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在明清時,院試錄取後通稱為“秀才”,鄉試錄取後通稱為“舉人”,會試錄取後通稱為“進士”。這裡,我分別講一下明清時的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科舉取士制度。

    科舉發展至明清,已形成一個層次、等級、條規、名目繁多苛嚴的龐大體系。唐代科舉僅有解試與省試兩級,而明清則有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其中往往又分層次。

    梁啟超曾雲:“邑聚千數百童生,拔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拔百數十人為進士。復於百數十進士,拔十數人入於翰林。”(《飲冰室文集》卷三《各省舉人上皇帝書》)

    一、童試

    明清最初級的地方縣、府考試。通過縣、府兩次考試者,稱為童生,表明已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但很多讀書人一—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考到鬚髮皆白,仍是一介童生,因他們一直通不過更苦、競爭更激烈的考試,即“院試”。

    二、院試

    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又分為“歲試”、“科試”兩級。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通稱“秀才”。科試則是對已在學校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下一級考選舉人的鄉試,成績劣者要受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科試也稱為“錄科”,清代吳敬梓描寫科舉文人的著名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第七回說荀玫“次年錄科,又取了第一”,而梅玖考了第四等,受到“照例處罰”,都是指科試而言。

    歲試和科試都由中央委派的學政官(泛稱學道、學臺、宗師等等)主持。學政官掌管一個省的學校,任期內分別到省內各州府主持歲、科試。

    按梁啟超“千數百童生拔十數人為生員”之說,則生員錄取率僅為百分之一。但只要考取了生員,就算脫離平民階層,成為“士”了。清順治九年(1652)的“訓士規條”稱:對學校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各衙門官以禮相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生員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報學政,俟刪革後治以應得之罪;若詞訟小事,發學責懲,不得視同齊民一體撲責。”

    即生員享受免丁糧(免役稅)、食廩(國家供給衣食,優厚者稱“凜生”,次一等為增生”,初入學生員無廩膳,稱附生”)、政治司法特權(官員以禮相待,生員見官不必下跪,生員犯法地方官須先報學政官才能處理,不得像對一般百姓一樣施用刑具)。這三大特權是很吸引人的,因此小康以上人家,無不竭力培養子弟讀書,不求中舉人進士,至少也指望家門出個秀才。

    生員在民間都被尊稱為“相公”。《儒林外史》中老童生范進考取了秀才,他的老丈人胡屠戶吩咐他說:“你如今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們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但讀書人成了秀才,脖子也就套進封建專制的考試枷鎖,生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消磨在無窮的考試和苛繁的規矩中。生員入學其實只是形式他們多仍在家自學。但明清科舉必由官辦學校生員出身,且基層考選童生、秀才都由中央委派的學政官掌管,這正是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極度強化的表現。而在唐宋時。地方發解試都只由各地方官員負責,中央是不過問的。

    三、鄉試

    鄉試又稱為“大比”,每三年一次,定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至十五日舉行,即所謂“秋闈”。明朝中期以後,各省鄉試主考官員,“皆遣京官或進士,每省二人馳往。”(《明史•選舉志》)

    鄉試考場設在兩京(北京、南京)和各省的省城貢院內。明末來中國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曾詳細描述他所見的貢院情形:“在每個大城市都有一座專門為這一考試而修建的寬闊無比的宮殿,四周圍以高牆……在這座宮殿的中心有四千多個小單間,每間夠放下一個人用的一張桌和一把椅。小單間構造得使相鄰的人不能談話甚至見面。”

    這種小單間稱為“號合”,所謂桌、椅其實只是兩塊“號板”,分別架擱在號舍兩邊壁上,一塊坐,一塊寫,夜間則取下寫板與坐板並架,可以睡臥。秀才既入號舍,讀寫飲食坐臥都在這兩塊號板上。

    每八月初九日,參加鄉試的各地生員按時集合於貢院外,據上引《艾千子自述》,“所為搜檢防禁囚首垢面、夜露晝曝、暑熱風沙之苦,無異於小試,獨起居伙食稍稍自便。”

    鄉試三場,分別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鄉試錄取舉人名額均由中央規定下達,各省按人丁多少,分別為數十名到一百數十名不等,全國錄取總額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清代人口大大超過明代,但舉人錄取名額只略超過明代。按前引梁啟超所說“省聚萬數千生員,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則生員中的舉人錄取率亦僅為百分之一。由於考取舉人即具備做官的資格,鄉試可說是明清科舉最重要也最艱鉅的一關。

