所述常年通訊更不可信,謝冰心從協和女子大學畢業後就到美國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學院留學。在舊中國,遠隔汪洋的跨國通訊哪裡有那麼方便?再說張恨水先生儘管經歷3次婚姻,但他是個對家庭很負責任的人,為家庭奔波一生,至於家庭之外的情感牽扯不是很可信,也沒有多大說服力。
其實,據兩位作家自述關於各自筆名的由來,與上述“傳言”也大相徑庭,八竿子打不上關係。
張恨水早年在小報工作閒暇之時,時常發表作品需要署上筆名。此時,張恨水想起了他安徽老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以及他喜歡的南唐後主李煜的那首詞:“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聯想到自己事業無成,命途多舛,世態炎涼,於是張恨水取用了“恨水”這個筆名。
謝冰心的自述則表明其筆名冰心取自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 中的句子“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謝冰心在當時的北京《晨報》上發表她創作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時,首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據冰心回憶,“當時我不願同學們知道文章是我寫的,而‘冰心’筆劃既簡單好寫,又與我的本名謝婉螢‘瑩’字含義‘光潔、透明’相符。”
事實上,這段在坊間廣為流傳的故事也沒有得到當事人的承認。 曾經有人問冰心:“人家都說張恨水取這個筆名跟您有關,"恨水不成冰’,沒追到您。是不是真的呀?”冰心手一揮:“哪有這麼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張恨水。”冰心曾在其丈夫吳文藻先生文集的《代序》裡,還專門談及了此事。
-
12 # 謝小樓
這是後人附會了,。
張恨水的名字是出自李煜的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恨水”的意思是恨時間像水一樣流逝不復回。不是什麼“恨水不成冰”。
回覆列表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一九一四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儉。靠著兩間破屋的租金,結結巴巴維持著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裡有了希望,就有快樂。剛到秋天,他又被迫失學了。他記得,那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他去故居收房租,住戶告訴他:這房子我已買下來了。說著就拿出一紙房屋契約。
他拿到手裡一看,有他母親的指印和她畫的十字押。他的心不覺往下一沉。想起放暑假的時候,母親的一封來信,說他已是有妻室的人了,不能把妻子長期扔在家中守空房。這於情於理不合,外人要說閒話的。他什麼都明白了,就回到了舅舅的銅匠鋪子裡。舅舅對他說:“別怪你媽,她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她受了很大壓力。”
心遠苦笑了一下,說:“我知道。”
“你準備動身回家?”舅舅關心地問。
他擺了下頭,說:“我明天走,到武漢去。”
舅舅驚詫地反詰他:“到武漢去?”
“嗯。”他應著,“我的本家叔叔張犀草在漢口做編輯,我到他那裡看看可找到事做。”
舅舅為他做了頓好吃的,又給了他五元川資,叮囑他說:“能找到事做更好,找不到事做就回家去,免得你媽時時牽掛著你。”
張犀草在漢口的那家小報,就他一個獨腳編輯。心遠雖然晚他一輩,但他們年齡相差不多,而且他早就知道心遠的詩名。見著他很高興,把他安排住在一家雜貨鋪的樓上,對他說:“我一個人辦一張報,正缺個幫手。你來得正好。你還可以寫詩,武漢的報紙很多,可以寄去發表。”
心遠的工作就是“補白”,一天只需要到報館工作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其餘的時間,他就寫詩。他給報紙投寄詩稿時,得署上名字。
他猶豫了,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刻印在他記憶中,詩文小說之道,雕蟲之技,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他不想署上心遠這個名字,可用個什麼樣的名字呢?他又想起了他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和他喜歡的李煜的那闕詞。他反覆吟起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又想起他為《小說月報》的兩篇小說所署的筆名。又感嘆起自己事業無成,命運多舛,世態冷熱,他的青春年華似水般在流逝,突然間,他心中生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反抗情緒,他無聲地呼喊起來,我不能沉淪,我要去和命運抗爭!不能讓青春時光白白流逝。他提筆在張犀草認為寫得好的詩章上,署上了“恨水”這個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