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3
回覆列表
  • 1 # 澹奕

    所謂“日不落帝國”,就是領土廣闊到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有太陽照耀其領土。歷史上只有兩個帝國被稱作“日不落帝國”,一個是西班牙,另一個就是大英帝國。而這個名字也來自於西班牙的君主——卡洛斯一世。卡洛斯一世:“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七年戰爭”結束後的1762年,英國第一次自稱“日不落帝國”。然而不久之後隨著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獨立嚴重打擊了英國的雄心,很長時間內英國都沒有再說自己是“日不落帝國”。

    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的推動,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大英帝國的國力達到鼎盛。1922年,大英帝國的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里,統治4.5億人口,地球上24個時區都有英國的殖民地。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非洲、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

    不僅僅是領土,英國被稱作“日不落帝國”更因為英國在近代強大的全球影響力。當時的英國佔據全球四分之一的煤炭與一半的鋼鐵產量,是全球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被稱作“日不落帝國”也是名副其實。

  • 2 # 雲石

    眾所周知,英國是海洋時代的世界霸主。15世紀末,新航線開闢,大航海時代來臨,海洋文明正式取代大陸文明,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正規化。而在這個過程,英國脫穎而出,成為海洋時代的最大受益者,從偏居亞歐大陸西北海上的貧瘠島國,一躍成為殖民地覆蓋五大洲,影響力遍及四大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超級帝國。直到今天,說起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大家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如日中天的當下全球霸主美國,而依然是當年那個威風赫赫的大英帝國。

    當然,英國得以崛起,是借了歐系文明崛起的東風。由於搶佔了人類文明變革的先機,歐系文明在近代全面崛起,徹底壓倒農耕時代的其他同類對手——伊斯蘭、華夏、印度等傳統文明,牢牢佔據人類文明的高地。

    不過,即便歐洲崛起勢在必然,但最後成就全球霸業的是英國,這個還是多少有些詫異的。畢竟,論先機,英國並不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甚至連先行者都算不上。在它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他們的海洋之路,都走在英國前頭。論國力的話,作為在英國邁向海洋的過程中,它還面臨著西班牙、法國的強勢競爭——而這兩家的國力當時都遠超英國。甚至論商業文明繁榮程度,英國也遠不如小小的荷蘭。

    但是,最後,英國卻壓過了一眾歐洲競爭對手,成功的站到了萬山之巔。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既沒佔到風口中央,本身實力也一般般,甚至看上去頗有些土包子相的英國,會在這場瓜分世界的狂潮中,成為最大的王者?

    首先是英國的特殊地緣區位。隨著新航線的開闢,大西洋沿岸國家因著近水樓臺的地利之便,取代了Continental或者地中海國家在貿易當中的優勢地位。

    英倫三島本身就在大西洋上,所以它當然也是這一波貿易中心變遷的獲利者。但如果僅就與此,還遠不足以奠定英國的優勢。畢竟大西洋區域國家又不是它一個,葡、西、法、荷這些都是在大西洋沿岸。而且這些國家區位上相比英國更加偏南,距離新航線更近,所以按理說反而更具相對優勢。如果僅僅是因為一個毗鄰大西洋,那英國即便能獲利,最多也不過就是別人吃肉自己喝湯的級別,想吃肉,甚至成為頭號吃肉玩家,這個是不可能的。

    但是,相較於葡、西、法、荷,英國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它是一個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一道英吉利海峽,將其與歐洲大陸隔離開來,給英國帶來了天然的安全,也有效的阻斷了Continental紛紛擾擾給英國的羈絆。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歐洲大陸邦國林立,各國間地緣關係緊密,自古就是紛爭不斷,極易引發衝突。雖然隨著大航海時代開啟,向海外發展、掠奪殖民地成為主流的發家致富方式。但Continental本土的各種結構性地緣衝突並不會因此消失,相反,隨著各家實力因海外掠奪不斷增強,戰爭資源不斷豐富,而越來越有激化趨勢。無論是出於保衛國土,還是拓展勢力範圍,壓制對手,大家都有慾望,有動力跟身邊的強盜同夥火併。而地緣關係的緊密,也在客觀層面,使得這種火併更加容易,造成的傷害和影響更大。

