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剛日讀史

    司馬懿已經看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要甘願中計呢?其中是否有不得不與外人說的心裡秘密呢?讓咱們來一起討論揭秘吧。《三國演義》中,第九十五回,章回題目“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此篇章回中描述,司馬懿親率十五萬魏軍,於街亭擊潰馬謖後,又乘勢連下三城,大軍以閃電迅雷之態,直逼後方機關西城。城中留守的諸葛亮倉促之間,未來得及撤走,手頭只得兩千五百名老弱殘兵,在此萬分危急之際,諸葛亮料定司馬懿的心性,鎮定自若的表演了一曲“空城計”,司馬懿由於謹慎多疑,不敢輕易涉險,故放跑了諸葛亮。

    司馬懿兵臨城下,只見城門大開,幾隻老卒在打掃衛生,諸葛亮端坐城頭,正在陶醉地撥弄身前的一方古琴,身側立了兩個小童子,還伴隨有嫋嫋之煙,一時騷包無比……

    司馬師、司馬昭一看就知道諸葛亮在故弄玄虛,本要進城活捉諸葛亮,可是卻受到司馬懿阻止。而緊接著司馬懿為了配合諸葛亮吧戲份做足,親自跑去城下察看一番。

    是啊,司馬懿必須把戲份做足啊,不然不好放諸葛亮走,試想一下,就算是個蠢材統帥,十五萬大軍只需要派五千兵試探攻城就可以知道答案的了,而用兵如神的司馬懿為何偏偏連試探都省略呢?

    這是因為司馬懿自己知道諸葛亮擺出空城計這一著,彷彿在說:吶,我已經沒兵了,你想要繼續掌握軍權就要配合我,放我走,不然你就乖乖抓了我,好去邀功領賞,然後你就回家做個閒人吧。而我剛好知道你不想放棄軍權,所以故意擺了個空城計,只需配合一下就可以了。

    司馬懿野心勃勃,魏國當權者千阻萬防他掌握軍權,他當然不想放棄好不容易得到的軍權了,如果此時此刻,立馬發兵抓了諸葛亮,甚至殺了諸葛亮,對他司馬懿有什麼好處呢?好處當然是有的,無非是魏國朝廷給點金銀給點爵位可以養老而已,而職位已是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封無可封了,難道再進一步……?回家養老等死絕不是司馬懿的性格,那唯有更進一步了……若要更進一步,必須有軍權支援,不然就是異想天開。

    手握軍權的司馬懿:

    所以為了魏國不至於在他殺了生平敵手諸葛亮後,兔死狗烹,他毅然在面對諸葛亮故意擺下的空城計,還給他加了點戲份,然後再從從容容的上當。明明白白的放走諸葛亮。彷彿在迴應諸葛亮的訊號,我知啦你走吧,養著你先,等我慢慢掌握好軍權再說吧,這裡不能用養賊自重比喻。是英雄惜英雄,是棋逢敵手遇知音。所以成就了一曲高山流水式的軍事神話。

    因此,當司馬昭問:莫非諸葛無兵,故作姿態?父親何故便退兵?司馬懿又不能把心中的秘密說出來,只能敷衍回答:”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一句汝輩豈知,道盡了司馬懿的心情,別亂猜了,撤軍吧,放他走吧。

  • 2 # 柏哥190516450

    司馬懿乃是有大智慧人物,豈不懂得兔死狐悲的道理,有諸葛亮這個強敵在他才好培養自己的勢力,藉機鍛鍊他的兒子們,這才是高瞻遠矚,下了一盤大棋

  • 3 # 興海亭

    命題不夠嚴謹。沒有充分必要條件證明司馬懿確實看透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兵不厭詐,雙方都是在鬥智鬥勇過程之中。因為諸葛亮一生都是非常謹慎,本來也是出現過有利時機的,被他“謹慎”掉了。這一次他的得意弟子馬謖失街亭,一時調兵不過來,才冒險用空城計。司馬懿可能一時並沒有識破。但是事後當然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之後再琢磨,才有所謂保留諸葛亮這麼個對手未嘗不是好事這麼個想法。就像華容道關公放曹操,諸葛亮預先是知道關公有可能下不了狠手,所以立了軍令狀的。但是他老兄還真的把曹操給放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好比一個山寨,二大王把人放了,軍師只能看在大王的面子上放二大王一把。其實並沒有華容道關公捉曹操這麼回事。同樣,歷史上沒有空城計這回事,怎麼判斷司馬懿是有意放諸葛亮呢?

