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就是愛橘子
-
2 # 扯皮妖精
我曾經也相過親,相親就是換一種方式遇見愛情。我不排斥相親,給自己多一些的遇見愛情的機會,何樂不為呢,?
有的相親物件有家人朋友介紹的,也有自己透過婚戀網站結交的。不管是哪種方式,我都積極對待,畢竟找到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目的。
別人介紹來的沒看上眼,因為人家並不瞭解你,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型別的,反正是個單身的男人就熱情地介紹給你,你看不看得上人家不管。我自己在婚戀網站認識的,一見面就奔現了。光憑相片根本沒法知道對方的整體形象,畢竟大家的照片都經過了一定的美化,或是挑出了某個角度某個瞬間的偶得,與真人存在差距。網聊也沒法真正瞭解判定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資訊看不出語氣,通話看不到表情,視屏聊天也不一定就能展現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
最終沒有相成功,不久的後來我就再一次朋友聚會中遇見了我的幸福,也算是變相相親吧。
我始終覺得,愛情沒有以最好的方式產生時,藉助外力的因素尋找,不失為一個途徑。浪漫的邂逅、一見鍾情的甜蜜幸福,誰都憧憬過吧,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假如你的愛情愛情姍姍來遲,不要乾著急,與其一個人苦苦尋覓,不如藉助其他方式尋找。相親雖然土了一點,比自由戀愛少了一些浪漫,但誰又能說得準緣分這東西呢?沒準你就是在相親這種方式中遇見屬於你的一生的幸福!
我的相親經歷(一)
哪怕是分手了,起碼還有回憶。
我對相親一開始很排斥,它就是像是一個無奈之舉,在說明我很失敗,“看,沒人追吧。” 其實,除了家人和摯友,沒人在乎你的相親。
現在,我很積極地去相親,沒有機會也去製造機會。“著急了吧?” “沒有, 我媽著急。” 其實,我也著急,只不過是間歇性的,現在,我就很淡定。順其自然就好,不能飢不擇食。
“你病了,花痴症。“ ”我病了嗎?“
第一次
2016年,秋季,哥哥朋友介紹的,哥哥後來還讓我給媒人搬了一箱紅酒送到家裡去。
上午9點左右,相約咖啡館,他在我住的小區馬路對面等著,去之前,媽媽給我用線刮掉了“鬍子“,很疼。一路上,我傻笑,就像要去演小品一樣。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伸手夠樹葉。一身黑色西服,個子很高。我們走到咖啡館,邊喝邊聊。工作、家人、愛好等。不知道怎麼結束。飲料也喝完了,我說走吧,就走了。微信上不鹹不淡地聊了兩三天,就沒有下文了。媒人勸我主動一點兒,我不要。
總結:溝通直截了當一點兒,不要猜,不要等,浪費時間。
第二次
是姐姐——我嫂子的弟妹介紹的她鄰居,沒有照片,我什麼也沒問就見了。我嫂子開車帶我和我媽一起去的。酒店,我還以為要請我吃飯呢,畢竟都來酒店了。進去之後發現一家人在一個沒有餐桌的屋子裡等我,進之前,我的大腦告訴我不要進去,但理智告訴我進去。禮貌地寒暄之後,就剩我倆,分別十分客氣地做了自我介紹,然後我很虛偽地添加了他的微信。然後就走了。
想起有一次離職,要留一個女同事的電話號碼,她說;“ 不要加了,又不會聯絡。“ 她的真誠值得學習。
總結:不喜歡家長在的相親,像兩家在找配對的豬一樣。
第三次
和單位同事一起參加了“萬步有約“的健身活動,一位其它單位的男士透過聊天群加了我,晚上約見,沒同意,影片聊天,沒同意。後來答應見了,我當時腦子一定出問題了,約我都不說請客的男生,不該見。著急戀愛使人弱智。
我本來就“心智殘疾“——大腦習慣了隨時分心,隨時拿起手機。
迴歸正題,那天早上,我吃完早餐,他在早餐店的馬路邊車裡等我,注意,是車裡。第一次見面,如果有男生在車裡等你,不要進去哦。我進去了,副駕駛,聊了工作等,把我單位門口,離開。後來,他問我:“你是不是看上我了?“ 我太傻。
總結:可以主動,但要有原則。
第四次
一個相親群,對方透過群聊加了我。以送我書籤的方式見了我,夜晚,下班後,一起走了一段約500米長的路,我就回家了。還以為是一段緣分的開始,拍下那晚的夜色留作紀念。
他推薦我一個他喜歡的閱讀軟體,我安裝後,又解除安裝了。不喜歡那種很多隻言片語的東西。慢慢不聯絡了。
總結:說見就見,當時的我確實有一顆躁動的心。
後記
不認識我的人,懷疑我還在相親,認識我的人,勸我不要挑了。相親對我來說只是認識異性的途徑,也會緊張,也會拘謹,總會平靜下來。勸我不要太挑了的人,真的對我好,不怕我生氣才這樣說的。但我要辜負你們了,如果我的堅持己見是“挑“的話。
我已經接受我相貌平平的現實,但這不能成為我對結婚草草了事的理由。也許我的目的性太強,把很多人嚇跑了,相親,為了戀愛?No, 就是為了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