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客家就是百越人,閩南人曾經稱你們為“客獠”。李積慶( 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寫到:道光《平和縣誌》: “和邑深山窮谷中,舊有猺獞,椎髻跣足,……閩省凡深山窮谷之處每多此種,……人稱之曰“客”。漳州南靖縣南坑《曾氏崇本堂世譜》也記載“畲”( 客) 與漢的區別:藍、雷者,即傳記所稱猺人是也,閩中唐宋以前亦在在有之。然多在深山窮谷中,又遷徙無常,故人稱之曰“客”,……凡三團左右有曰“畲客營”者,有曰“客仔寮”(獠)者,有曰“番仔寮”(獠)者,皆其舊址也。即“客”因頻繁遷徙的畲瑤人得名,而非所謂的“中原人客居他鄉”!陳永海在《一個山區的族群標記: 畲“賊”之例》一文中指出,畲民與客家人出現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文化轉向的不同: 有一部分畲瑤人群堅持其盤瓠信仰仍為“畲”,另一部分人群則接受儒家的禮儀,轉為客家人,是謂畲人下山即為客也!

回覆列表
  • 1 # 灣區核動力

    客家話中含有相當多的苗瑤語詞彙,而很少有嶺南漢族常見的侗臺語詞彙。這些詞彙都是不常用的基本詞,不會是因為漢人借用苗瑤語,很可能是客家人最早的前身——古代的荊蠻族為了與漢人打交道,借用了大多數漢語詞彙,而儲存那些出現頻率不高的詞語。原始客家語並不是中原地區的漢族移民帶到南方來的,而是當地的原住民荊蠻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形成的混合語。在開始的時候,可能帶有更多的荊蠻話土語,後來受漢語的不斷影響,漢語的成分越來越多,就成了真正的漢語方言,只有少部分荊蠻土語還殘存在現代的客家話中。因此推測客家人最早的成分可能是荊蠻族,故而在客家人的遺傳結構中會有部分來自湖南、湖北的苗瑤成分。客家人的基因遺傳結構與其語言特徵相印證,提示這一民系可能是在荊蠻族的核心上不斷加入漢族移民形成的。客家話等南方漢語方言最初也可能是南方原住民語言在中原漢語不斷影響下逐漸形成的。

    客家話又稱為艾語或涯話(這裡說的涯話與粵西涯話不同,粵西涯話並非是客家話。),客家人有“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祖訓。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在分析了與客家話相當接近的浙南畲話後,指出浙南畲話不是畲族學的客家話,有可能是兩者都從湖南遷向廣東,畲族在唐代又遷到浙南,此過程中兩者都學了中國的南部官音。根據語言學家羅美珍、鄧曉華的研究,雖然客家方言與現代贛語方言相近,但客家方言除詞彙系統中保留了畲語的大量“底層”成分之外,其語序也明顯地受到畲族語言的影響,也顯示出其演變的瑤畲特色。

    中山大學蔡貴慶、朱偉峰等人在《廣東梅州客家人起源的線粒體遺傳學分析》一文中亦指出:“廣東梅州地區的客家人線粒體 DNA Region V 9 bp 缺失頻率為0.2174,聚類分析顯示廣東梅州地區客家人與福建長汀客家人和中國南部人群有著較近的遺傳學聯絡。”又根據臺灣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汕頭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相關基因檢測和研究,認為客家人和客家話的主體皆源於古代荊蠻,另含畲、瑤成份較高,客家人母系基因與畲、瑤等民族基本一致,在歷史形成過程中又不停混入華中漢族的父系血統。