    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這麼被耗死的。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這對伊比利亞兄弟可以說是這波人類文明變革中最先吃到螃蟹的。只不過,Continental的諸多紛爭,極大的消耗了兩國的實力,葡萄牙就不用說了,幾乎活生生被西班牙給耗死;而西班牙本身,除了在海上跟英國耗;更重要的,Continental範圍內,還跟葡萄牙、法國、尼德蘭(荷蘭)乃至於義大利等一系列國家交鋒——這種博弈,既有其實力膨脹後的天然衝動,也同時也有其作為Continental國家,為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而不得不為之舉。但不管是哪一種,西班牙也都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將從海外掠奪的資源逐步消耗殆盡。

    但英國就不同了。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地緣格局決定了,它天然帶有一定的孤立主義傾向;而且,就算英國有經營歐洲大陸的慾望,英吉利海峽的存在,在保障它本土安全的同時,也阻礙了其向Continental的影響力滲透和傳播——這一點,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表現已經十分明顯。

    當然,即便有這諸多困難,也未必完全能夠打消英國對Continental的覬覦。尤其是伴隨著海外殖民的成功,英國實力不斷增強,這種情況下,經略Continental,也未必不能成為一個新的選項。

    但是,英國如果真的要這麼做,除了英吉利海峽的阻斷外,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與英倫三島隔海相望,地緣關係最緊密的,同時也是英國向歐洲滲透最合適的第一站國家,不是別人,正是法國!

    法國是什麼實力,瞭解歐洲歷史的都知道。中世紀就是基督教世界老牌大國,在歐洲也算得上是地盤大,人口多,而且自然條件也十分不錯。隨著近代來臨,坐擁地中海、大西洋兩條海岸線的法國不僅沒有衰落,反而也跟上了新航線的東風,所以實力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同步增強,政治上也逐漸結束了中世紀的封建邦國制度,中央集權程度大大增強,在西班牙衰落後,法國更是成為當之無愧的近代Continental第一強國。

    當然,法國也不可避免的深陷Continental消耗的泥潭。不過,法國畢竟不是西班牙,其本身的地緣資質要比西班牙好的多,所以法國在Continental的種種作為,雖然也極大的消耗了其之國力,但依然沒有衰落,仍保持了極強的實力。

    這就給英國的登陸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英國要想登陸,就必須與法國正面衝突——而這對英國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客觀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緣政治格局的不利,意味著英國的Continental野望註定只能是徒勞。與其白白消耗國力而徒勞無功,還不如認清形勢,將主要精力放在海外,至於Continental,只需要均勢制衡,讓Continental維持分裂格局即可——這種程度的投入,對國力的消耗無疑要小得多。

    一道英吉利海峽,在地緣層面大大增強了英國的安全係數;而同樣是這道英吉利海峽,以及海峽對岸強大的法蘭西,又讓英國不得不打消直接登陸的戰略慾望。這種情況下,英國一方面得以專注海外,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規避Continental列強之間的消耗。為後來日不落帝國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空間。

    再次,英國自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分權制衡傳統,為英國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88——泥腿子出身的英國,為什麼能成為現代西方文明的引領者?》,英國是現代西式政治制度的先驅,分權制衡理念在英國,要比Continental其他國家貫徹的更徹底。

    這套制度下,王權受到了極大遏制。資產階級革命後就不說了,哪怕是在17世光榮革命之前,英王的權力,比起Continental絕大部分大國國王而言,也是有所不如的。

    這就給貴族和後來的資產階級崛起帶來了空間。比如同為搶掠,其他國家主要是政府主導,奪取來的物資也大多歸入政府和王室。而無論是王室還是政府,他們都不是生產主體,拿了這些財富,用處無非就是兩個——要麼就是奢靡揮霍,要麼就是擴軍征服。而這兩項,都對生產技術提升沒有用處。

    但英國不同。英國王室和政府沒有這麼大的權力和力量,所以英國的殖民擴張過程中,非官方勢力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早期,英國海上發財主要靠劫掠貨船——而主導的則是海盜,伊麗莎白一世則是跟他們合作,給他們政治庇護,發劫掠證,給他們封爵,分享收益。後來的海外殖民,無論是東印度公司,還是北美清教徒,都有著強烈的非官方色彩,王室和政府在其中的分量相對有限。

