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八個月,還不能獨立坐穩,有沒有必要坐學步車,學步車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5
回覆列表
  • 1 # 王榮輝快樂育兒

    寶寶任何月齡段都沒有必要坐學步車。

    我們仔細想想學步車帶來的用途,讓孩子直立坐在一個由塑膠板環繞的吊帶裡,即便孩子怎麼橫衝直撞都不會受傷,大人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但代價卻是大大破壞孩子自身的發育,包括:髖關節、骨骼、脊椎、平衡能力、空間感、身體感知等,而這些方面受到的影響,直接關係到孩子日後的空間方位感(例如:容易走路摔跤、撞傷、迷路、老是頭部受傷)、四肢協調性(例如:學各種運動或舞蹈時總是容易做錯動作或慢半拍、搶拍、手腳不協調、反應錯誤)、專注力(容易走神、容易犯困、容易亢奮卻難以平靜、遇挫折容易放棄)、學習能力(動手解決問題能力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難、容易丟三落四)。

    寶寶在不同月齡段,運動能力的發展有不同的參考及標準,8個月大的寶寶,更重要的運動是爬行。爬行時,寶寶能透過自己的感官進一步瞭解外界,例如爬行時幫助眼睛聚焦以及觀察身邊景物的移動,自己與目標物的距離從遠到近;循著聲音的來源爬行,寶寶越爬越感覺到聲音離自己越近越清晰越響亮;爬行過程中,小手小腳直接接觸著地面,幫助ta瞭解自己身處的是怎樣的環境,例如地面是軟的還是硬的,沿途都有什麼感覺;更重要的,是爬行本身是個全身交叉協調性的動作,這也就意味著是大腦對身體四肢的控制,一旦過程中遇到危險,寶寶都能馬上察覺到,透過調整身體動作來改變方向而規避風險。由於沒有任何阻擋,寶寶在爬行過程中,清楚自身與身邊物體的距離,自己動作的時間與距離的匹配,都會幫助寶寶的大腦更好地感知自己與外界的關係。這樣成長的寶寶,將更聰明、身手更敏捷、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更強。

    而這些,都是學步車所給不到的,這樣一對比,你還會認為使用學步車是有必要的嗎?

  • 2 # 琛琛媽咪

    建議不要給寶寶用學步車。學步車很早就被拉入寶寶用車的黑名單裡了。

    2011年衛生部發布的《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建議不要使用嬰兒學步車。學步車的危害

    1、速度太快,容易跌倒,容易發生各種傷害事件。

    學步車的輪子給了寶寶很好的助力,寶寶稍微動動,就能快速移動。父母即使看到危險,估計連阻止的時間都沒有。一旦從樓梯翻下來,受傷的就是孩子的頭部。

    2、輕則影響寶寶正常走路姿勢,重則足關節變形。

    學步車坐墊比較高,寶寶基本都是踮著腳尖在移動,都是腳尖在用力的,這樣會使足關節變形,形成趾外翻,扁平足。

    3、發育遲緩,不利於協調運動發展。

    7個月8個月的寶寶是練習爬行的,丟在學步車裡限制了寶寶的活動自由。寶寶是靠手去探索世界的。手眼協調,手眼足協調的練習完全無法完成。

    中午下班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帶了兩個寶寶,其中一個小寶寶就是坐在學步車裡。她在前方,拍手呼喊寶寶往前移動。當時,我就心裡一驚,“這車不是早不讓用了麼。”

  • 3 # Vera育娃

    1.影響孩子運動能力與智力發育

    研究顯示:使用學步車寶寶智力發育檢測分數要低於沒有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常規寶寶是透過抓握,敲打,踢蹦等學會認知物體,自由探索有助於孩子智力發育,但學步車會限制孩子活動自由,剝奪孩子學習機會,從而影響孩子運動能力和智力發育。

    2.學步車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

    學步車不但不能促進寶寶的運動發育,反而會使寶寶的運動發育延緩。並且研究調查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沒有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在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世間上都要晚一些,用學步車時間越久,運動能力延遲越為明顯。

    3.很容易受傷

    因為學步車有底輪,最快移動速度可達一米,而寶寶通常是好動的,一般都是頭部佔比較大較重,並且頭部是沒有固定的,只要寶寶想的話,隨時是可以把頭伸在外面的,缺乏保護,及其容易撞到桌子椅子等,並且路面如果有不平還容易翻車。

    4.容易迅速進入危險地帶

    因為移動速度較快,所以經常在大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就進入了危險地帶(比如:利器,火爐,熱水等...)。

    5.容易感統失調

    使用學步車會使寶寶身體平衡力和肌肉協調能力變差,手腳笨拙,靈活性較差等。

    6.容易形成異常的腿部和走路形態

    如:只用腳尖走路,八字腳,和腿部彎曲畸形,例如O型腿等。

    寶寶使用學步車必須滿足的條件:

    頭部支撐力足夠。能夠獨立坐起,以及腰椎能挺直。自己能獨自站立和扶著物品走路。

    使用學步車注意事項:

  • 4 # 琛寶媽咪

    8個月的寶寶不建議使用學步車,儘量在10個月以後再給寶寶使用學步車比較好,不然容易造成寶寶o型腿或者x型腿的可能。寶寶過早使用學步車,寶寶的步伐就不能同步於學步車的速度,這時候容易對寶寶腿的發育有所影響。在給寶寶選擇學步車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學步車不帶過高,不然寶寶腳尖著地,會影響寶寶走路,平時也不宜過早讓寶寶坐學步車。

  • 5 # 粵西素素

    8個月寶寶這個時候身體的骨骼已經有一定的發育,所以是能坐學步車的,這個時期的寶寶可以藉助學步車開始學走路。但是8個月以前的寶寶如果坐學步車走路就有點早了,寶寶可能會造成腿部不適的勞累現象,對寶寶腿部發育是不利的。

  • 6 # 愛吹彩虹屁的雪兒媽媽

    你好,不建議給孩子使用學步車的!