    這裡所說的“荊蠻”是西周和春秋時期中原華夏諸國對楚人的稱呼。《詩·小雅·采芑》中雲:“蠢爾蠻荊,大邦為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有:“王子朝使告於諸侯曰:……晉為不道,是攝是贊,思肆其罔極。茲不榖震盪播越,竄在荊蠻,未有攸底。”這裡所說的荊蠻就是楚國,王子朝奔楚。又唐白居易《晉諡恭世子議》:“周之衰也, 楚子以霸王之器,奄有荊 蠻 ,光啟土宇,赫赫楚國 ,由之而興。”《公羊傳·禧公四年》:“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怗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而當時楚人也以蠻夷自居,《史記·楚世家》載:“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蠆,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又“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戰國以後,楚人的勢力開始深入湖北、湖南西部山區,約在戰國中期於當地設立巫、黔中二郡。《戰國策·楚策》記載:“楚地西有黔中、巫郡……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今湖北竹山縣)、漢北(漢水以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將白起拔楚西陵(今湖北宜城),楚地日蹙。二十一年,白起又攻陷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紀南城),殺戮頗慘,並毀掉歷代楚王陵墓,楚軍潰散,不能再戰,楚襄王遠逃淮北,楚人紛紛渡江逃入黔中郡和巫郡山區。楚襄王二十二年,秦軍攻破楚之巫、黔中兩郡,楚人乃逃入深山,與當地土著民族混居。明末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引晉人常林《義陵記》說“項羽弒義帝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可見在秦亡以後,今湖南、湖北西部的武陵山區確有大量的楚人聚居。現在在這些地區已經發現了不少戰國中晚期的楚人墓葬。至於湖南長沙等地的楚人,在楚亡以後,必然也有與當地土著民族混居的。

    西漢以後,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當地土著民族被泛稱為“武陵蠻”,是今天苗、瑤、畲和部分壯族的先民,“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東漢以後,武陵蠻屢次反叛,甚至打到了長江北岸的楚國故都,荊州刺史劉度、南郡太守李肅等皆棄城而逃。東漢政府亦屢出重兵,征剿武陵、長沙諸蠻,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就是死於征剿武陵蠻的戰事中。西晉初,於荊州置南蠻校尉,亦名護南蠻校尉,管理荊楚土著民族,是為荒服。至南朝劉宋時,“宋民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使武陵蠻聲勢更為壯大,“戶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險,居武陵(郡)者有雄溪、褭溪、辰溪、酉溪、舞溪,謂之五溪蠻”,“種眾特繁,依深傍岨,充積畿甸,咫尺華氓,易興狡毒,略財據土,歲月滋深”。劉宋時巴東、建平、宜都、天門四郡蠻為寇,諸郡民戶流散,百不存一,荊州為之虛敝,“自元嘉將半,寇慝彌廣,遂盤結數州,搖亂邦邑”,宋文帝“於是命將出師,恣行誅討,自江漢以北,廬江以南,搜山蕩谷,窮兵罄武,繫頸囚俘,蓋以數百萬計。至於孩年耋齒,執訊所遺,將卒申好殺之憤,干戈窮酸慘之用,雖雲積怨,為報亦甚。”(見《宋書·夷蠻傳》)殺戮之慘,於此可見。

    迫於劉宋政府“搜山蕩谷,窮兵罄武”的軍事壓力,武陵、長沙諸蠻大批南遷。或向西南,入貴州,形成後來的苗、僮(壯族先民之一種)族群;或向東南,入江西,形成後來的瑤、畲等族群;仍然留居武陵山區的,後來形成苗族之先民。與武陵、長沙諸蠻混居的楚人後裔亦隨之播遷,進入江西南部,就形成客家先民。

    據史書記載,唐末流寇黃巢所部征伐嶺南,先入江西,破吉(今江西吉安)、虔(今江西贛州)等州,後又經大庾(今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走梅關古道,對章江沿線大規模燒殺擄掠,迫使江西南部的客家、畲、瑤等先民逃入贛閩粵三省毗鄰山區“完壘自守”,在當地形成“無山不住客,無客不住山”的遊耕局面。南宋末年,為了躲避元軍,又有相當數量的南宋遺民和宋軍殘部退入贛閩粵毗鄰山區,混入客家先民中,這在贛閩粵毗鄰山區各地方史志中都有記載。清雍正以後,由於生齒日繁,客家先民開始大量走出贛閩粵毗鄰山區,向四方遷徙,甚至遠涉重洋到達海外。

