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青天
-
2 # 閒人講史
主要原因是元朝的時候幫它治理好了
元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黃河,元朝時期黃河經常決口,導致下游百姓經常流離失所。元朝朝廷為了治理好黃河經過多次大工程,元初時就派郭守敬治理過。
元末農民起義也是因為黃河而起,當年韓山童的白蓮教教徒就混在幾十萬修黃河的民夫中,在黃河邊上埋下一隻單眼石佛。當著民夫的面把它挖出來,他對民夫說:石佛一個眼,攪動黃河天下反。本來元朝對中原百姓的壓迫就很深,被白蓮教一煽動,就變成了一場反元的大革命。所以到明朝時基本黃河沒有再大規模決口了。
-
3 # 好奇觀古今
在明朝統治的275年間(1368~1643年),治黃策略仍與元朝相似。為了維持大百運河的漕運,盡力避免黃河向北潰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黃河在黑羊山決口,向東經過了開封府的北面五里的地方,然後又折向東南,流經陳州、項城、太和、顏上,在東面的壽州正陽鎮流入了淮河“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
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河先是在新鄉八柳樹決口,漫過曹州和濮州,衝抵東昌府,衝過了張秋,流至張沙灣,破壞了運河航道,最終東流入海。其後黃河又在滎澤孫家渡決口,洪水漫流於原武,抵開封、祥符、扶溝、通許、洧川、尉氏、臨穎、郾城、陳州、商水、西華、項城、太和,沿顏水流入了淮河。明
弘治6~8年(1493~1495年),劉大夏治理黃河,採取遏制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於黃河北岸築太行堤,自河南胙城至徐州長一千餘里,阻黃河北決度,迫使南行。在黃陵崗以下,疏浚賈魯舊河,分洩部分黃水出徐州問會泗河,使得黃河主流繼續由渦河和潁河入淮。
明正德3年(1508年)黃河北徙三百里,主流由徐州入泗,黃河向南經渦河、潁河入淮河的水量才日益減少。明萬曆6~17年(1578~1589年),潘季馴治黃河。
潘答季馴採取"蓄清、刷黃、濟運"的治河方針,大築黃河兩岸堤防,堵塞決口,束水攻沙,同時修築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迫淮水入黃河攻沙。他大修黃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築黃河南岸堤防,把黃河兩岸堤防向下專延伸到淮陰。經過這次大規模治理,黃河一時趨於穩定。
但以後由於河床不斷淤高,黃河兩岸決口增多。在明萬曆統治時期的23年中,黃河決口18次,幾乎年年決口。
明朝黃河也是經常決口啊,何來大多數時候沒有發生過黃河絕口。
回覆列表
明朝歷史也有多次黃河決口,有史為證。
在明朝統治的275年間(1368~1643年),治黃策略仍與元朝相似。為了維持大運河的漕運,盡力避免黃河向北潰決。
明弘治6~8年(1493~1495年),劉大夏治理黃河,採取遏制北zhidao流、分流入淮的策略,於黃河北岸築太行堤,自河南胙城至徐州長一千餘里,阻黃河北決,迫使南行。回在黃陵崗以下,疏浚賈魯舊河,分洩部分黃水出徐州會泗河,使得黃河主流繼續由渦河和潁河入淮。直到明正德3年(1508年)黃河北徙三百里,主流由徐州入泗,黃河向南經渦河、潁河入淮河的水量才日益減少。
明萬曆6~17年(1578~1589年),潘季馴治黃河。潘季馴採取"蓄清、刷黃、濟運"的治河方針,大築黃河兩岸堤防,堵塞決口,束水攻沙,同時修築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迫淮水入黃河攻沙。他大修黃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築黃河南岸堤防,把黃河兩岸堤防向下延伸到淮陰。經過這次大規模治理,黃河一時趨於穩定。但以後由於河床不斷淤高,黃河兩岸決口增多。在明萬曆統治時期的23年(1596~1619年)中答,黃河決口18次,幾乎年年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