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燕聊NBA
-
2 # 寫作磚家—胡楊
的確聽到過有人說在別人落難時千萬不要幫,可能很多人都有體會,我也一樣,我覺得要不要幫在落難中的別人,可是這也不能太絕對。
1,人生在世,不如意的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的時候。可是也會有很多人可能都碰到過,朋友在落難中,借錢給他,可能借錢前大家還是朋友,借錢後就變成陌生人了,找他還錢的時候甚至還變成了仇人!
2,幫忙首先要看對方的人品。人品好的可以幫。我一個朋友,有一次打牌輸了,找我拿了兩千,說過幾天還,然後第二天又找我說再拿三千,我想著人情人面,借吧!然後又過了幾天,不但前幾天借的沒還,又要找我借,說再借個五千湊個整。我無語了,我才說:你要真有困難我還是幫你,可如果是打牌的話我不會借了,我借給你是害你!後來這一年多時間裡也找過我,但我拒絕了。至今五千塊錢一分沒給。當然了,人品好的還是可以幫的,我身邊也有,我一個表哥,人品相當好。家庭比較困難,家裡修房子,親戚朋友爭著給他借錢;後來買車,人家也爭著借錢給他,我都給他借了兩三萬。他這種人為什麼人家喜歡幫呢?先不說他感不感恩,至少他不會翻臉不認人、不會賴。所以人家才放心。
2、自己的能力。別人在落難時,不管是找你借錢還是找你幫忙,都得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找你借錢的時候,對方人品可以相信,你又確實手頭相對較松,我覺得可以適當幫忙,但是如果要你又從其他人那裡借過來又轉借給他,或者自己手頭拮据,借出去後會影響自己的生活,那麼應該就得斟酌一下了。不管怎樣,幫別人的同時也要考慮下自己的能力,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去無條件幫別人,凡事還是要量力而為,有時候並不是不幫忙是實在能力有限。
所以最後,我覺得幫不幫人取決於這幾點:一是看對方人品;二是看自己能力。別人在落難的時候,有能力的情況下,多少可以幫一點,受過別人恩惠的,也不要忘記了,誰都有可能落難,需要別人幫的時候!
-
3 # 我是女版的大哥
額,不知道是誰說的。在別人落難的時候還不幫,那什麼時候幫?
幫人就是幫己。關於這點我受到的教育是:儘自己所能,能幫則幫。
當然,現如今這個社會環境很複雜,當然複雜的本質不是環境而是人。
看多了因為伸出援助之手而備受譴責甚至傷害的案例,所以會有所顧忌,但不應該成為藉口。
這裡說的別人,可能是親人、朋友,也可能是陌生人。當別人落難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幫呢,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要有度,把握好尺度。
人生沒有誰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有些你一個人可以熬過去,有些確是你怎樣也無法挺過去的。
人有同理心、同情心、有感恩的心。我不相信你幫助了別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能提供援助而無動於衷。
如若大家都是這個心理,不管誰有難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待,我想不管對於誰來說都過於殘忍,你要相信,我也要相信,他也應該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
4 # 覺醒阿龍
缺乏獨立自強的能力才容易導致挫敗,而落難的處境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調節修復的機會。這時候別人過分的同情與幫助,不利於鍛鍊自己的獨立堅強與自我療愈能力。作為身邊的人只要不落井下石就行了。
-
5 # 50後作家張力翔
首先,當別人落難的時候,一定要去幫助。因為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也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人落難以後,最需要別人的幫助。幫助了,就可以使他走出困境,脫離危險,甚至挽救了他的生命。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落難,只有互相幫助,大家都來扶危救困,這個社會才能和諧進步。其次,幫助人要講求方式,量力而行。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實在沒錢沒力,打個電話,通知家屬叫個車,都算幫助。但是,遇人落難,絕不能因怕產生誤會或遇上無賴而袖手旁觀或溜之大吉。因為誤會終將會解除,無賴終將會識破,怎麼能因為一些偶然或短暫的麻煩而放棄處世的原則和做人的標準呢?
-
6 # 靈魂擺渡艄公
這種想法要不得。人大多是勢利眼,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是人性使然,因為幫了順風順水的人一個小忙,他可能會還一個大人情,既使別人不把你的幫忙當一回事,但因為攀附了有錢有權人,心裡還是沾沾自喜的,可以炫耀一番;而幫助落難的人,可能得不到回報,可能連累自己。現實社會里,攙扶摔倒的老人可能被索賠,幫助異性可能被認為不懷好意,幫助親戚可能淪為提款機。恩將仇報的有,不識好歹的有,但是,絕大多數落難之人對伸出的援助之手,甚至是幾句安慰的體貼話都會倍感溫暖,會銘記一輩子。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別人的幫助?當然是落難的時候。落難的時候,也是檢驗朋友的時候,能在落難時伸出援手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我幫助過許多人,但我落難時幫助我的人很少,當然我不責怪他們,因為多數人有這份心也沒有這份力。我出獄後,多數朋友已經銷聲匿跡,有的甚至更換了電話號碼,但還是有那麼幾個每天一個電話,幫助聯絡打工的地方。他們給我的精神力量是無法用重量計算的。人這一輩子,要那麼多朋友幹什麼?能有這一兩個真朋友,足矣。
所以,在他人在落難時,千萬不能袖手旁觀。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是最應該幫時候,那種幫助讓人收穫到的不僅是幫助本身,而是比幫助更重要的東西。
回覆列表
大眾的想法應該是:怕引火上身,牽連到自己,給自己帶來麻煩,不如視若不見。在現在這個大和諧社會,這種舊思想儼然要不得,自媒體時代,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