  • 2 # -洛林

    我是贛南客家人,我本也不屑回答,題主純屬找罵,所以他也匿名了。但是發現題主拿《平和縣誌》來聊天,我就順手一駁,以正視聽。

    首先我就針對題主所例《平和縣誌》來說話。平和什麼時期設縣的大家知道不?——明正德年間!王陽明先生給設定的!這時客家在此已經生活多久了你造嗎?第一批客家人早在秦朝就過去了。衣冠南渡又一大批。我再舉個栗子,第一批深圳人就是客家人,早在宋元時期就遷徙到那去了。客家人都一直到海邊了。你拿明朝才設定的一個縣的縣誌來跟我聊客家人的由來?

    後面比較長所以我先說結論:您還別說明朝,就今天在我們身邊還有畲族,他們並沒有消失,漢化是肯定的。但是你要記住,漢化的畲民就叫做漢人,不叫客家人!除了我們這畲民鄉以外,本地漢化過來的一些大姓確實來源於畲,但是他們身份證是漢,他們自己也認可是漢人。但他們不會叫自己客家人,他們也不是客家人。他們就是漢化的本地人。

    但是我再說一句老話“華入夷則為夷,夷入華則為華”,到今天這句話照樣適用。我們漢民族靠的不是血統,而是華夏文化的認同。我也不是說證明我客家人漢血統多純就值得驕傲。不管客家人也好,今天漢化的“本地人”也好,您那北方、中原混點兒五胡血的也好!大家都是漢人,我從小生活在那裡,大家生活方式、習慣、文化、思維都是一樣的。再放大之,56民族,大家都認同大中國,大家也就都是一樣的,漢人也不見得多出一隻手一隻腳來。

    總之漢人就是漢人,都是中中國人。但是您非要皮一下、聊血統,我就跟你聊五胡亂華,我就跟你聊衣冠南渡,我就跟你聊客家人的漢人血統是現存最高的。有意思嗎?血統高又怎麼樣?高考給加分嗎?稅率更低嗎?工資更高嗎?

    我再稍微聊一下平和縣的由來,明正德年間,我們的王陽明先生,在巡撫南贛汀漳的任上,掃平了在閩粵贛交界地區長期為患的山賊。(或者你們說起義也可以)這是陽明先生平生最大的戰功,彪炳史冊!當時這一塊匪患已經嚴重到什麼程度了:一個外國傳教士就到達過閩贛交界的地方,回去後在他的筆記裡寫到那裡,說大明朝腹地居然有一個“獨立王國”。比如這個和平縣原來的地盤,賊首池仲容就自稱“金龍霸王”,而我們贛南最大的賊首藍天鳳(畲民)就號稱“盤王”。——他被王陽明消滅後,他的地盤新設為崇義縣,跟平和一樣,都是王陽明平亂後奏請設立的。這一段歷史,大家可以去找王陽明剿賊的這一段歷史來了解,我不再贅述。

    也就是說那一段時間北方漢人,新的客家人繼續遷入,加上原有客家人以及本地畲民,或者混居的人,人口也不斷繁衍增長。很多地方繼續被開發,但是朝廷在這裡的統治卻沒有跟上,在王陽明平定這裡以後,藍天鳳的山寨總部,直接設立為一個縣的縣治所在。而“金龍霸王”池某的地盤,就設立為平和,可想而知當時這裡存在多大區域的統治真空。

    所以說所謂《和平縣誌》這裡記錄和論述的是,正德年以後,客畲相處及互相影響,一部分畲民漢化的一個過程。即使這位教授引用這本縣誌,他有沒有想過,哪怕在贛南建立赫赫戰功的王陽明先生,在這裡也不過短短數載,一個縣令往往幾年也就調走了,一本官方縣誌,對於地方的認識能有多深?加上一些族譜,一些孤證,就要顛覆客家人起源的共識?