    鄉試之榜明清時稱“乙榜”,鄉試則稱“乙科”,與進士會試的“甲榜”、“甲科”相對舉人第一名沿唐宋發解試之例稱為解元。

    四、會試

    鄉試後的次年(即醜、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舉行於京師禮部,又稱“春闈”、“禮闈”。會試三場的內容與鄉試一樣,明清每科會試錄取進士約二三百人,而每科應試的舉人約數千人(其中新錄取舉人一千多,其餘是以往各科錄取的舉人)。

    明代嚴嵩《鈐山堂集》卷二七有《南省記》,詳述明代會試情形。嚴嵩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為會試考官。試前,主考二人與同考官八人及其它一切官史僕役都“鎖院”,每場試題由諸考官在前一日臨時翻書擬定,立刻交付工匠刻印,通宵不停。次日清晨舉人通過搜撿入考場後,即分發印好的題目。

    答卷完畢同樣經過彌封,謄錄等程式,然後開始評卷。從二月十五日最後一場試畢,不過十天功夫就評閱、錄取完畢,先擬成名次排列的“草榜”,再將考生原稿的“墨卷”與硃筆錄的“硃卷”對號拆封,到二十七日,遂將錄取者姓名填寫成“正榜”頒佈。

    二月二十八日會試榜發,據嚴嵩所記,官府差專人馳報得主,雖素不相識者亦可馳報並向得主家中索討“喜錢”,報得越早得錢越多。往往有惡少無賴埋伏途中毆傷報人,搶奪喜報而去。

    當報榜者騎馬馳去後,擠在禮部貢院外的考生和其它人再也按捺不住,“二十七日夜二鼓,伺於門者久不勝忿,擲瓦石入;比出,問者譁噪擁試官馬,途塞不得行。劉舜臣給事(試官)被擁逼墮馬深塹中,此甚惡急,每歲常然亦不能禁也。(《南省記》)

    會試榜發後,皇帝賜“恩榮宴”於禮部,招待新進士及諸位考官。明、清會試“正榜”以外一般還有“副榜”,錄入副榜的舉人雖不算進士,但可以授與學校教官或其它較低階官職,或吸收入國子監為“監生”,獲得國家一定的俸祿,而監生也不一定真的留在京師學習,如《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就是。

    五、殿試

    明、清科舉的最後一級考試,在會試後一個月即三月十五日舉行。殿試內容承襲宋朝之制,試時務策一道,試題由內閣大臣預擬數種,臨時呈皇帝圈定。傅增湘在《清代殿試考略》中記述他本人在光緒年間應殿試的經歷說:“新進士入殿,皇帝親臨,經過一系列繁瑣的禮儀後,禮部散發試題,進士跪受,各就試桌對策。”

    殿試待進士比較“有禮”,不行搜撿,殿中試桌東西列數十排,有光線陰暗者,自行將試桌移出殿外廊簷下就試;又試桌低矮如炕幾,進士盤腿而坐,南方人不習慣,也可自已據帶摺疊式桌子入內。但是胸懸卷袋,揹負考囊、桌子,在進入考場前的路途中情形實為狼狽,上保和殿的數丈臺階時,“蹣跚窮步,殆如破鱉。”“試題頒下,已近十時,”全卷二千字,紙幅闊長,試桌逼窄”,“展卷伸筆,頗不自如,每小時可盡一開(三百字)而已,約七小時可以終卷”,若補改誤漏文字等,則時間更緊迫。答卷完畢,“詣東角門納卷而出”,考試官員遂行彌封、閱卷(殿試卷子均不必謄錄)。

    殿試結果亦按宋朝之制,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為“一甲”,算是“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進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進士出身”。因此殿試閱卷實際上只是確定一甲三名人選和二、三甲的頭名(通稱“傳臚”)人選,其它名次的排列均無關緊要,只兩三天功夫就發榜公佈了。

    清朝康熙六年(667)狀元繆彤在《臚傳紀事》中記述了他當狀元的經過:“先一日,傳聞某人狀元,某人榜眼,某人探花”,繆彤本人已不存奢望,入殿聽宣,“不過隨班行禮而已。及至太和殿前,與諸進士跪丹墀下聽三唱,第一甲第一名系彤名,每一唱已,必鼓樂良久。彤心中猶疑非是,不敢出班,禮部官救之以出,然後前駝跪稍遲,傳臚官已唱第二名……是日唱名畢,行三脆九叩頭禮,彤等隨禮部堂官捧黃榜從御道出,跪置龍亭旁,鼓樂迎至東長安門張掛。”