    既然海外擴張中大量依靠非官方勢力,那麼相應的,在財富分配上,王室和政府當然只能分享其中一部分而已,其他的都被那些暴發戶、資產階級所有。財富到這些人手上後,由於他們並不像王室甚至貴族那樣,有天然的政治特權,所以他們雖然也要揮霍,但同樣也會想辦法持續穩定的創造財富,將錢投入到生產行業,這樣就帶動了生產技術的進步,最終引爆工業革命,推動英國成為第一代世界工廠。

    這就奠定了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基石。僅憑殖民地掠奪和貿易,固然能聚斂起大量的財富,但只有建立起強大的工業,國家實力才有穩定的支撐。在所有的近代Continental國家中,英國的工業化啟動最早,規模最大,所以英國的實力基礎最為牢固,這又反過來,推動了英國海外殖民事業的進一步擴張。

    至於其他國家,西班牙王室將掠奪的資源揮霍一空——要麼奢靡浪費,要麼一味擴軍備戰,最終落得個山空海落。荷蘭雖然商業文明發達,但國土面積太小,發展工業空間不夠,所以也難成大器,在英國崛起後被其擊敗而沒落。

    只有法國,在這方面表現的相對好點,加上其本土的地緣資質也確實不錯,所以依然能維持強國地位。但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雖然影響力更大(畢竟是Continental大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天然要強於英國),但程度上卻並不如英國徹底,加上深陷Continental紛爭,所以雖然也能保持強國地位,但比起英國來,始終還是差了那麼一口氣。

    以上就是英國在大航海時代中笑傲群雄的原因。

    而在英國的殖民擴張中,有一個非常明顯得到特點——它是所有歐洲列強中,最不重視對殖民地消化吸收的一個。雖然英國的殖民地廣袤,但它對當地的殖民,卻一直停留在較淺的層面,只需要在上層建立統治即可,對基層並不過多幹預,甚至哪怕是在上層,它也很少追求絕對的統治地位,甚至都不追求摧毀當地本土政治勢力的統治基礎,而是隻要他們臣服,願意跟自己合作,便就滿足。總而言之,英國的殖民,更注重於攫取現實物質利益,而對土地征服興趣缺缺。

  • 3 # 三井壽Mitsui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在大陸國家竭力爭奪歐洲霸權(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時候,英國正忙於內部的爭鬥,幾乎被其他國家忽略不計,正如1640年威尼斯大使稱,"在世界各國的眼中,英國只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無足輕重"。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以全新的姿態挑戰歐洲頭號強國路易十四法國的霸權,連續投入兩場遏制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戰爭。即九年戰爭(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3),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英國在保證歐洲大陸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時,主要透過成功的海外擴張穩步壯大力量,其力量觸角大大超越了歐洲的範圍。當1740年前後歐洲大陸局勢再度出現動盪之時,英國返回歐洲再次抵制復興的法國稱霸大陸的野心。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和七年戰爭(1756-1763)中,英國與西班牙以及與法國之間的戰事都爆發於歐洲戰事開始之前,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歐洲,擴充套件到全世界。英國不僅透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丘吉爾稱七年戰爭後"英國在歐洲之外成為海上和陸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國政治家霍勒斯·沃波爾當時的評論來渲染英國顯赫的大國地位:"羅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們征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羅馬時代擴大了一倍"。

    也就是在七年戰爭勝利後的1763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不過二十年後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因此1815年徹底打贏第二次百年戰爭後,英國又開始自稱日不落帝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全盛時期,1938年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透過一戰獲得德國殖民地後,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香港、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洲、馬來亞、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耳他、新加坡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瞭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洲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洲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然而對帝國的擴張也有批評的聲音。19世紀的政治家索爾斯伯利勳爵在1861年抱怨英國每年支出150萬英鎊保衛殖民地,"僅僅滋養了一大堆軍事駐地的和一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 一家斯里蘭卡的新聞報紙引用了科爾文·R·德·西爾瓦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華人。

    但到了20世紀中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英國國力的日漸式微,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美國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國逐漸瓦解。如今,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組織--英聯邦以取代大英帝國。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離婚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