    我從小認知的,我們這大致就三種人,客家人,本地人,畲族人。這個“本地人”也是漢族,但不是客家人。我不是研究人口的,這個“本地人”是最早的漢移民也好,是客畲混也好,是畲轉漢也好,我也從來沒有質疑過他們漢人的身份,他跟我們所有漢人並沒有任何區別。至於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帶著族人走向各地,走向世界的,不同化別人就不錯了,不可能說別人混進來,把客家人給同了,把族群、文化、血統給取代了、想想都是不可能的。很可笑和無知的想法

  • 3 # 天台孤客

    客家人其實是真正的嶺南百越土著。由於秦統一後,漢族人不斷入侵,他們生活的空間不斷縮小,被逼逃到山上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百越土著不斷被漢化,但他們生活的地方也基本固定下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統治者實行海禁,把沿海50裡變成無人區。那些生活在海邊的人被逼向內陸轉移,結果生活在山區的土著只能向北走,遷入江西(這裡要說明一下,客家人的遷移路線是由南向北的)。由於難民眾多,江西人開始排斥,把他們稱為客家人(這就是客家人名稱的來由,清朝以前,史書從無客家人這個名稱),要求朝廷驅逐他們。

    到了清朝中期,滿人的統治力開始減弱,民間才出現尋根問祖的熱潮,但經過多年的戰亂,又有誰能說得出祖宗的來龍去脈呢?所以只能胡編,但不管怎麼編,祖宗必須是顯赫的名人。

    北方人如何我不知道,但編寫族譜在我們廣東是最隆重的。客家人也乘這個熱潮,藉助“客家人”這個詞,洗掉他們認為是恥辱的“土著”這個名稱。可有誰能在歷史記載中找到客家人從中原遷移來廣東的記錄呢?

    我認為,土著絕不可恥。做主人不好嗎?清朝時期這樣做,我認為可以理解,但現在中華民族已成一統,大家都是平等的。難道你的祖先是從中原來的就比我們高一等嗎?

    客家人是土著還是從中原遷移來的貴族,很多學者研究過了,其中也包括客家學者,但誰也沒有辦法證明這個傳說是真的。傳說就是傳說,那不是真的歷史。

  • 4 # HuiNanHistory

    客家人是百越人嗎?

    事實上,如果你瞭解“客家”這個名字的來歷,就會發現所謂“客家人是漢化的山區土著百越人”這個說法,純屬胡說八道。

    客,這個字就已經把一切都說清楚了。客代表著外來者,與客相對的,是主。

    由此可見,“客家人”這個名字就已經暗示這些人絕對不是當地的土著,而是外來地區的移民。

    關於客家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700年前。有很多來自內地的移民,來到了廣東地區,由於當時廣東的平原地區已經住滿了人,所以這些移民就搬到了山地地區。

    廣東地區的土著主要是苗、瑤、畲人,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再和外來的漢族移民結合,組成了客家的特殊文化。

    因此,他們的真實來歷與所謂的“漢化的山區土著百越人”的這個說法,其實是恰好相反的。

    中國還有客家民系的說法,也就是將廣東的漢族按照不同的文化,分成的下屬類別。客家人是以說客家話為標誌的漢族。

    至於廣東的土著族群,基本上已經被劃入少數民族的行列了。

  • 5 # 葉蟬135

    北方漢人長期和遊牧民族拉鋸戰,實力略勝北方遊牧民族,在文化語言上肯定受北方遊牧民族影響大些。但漢族在文化上碾壓少數民族的,個人認為北方漢人主體上依舊保留了漢民族文化的。

