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爺爺的成功對我的啟發
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情,想達到什麼樣的道德境界,想實現一種什麼樣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這就是一個人的理想。這種理想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具體體現。人擁有了理想和抱負,才會有具體的奮鬥目標,才能調動自己的潛能、克服種種困難,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
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農科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是馳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1987年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教科文科學獎,1999年11月2日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
少年時的袁隆平,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農藝師。從農學院畢業後,他開始了育種研究。
然而,使袁隆平鐵下心來搞雜交水稻研究的卻是1960-1962年中國連續3年遭受罕見的自然災害,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無數的農民被活活餓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種深沉的責任感,他立下志願:我一定要想辦法讓農民多打糧,擺脫飢餓!
確定了志向之後,然後就是選擇突破口。他最初拜倒於米丘林、李森科的門派之下,但是經過實驗和思考後,他覺得他們的理論太空洞、太教條。於是,在一位老前輩的啟發下,他開始對孟德爾的雜交優勢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袁隆平下定決心,“改變方向,搞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
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在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但是均未能達到水稻雜交優勢的目的。他認真地翻閱前人實驗的各種記載,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
第二步,找到一種特殊水稻品種作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給母禾授粉,使其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徵,即不育系;
第三步,選擇一個稻種與不育系雜交,使其後代恢復生育能力,叫恢復系。
三系配套,便可制種。
在目標確定後,袁隆平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
為了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株,他獨自在田野裡尋了半個月;為了尋找遠緣品種,他與助手遠上天涯海角,每天在野外奔走。得到了不育株,又需要授粉、澆水、觀察,精心照料,忙碌半天有時只能獲得幾顆種子。在短短6年多的時間裡,他就嘗試了2000多個栽培稻品種的雜交實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文革期間,他雖然沒有蹲“牛棚”,但是愚昧和嫉妒編制的厄運卻他無法擺脫的。一次,他從家裡返回學校,發現實驗田裡的秧苗一根不剩地被人拔走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他絲毫也不灰心,反而加強了他把實驗搞好的願望。
為了育種,10年中只在家中過了3個春節;然而最遺憾的是,父親死前也沒能和他見上一面。
天道酬勤,在其他農業研究機構和同志們的協助下,中國秈型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這一品種在短短的幾年內,為國家增產糧食2120億斤。它作為中國第一項出口技術轉讓給美國,比當地的良種增產37%;日本、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國相繼引進實驗,增產都在20%以上。袁隆平成為人類綠色革命的使者。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於他濟世的樸素的思想,在這種樸素的思想支撐下,才有了他投身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的志向,才有日後秈型雜交水稻的研製成功,實現了為中國、為世界增產糧食的美好願望。
袁隆平爺爺的成功對我的啟發
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情,想達到什麼樣的道德境界,想實現一種什麼樣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這就是一個人的理想。這種理想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具體體現。人擁有了理想和抱負,才會有具體的奮鬥目標,才能調動自己的潛能、克服種種困難,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
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農科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是馳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1987年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教科文科學獎,1999年11月2日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
少年時的袁隆平,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農藝師。從農學院畢業後,他開始了育種研究。
然而,使袁隆平鐵下心來搞雜交水稻研究的卻是1960-1962年中國連續3年遭受罕見的自然災害,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無數的農民被活活餓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種深沉的責任感,他立下志願:我一定要想辦法讓農民多打糧,擺脫飢餓!
確定了志向之後,然後就是選擇突破口。他最初拜倒於米丘林、李森科的門派之下,但是經過實驗和思考後,他覺得他們的理論太空洞、太教條。於是,在一位老前輩的啟發下,他開始對孟德爾的雜交優勢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袁隆平下定決心,“改變方向,搞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
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在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但是均未能達到水稻雜交優勢的目的。他認真地翻閱前人實驗的各種記載,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
第二步,找到一種特殊水稻品種作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給母禾授粉,使其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徵,即不育系;
第三步,選擇一個稻種與不育系雜交,使其後代恢復生育能力,叫恢復系。
三系配套,便可制種。
在目標確定後,袁隆平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
為了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株,他獨自在田野裡尋了半個月;為了尋找遠緣品種,他與助手遠上天涯海角,每天在野外奔走。得到了不育株,又需要授粉、澆水、觀察,精心照料,忙碌半天有時只能獲得幾顆種子。在短短6年多的時間裡,他就嘗試了2000多個栽培稻品種的雜交實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文革期間,他雖然沒有蹲“牛棚”,但是愚昧和嫉妒編制的厄運卻他無法擺脫的。一次,他從家裡返回學校,發現實驗田裡的秧苗一根不剩地被人拔走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他絲毫也不灰心,反而加強了他把實驗搞好的願望。
為了育種,10年中只在家中過了3個春節;然而最遺憾的是,父親死前也沒能和他見上一面。
天道酬勤,在其他農業研究機構和同志們的協助下,中國秈型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這一品種在短短的幾年內,為國家增產糧食2120億斤。它作為中國第一項出口技術轉讓給美國,比當地的良種增產37%;日本、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國相繼引進實驗,增產都在20%以上。袁隆平成為人類綠色革命的使者。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於他濟世的樸素的思想,在這種樸素的思想支撐下,才有了他投身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的志向,才有日後秈型雜交水稻的研製成功,實現了為中國、為世界增產糧食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