    三月二十五日,新進士和殿試官員在禮部享受御賜“恩榮宴”,據繆彤記:“皇上遣大臣佟國舅陪宴”,狀元、榜眼、探花各一席,其餘進士四人一席,“用滿洲桌金銀盤,菜餚食物四十餘品,皆奇珍異味極天廚之饌。御賜酒三,鼎甲用金碗,隨其量盡醉無算。宮花一枝,小絹牌一面,狀元用銀牌。”

    宴後陸續進入封官任用階段,一甲的三名進士一般授於翰林院編修等“清要”之職,其餘進士往往還要進行一次館選”或“朝考”,然後結合殿試名次,分別授予官職,優者亦進入翰林院即前引梁啟超所說“復於百數十進士中,拔十數人入於翰林。”

    明代入翰林院的進士任“庶吉士”《本於《尚書》中的“庶常吉士”,即處理日常政務之官),自明中期始,逐漸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明代宰輔大臣一百七十餘人,翰林庶吉士出身者佔十分之九(《明史選舉志》)。

    清承明制,亦特重翰林,連他們謁見交往的名片字都寫得特大。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寫驕橫的洋人領事遞交名片給兩江總督文明:“忽見巡捕拿了一張大字的片子,遠望上去,還疑心是位新科的翰林。”而翰林之尊亦可見一斑。

    明清兩代,凡屬歷經舉人(乙榜)、進士(甲榜)出身的官員,稱“兩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響亮的資格;如果單是舉人,雖也能候選授官,但品級既低(多在知縣以下),候選亦難。

    為解決舉人量多官少的矛盾,清代有所謂“舉人大挑”之法:挑選三科以前中舉的舉人錄用為官每隔六年“大挑”一次。

    (正文完)

  • 2 # 天涯明月人

    秀才

    秀才是科舉三試的入門考試,但是其難度卻並不簡單。想要考上秀才,得經過三次考試,縣試,府試,院試。縣試由縣官主持,府試由知府主持,過了這兩關,就可以稱作童生了。院試是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每三年一次,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院試考中的稱秀才。很多人一輩子老了都沒有考上秀才,還是一個老童生。

    舉人

    貢士

    進士

  • 3 # 使用者3557666943057中

    狀元天下第一矣,三年一考第一名叫做狀元,秀才幾個縣會考,縣上大縣考幾十名,進士也是三年考一次,與狀元同榜,每科只取得幾十名,看每朝的不同,唐朝最少,其它朝代有多有少。

  • 4 # 見正856

    我在貴州 前兩年去參觀陽明洞時候遇見一個村民 向我聊起陽明先生 他把先生比做現在的博士生 說他在現在至少是博士級別的 我瞬間啞然 無言以對 陽明先生是進士出身 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級別是博士不能比的 至少博士後吧 比做院士也沒有可比性 他老爸是狀元 但是你能說他老爸比他的成就高嗎 我覺得聊聊就行了 這些事情也不能認真

  • 5 # 雪天下的魚

    一甲只有三人: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人,賜進士

    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

    然後可以看出,狀元是萬里挑一的,只有一個,而進士僅為二甲,有好多人,雖然都可以直接封官,但今後的仕途狀元肯定更順暢一點。

  • 6 # 給早餐加個蛋

    古代秀才就像現在的大學,舉人就像現在研究生,進士就像現在博士學位,它們的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是秀才—舉人—進士—狀元。只有考中進士才入仕途,意思才可以當官,如果考上狀元就會留在京城。

  • 7 # 唐明國亮

    中國古代,考中秀才就已經有特權了,可以免稅免除徭役,過堂免刑等特權,級別和一線公務員相當,但是沒有品級,如果考舉人不中的話,可以選擇當個私塾先生混個溫飽,相比於普通百姓已經非常令人羨慕了!

    能夠考上舉人就算敲開了官場的門了,舉人不僅能夠享受國家的津貼,還能免除地稅一二百畝,十幾戶人家不用服徭役,如果進入仕途,能力還可以的話,最後能混個知府噹噹,不入仕途的話也是個大財主。范進中舉前後的反差,就可知道舉人是非常厲害的了!

    能考中進士的那就是頂尖的人了,到地方直接就是縣令,他們是朝廷官員的主要後備力量,只要能力夠,運氣好,最後混到一二品大員也不是不可能。

  • 8 # 我愛隨車吊

    以我自己的看法,如果到地方當官的話,狀元相當於副省長,進士相當於地級市以下的縣長,秀才相當於一個鎮的副鎮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歲的網球少女麥基瑞恩為何會迅速在美國躥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