    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遭遇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文化上受南方少數民族影響肯定有,但個人認為相對於留在北方的兄弟來說要少的多。原因很簡單,漢民族在文化和軍事實力上是完全碾壓南方少數民族的。

    客家人好鬥不假,但這也是生存所逼的,當你來到一個地方,沒土地是沒法生存的,最直接的方法法就是攻佔一個村寨,搶奪他們的土地和女人,而漢族在武力上又能碾壓南方少數民族的,對付一個孤立無緣的村寨是不難辦到的。

    但個人認為,客家人是漢人,客家話是漢語的一個方言,同樣土粵人也是漢人,粵語也是漢語的方言。當然北方漢人也是漢人,他們的語言也是漢語的方言。尤其是我們客家人因為生存的原因祖上和土粵人有過矛盾,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一家人幹嘛說兩家話?別說同時漢人,就是少數民族現在也是中華大家族的成員,一家人別說兩家話啊。

  • 6 # 國病

    這是一個長期被人刻意造謠的領域。

    不得不說有些人是造謠造習慣了,或者是出於某種見不得人的目的,非常熱衷於造這個謠。不是造謠說廣府人是馬來人,就是造謠說客家人是山畲。然後又說北方漢人是胡人後代。總之一句話,漢族人不存在就對了,他們就滿意了。

    這根本上已經不是一個學術問題了,學術問題很容易解決啊。你那麼喜歡民族源流問題,那研究一下不就完了。研究一下就能看到真相,真相出來謠言也就應該停止了。然而不,持續造謠,就利用廣大人民對這方面知識不瞭解的漏洞惑眾。

    客家人也好,廣府人也罷,又或者是北方漢人。最可靠的證據是基因證據,基因會騙人嗎?不會吧。廣府人很明確就是秦人攻打南粵留下的遺民,文化上這一地區漢文化保留得最好,還附帶保留著早期羌系文化。例如大量的沙朗地名在廣東和西部、西南地區存在。這是百越?這馬來人?廣府人長得靠近越南人和壯族人,而非馬來人,這是肉眼就能分辨的。為何要說馬來人呢?因為馬來人種是一個外中國人造的謠,曾經在網路上刷屏,很多人由於無知充當了反華謠言的傳播媒介。就是說馬來人種一開始就是為了反華而炮製的。

    廣府人主體是漢族主幹基因O3,佔絕對多數,融入的一部分泰族基因O2a佔第二位。泰族基因是壯族的最重要成分。兩廣地區本身就是這麼個混居情況。而馬來人是O1,就是南逃的百越了,與O2a泰族民系是不同的。在江浙的越國就是這個基因,目前也是江浙、福建地區百越基因O1相對別的地區要多一些。這是事實啊。

    百越是什麼人?無論你查文獻,還是考古,百越是良渚遺址後裔,是夏后氏大禹族。馬來西亞、印尼人主體都是夏后氏。無非是他們逃到南島有了二次混入矮黑母系、南亞母系等情況,於是變得與我們有些差異了。馬來人丟人嗎?並不丟人,可是事實不是這樣,廣府地區的百越基因微乎其微。壯族裡也只是存在一部分而已,但壯族主幹是泰族,而且有大量漢族基因混入其中。泰族並不是百越,因為泰族屬於內陸支老三苗蠻系分支,是有蒙文化的民系。苗族自稱是蒙,泰族地區大量勐臘、勐海地名,有髮髻甚至楚人的偏髻、有交領,服飾上有與藏族一樣的橫紋。殷商時還與繞道返回的先羌在江西組成了吳城遺址。泰族舞甚至就是比劃吳字裡的夭字。而桃夭就是羌系。事實上反而滿皇族基因是O1,與馬來人一致!同時文化上也對應沿海支養豬人身份。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漢族的O3基因都是主幹,這在全世界的大民族裡是最純的。在中國,人口一千萬以上的也只有苗族、壯族與漢族是純血民族。其餘更多是混合體。滿族原本O系基因佔比也不小。問題是漢族的O3基因在滿族裡佔比快一半,而其皇族的百越基因O1比例太小,而跟隨百越基因的C系矮黑與O1加時來也只佔三分之一,這就很尷尬。因為道統上的沿海支民系比例太小,而混入的內陸支人口比例過大。當然,如果只論NO系黃種基因整體比例的話,還是算純的。