  • 4 # 十里十年

    憑司馬懿的智謀,不可能識不破這一計,而諸葛亮敢擺出這一計,也是建立在其對司馬懿的透徹瞭解,為什麼這麼說?

    都說英雄惜英雄,這是一點不假的,高手都是孤獨的,境界越高,有共同語言的人就更少,放眼當時的天下形勢,要說知己,非司馬懿莫屬。司馬懿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權傾朝野,輔佐三任君王,早就是帝王眼中的心腹大患,處處忌憚,那為何不殺了司馬懿?帝王和司馬懿心裡都異常明白,司馬懿不能除掉,他死了,就沒有人能和諸葛亮抗衡,到時候歷史將被完全改寫,而司馬懿當時帥十五萬大軍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沒有殺進城,也是考慮到這一點,留下諸葛亮就是留下自己的一條命,諸葛亮也是想到這一點,才能那麼從容的於城樓之上,悠然撫琴。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不得不說,也是一段佳話。

    可惜後人為了神化諸葛亮的智謀,寫這一段的時候,才不得不讓司馬懿當了配角。

  • 5 # 初心如舊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啥不說破?

    對於空城計,司馬懿究竟識破、還是沒識破,本來還存在爭議,可提問先入為主,說司馬懿已經識破了,那這個答案,按說提問者是知道的,再問,只有司馬懿自己清楚。從以前類似答題看,說司馬懿是顧慮“兔死狗烹”,諸葛亮、司馬懿是一根線上兩隻螞蚱,諸葛亮沒事,司馬懿才安全。這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司馬懿本人、後人都沒說過;正史、野史雜記也未見蛛絲馬跡,空城計作者---羅先生更沒否定原創作,不知這話從何說起?

    羅貫中先生創作空城計這段,本意是說諸葛亮在危急存亡關頭,別無選擇時,冒險一博,擺脫危機,司馬懿被諸葛亮沉著、冷靜、心無旁騖的神態,臨近山頭旗幟招展,鑼鼓齊鳴的聲勢,一時弄得拿不定主意,湊近城牆,看諸葛亮氣定神閒,悠然自得,操琴手法穩而不亂,琴音暗藏殺機,翻來覆去,幾番琢磨、折騰,終於拿定主意,退兵而去。

    如果說司馬懿是考慮到,要是就此擒拿諸葛亮,滅了魏明帝心頭大患,自己也難免“兔死狗烹”,不如假裝糊塗,放諸葛亮一馬,在當時以司馬懿身份,這是隻能窩在心底,至死不能露陷的絕密,那肯定不能隨便對外人言,包括家眷。

    至於拿這件事情顯擺,估計至少要在高平陵政變後,司馬家完全掌控朝政,曹魏皇帝成了擺設時,才有點可能。不過,到那時候,一是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印象已經模糊,說的想不起來,聽的沒有興趣;二是司馬懿一直忙於政治鬥爭,根本無暇談天說地、聊些輕鬆話題,這就很難把這事引出來;三是司馬懿年齡大了,這類事情再說沒了激情。

    還有,這件事本來就是虛構故事,創作本意是司馬懿被瞞過,如果較真說,司馬懿早看穿,那只是現代聰明人心思。所以,否定空城計,不過是藉以褒司馬、貶諸葛的另類形式,也沒有啥新鮮感。(612)

  • 6 # 每天買個股票

    《空城計》是在《三國演義》裡才有這麼一回的,在正史之間是沒有諸葛亮使空城計這麼一說的,所以我們就結合《三國演義》來說說空城計。我並不認為司馬懿識破了空城計,先不著急噴我,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司馬懿素知諸葛亮生平謹慎,他打死應該也想不到諸葛亮會弄險。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天下奇才和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意思就是說諸葛亮非常有才,有智謀,但是很少下決定,優柔寡斷。從諸葛亮不聽魏延的話出兵就可以看出,從側面看就可以體會到諸葛亮的謹慎。所以,司馬懿是清楚諸葛亮有才且謹慎的,他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諸葛亮會對他來這麼一著空城計。