    原因如下:學步車容易造成意外傷害。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被很多家長認為是安全的,但其實給孩子帶來的是活動受限、翻下樓梯等情況。並且在世界範圍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家長一定要警醒。早在2001年美國兒科協會(AAP)就釋出了關於嬰兒學步車的研究報告,指出了學步車造成的傷害和死亡事故,因此AAP也建議禁止學步車的生產和銷售。另外,學步車已經被證實並不能幫助孩子更快地學會行走,反而會改變孩子自己本來的學習軌跡,阻礙運動協調能力的成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沒有好處反而有害處。

    為什麼學步車會帶來這麼大的傷害呢?

    學步車給了孩子和他年齡、危險意識不相稱的速度和空間,是造成各種傷害的原因。學步車的車輪使還不會走路的孩子能輕易地以較高速度移動(速度可以超過1米/秒),然而這麼大的孩子對危險沒有多少意識,也不會自主控制車子,隨時可能朝危險的地方衝過去。絕大多數學步車都沒有制動裝置,即便有,孩子也不會使用。有些家長覺得只要自己看好了就不會有事,而事實是速度這麼快即便家長一直在監視也可能反應不過來,美國的統計發現69%的相關學步車意外都是在大人看護下發生。更何況很多家長就是抱著省力省心的想法才給孩子用的,把孩子往車裡一放就走開了,風險就更大了。

    根據美國的資料,從樓梯上摔下造成的外傷佔了學步車相關傷害75%以上,很多都是頭頸部的外傷,包括顱骨骨折,顱內出血等等,而且幾乎所以的嚴重外傷都是這種方式造成的。

    學步車真能“學步”嗎

    孩子在學步車裡身體靠坐墊支撐,行走時候主要依靠足尖滑動,“站立”和“行走”的模式都不同於真正的走路,這樣的運動也很難說能對學走路產生什麼正面作用。甚至還有一些研究顯示,學步車可能對孩子的運動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步車可以幫助孩子早點學會走路,促進發育,但事實上也並不如人願。

    對孩子有害無利的學步車,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家庭使用

    一方面是宣傳不足,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學步車的危害,另一方面學步車確實也給父母帶來了方便。即便是在政府禁用後,加拿大有孩子的家庭中有學步車的還是佔到了21%。由此可見,嬰兒的輔助行走工具還是有很大的現實需求。如果要用的話可以選擇學推車。

  • 7 # 愛吃糖的大白牙

    7、8個月正是寶寶練習滾、爬的最佳時機,坐上學步車,行動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練習的機會減少了;由於憑藉學步車,孩子在家裡可以移動自如,滾、爬對寶寶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於缺乏興趣和練習,孩子運動的發育受到一定的影響。

      學習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協調,學步車前面的安全大托盤,擋住了孩子的視線,寶寶看不到自己走動的腳,不瞭解自己何以走動。學步是需要花“力氣”的,但由於有車輪的滑動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隨車滑動而“行走”,依靠學步車寶貝很容易從坐椅上站起來,缺乏真正的鍛鍊,自然不利於孩子學站練走。

    學步車是讓父母偷懶、孩子吃虧的東西,最好不要讓寶寶用學步車。將寶寶放在學步車之內,孩子因為腰部、胯部均被保護得無需用力並且錯過了1週歲前的爬行期

    另外,實在沒必要讓寶寶學走路那麼早。孩子生長髮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1週歲時會站立或獨立行走;一歲半時會獨立行走。幫助孩子鍛鍊,要按規律順其自然,不能操之過急。

  • 8 # 阿東在東莞

    誰家孩子要晚走了一兩個月,不僅家長自己擔心,還面臨著各種關心:“你家寶寶還不會走啊?是不是缺鈣?”“要不要去醫院檢查下?”還有各種指導:“得多用學步車,滑著滑著就會了。”“多補補鈣,腿才有勁,可是早點學走路好不好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對孩子進行訓練的時候不是替孩子著想,而是啟發孩子原動力。如果孩子能坐著不走,能躺著不坐,那他怎麼上學呢,那不可以。這時候要激發起他的願望,孩子要有能力才能有願望,如果渾身肌無力怎麼能有願望呢,所以肌肉有力是來自於他的動力和需要,當孩子的視野非常的豐富多彩,引發起他那種該求知慾和那種要去的慾望。所以不要過度保護孩子,過度保護首先是幫他做事情,其次是抱著他太多了,還有就是永遠不放心,另外就是限制活動範圍。走路會影響到孩子思維的發展、智力的發展和他將來對環境的適應和學習能力。以上是個人見解希望對寶爸寶媽們有所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猛龍隊能殺入nba總決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