    畲族是苗瑤與繞道返回楚地的先羌混合出來的,苗瑤體系的基因佔比更多一些。羌系北三苗與苗瑤一樣都擁有O3基因,只不過苗瑤的O3與羌系的O3可以區分。苗瑤畲族當中的泰族基因部分也可以區分。

    泰族和北韓人同屬苗蠻系,但相對於苗瑤畲與羌系要遠一點,於是最早離開。苗瑤則是漢代後才整體南遷,而畲族則沒有南遷,但也沒有融入。這個情況告訴我們畲族與漢族更近。客家人遷徙確實經過畲族地區,確實也有一點畲族的苗瑤基因流入。但那是很有限的。基因檢測在那裡擺著的。

    其實黃種人是非常注重父系血脈傳承的,哪會隨便融合。北方也一樣,周秦後中原人口對於遊牧是汪洋大海,遊牧那毛三幾個人如何置換?這是不可能的。為何遊牧政權要漢化?因為自己人過分的少了。否則誰會去主動漢化,瘋了!五胡亂華尾聲的北魏也都要漢化,可想而知,其人口在北方是絕對的極少數。如果漢人都南遷了,他們瘋了要自我漢化。不符合邏輯。基因證據可以輕鬆打臉,實際上北方漢人的父系基因漢族主幹比例還更大一些。因為真正的外族都會被屠殺,而遊牧裡的羌系與漢族基因是一樣的。例如鮮卑大部分都是羌系,不僅文化能破解,而且透過室韋鮮卑的蒙古也能證實。室韋就是羌系O3,慕容也是羌系。拓跋氏逃到西南,融入當地,融入白族,顯示出白族等相關民族有更多羌系O3,這就說明拓跋氏是羌系的可能性更大了,而且也說明,那些遊牧政權很多都潰逃了,並沒有完全融入漢族。原本遊牧人口就與中原不成比例,加之當時周邊遊牧裡更多是羌系,所以也就是這麼個結果,北方漢人基因純正。實際上大鯀族的素冠也存在於鬼方里,然而歷史上西部黃種都在想辦法迴歸,於是造成了哈薩克反而現在沒多少O1百越基因了。百越自稱海薩,就是哈薩克。所以回來的很多都是黃種。

    最後說一點,別一天胡人胡人的。你要這麼說也可以,但那得先把什麼是胡人,胡人是什麼基因什麼人種搞清楚了。如果連胡人是什麼都不知道,那就住嘴吧。

  • 7 # 珍惜友愛1

    大中華有五十六個民族,以官方有效檔案為準!任何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反分裂法的一切行為,必須嚴懲!

  • 8 # 人者行無疆gg

    客家人不清楚,但是現在北方人倒是北上越人。當年從越南一帶北上的老亞洲從廣東福建一帶去了北方,然後被後來的新亞州驅趕了一批倒了關外變成了古代雜胡,後來雜胡南下成了後來的北方人!

  • 9 # 老槍與戰線

    遇到這種先下結論再提問的“問題”的時候,第一件事是看看什麼人在提。一看名字都沒有,匿名提問,這不明擺著嗎,帶節奏的,居心叵測唄。

  • 10 # keisuku2

    客家人是最典型的南方山區土著,山都木客,講土廣東話。本來要命名為梅槎民系,畲客民系,南嶺民系,他們非要自稱是客家人,並且虛構出是來自中原的純漢。客家大遷徙是假的,跟中原沒有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歷史拍攝成電影,最經典的影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