    二:從小說本書來看,《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對諸葛亮是極其的推崇,認為諸葛亮是“智近妖”。那就是說諸葛亮已經聰明到了近乎妖孽的地步,他既然敢設這個空城計,就說明他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只要不出現人力無法抗拒的力量(比如上方谷突降大雨救了司馬父子)那肯定就是萬無一失的。所以,他既然設了這個計謀,那司馬懿必定是不會識破。因為諸葛亮對司馬懿也是非常的瞭解。

    如果說正史中真的有空城計這麼一說,那司馬懿為了養寇自重,還有可能發現了也不會說。但是在小說裡,我認為他沒有發現城是空的。

  • 7 # 搞史人

    我想司馬懿是看穿了諸葛亮空城計。他只是假裝落入圈套,並且經過一番心理戰後很快就撤回了他的部隊。以下是我的分析:

    先說說司馬懿跌宕起伏的官場經歷,諸葛亮利用曹睿的猜忌散佈謠言:說司馬懿會造反

    諸葛亮身經百戰,和司馬懿雖然沒交鋒幾次,卻是充分領略了司馬懿的戰術。諸葛亮其實不想和司馬懿針鋒相對。因為這個諸葛亮遇到強大的對手後,他通常更喜歡與對手搞陰謀。

    這次碰巧被諸葛亮抓住了機遇,他只是利用曹睿對司馬懿的懷疑,命人去張貼司馬懿造反的告示,這一操作就弄得司馬懿這麼狼狽,竟然把司馬懿這個大將軍拉下了水!(曹真)

    諸葛亮使用了的這個陰謀計,司馬懿的同僚們落井下石,差點殺了他。

    沒幾個同僚為他求情,多虧曹叡仍然半信司馬懿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沒有殺他。司馬懿才幸運地撿到了一條命,只不過他此時的地位非常不安穩,他辭官回家了。

    有時候事情是那麼的耐人尋味,國家危機,對有些人來說,往往是一件好事,卻是一個機遇。這看似荒謬,但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司馬懿很快就復出了。

    魏國面臨著嚴重的危機,魏王曹叡決定重新重用司馬懿。司馬懿本打算在家鄉安度晚年,但曹魏陷入困境之時,他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這種跌宕起伏的經歷,使得司馬懿明白,魏國重新重用自己的原因,正是因為有諸葛亮這個勁敵。

    司馬懿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諸葛亮是掛在一起的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人物?經歷了這樣的起起落落,他會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嘛!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要歸功於諸葛亮的“功勞”。當時,司馬懿是戰場上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

    也就是說,諸葛亮越強,司馬懿在曹魏的處境就越安全。諸葛亮一旦被俘,曹魏所面臨的大敵將不復存在。

    如果魏國不再有致命的敵人,司馬懿也會瞬間失去了他獨特的價值。加上曹真和曹爽盯上了司馬懿一家,如果諸葛亮死了,司馬懿一家很快就會被曹家兄弟殺害。(司馬懿與諸葛亮)

    司馬懿看穿了空城,立刻明白了城牆上的諸葛亮吹的曲子的意思:如果我諸葛亮死了,你司馬懿就是魏國的大敵!”

    歷史往往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出於自己的個人利益,對方故意設定的障礙,不要輕易去跨越,要給自己留點後路!

    用一句話說就是“兔死狗烹”。司馬懿大將軍早已悟透了這一點,雖然已經到了“空城”腳下,雖然知道是諸葛亮的詭計,勝利明明已經在望,但司馬懿還是大舉撤兵了!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就是司馬懿識破了陰謀卻沒有進入空城的原因。但是司馬懿要把戲做足,於是司馬懿假裝誤入空城計,給政敵曹真他們一個障眼法,讓他們認為我司馬懿沒有那麼聰明,沒有影響曹真的權力,最終達到了自我保護的目的。
  • 8 # xc小成

    如果當時諸葛亮死了,司馬懿對魏國而言也就沒有用了,當時魏國只怕諸葛亮一人,唯一可以與諸葛亮匹敵的只有司馬懿,而司馬懿在空城計把諸葛亮殺了之後,他自己也會死。

    送我上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庫中儲存過程的資料怎麼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