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透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軍事 在軍事上,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戰績很彪炳的朝代。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唐朝統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據的中國。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時又遠征東西兩突厥,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打敗日本援軍,又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民族征戰。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制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這些戰績的基礎。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結果唐朝在怛羅斯戰役戰敗,中國的勢力從此退出中亞。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和胡化。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雜種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破壞導致府兵制改為徵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亂中,臨時代府兵制而起的擴騎並不能抵禦與節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軍事上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的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昭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勳之變。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依然未平息。經濟 1.貨幣 唐王朝建立後,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 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唐朝的GDP在當時的世界為348億美元,佔世界GDP比重:58% 2.戶口 戶口是封建王朝賦稅基礎。650年唐朝統計戶380萬。705年達到615萬戶,3714萬餘口。到了開元盛世740年,戶841.2871萬,口4814.3609萬。安史之亂前一年的754年,戶達906.9254萬,口達5288.0488萬。安史之亂時期760年戶193.3174萬,其中不課戶117.4592萬,口1699.0386萬,其中不課口1461.9587萬。唐朝後期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資料難以信任。基本上在三、四百萬戶。 3.賦稅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一貫=一緡),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4.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巖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鬥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鬥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5.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製茶業。文化藝術和宗教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北韓、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儲存這些佛經。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外交 唐朝政府對外推行的是比較開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結婚。其後還有金城公主下嫁贊普赤德祖贊,並結成聯盟,和同為一家。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吐蕃。822年,唐蕃會盟,劃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會盟碑現在還儲存在拉薩的大昭寺。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科技: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透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軍事 在軍事上,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戰績很彪炳的朝代。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唐朝統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據的中國。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時又遠征東西兩突厥,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打敗日本援軍,又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民族征戰。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制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這些戰績的基礎。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結果唐朝在怛羅斯戰役戰敗,中國的勢力從此退出中亞。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和胡化。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雜種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破壞導致府兵制改為徵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亂中,臨時代府兵制而起的擴騎並不能抵禦與節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軍事上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的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昭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勳之變。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依然未平息。經濟 1.貨幣 唐王朝建立後,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 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唐朝的GDP在當時的世界為348億美元,佔世界GDP比重:58% 2.戶口 戶口是封建王朝賦稅基礎。650年唐朝統計戶380萬。705年達到615萬戶,3714萬餘口。到了開元盛世740年,戶841.2871萬,口4814.3609萬。安史之亂前一年的754年,戶達906.9254萬,口達5288.0488萬。安史之亂時期760年戶193.3174萬,其中不課戶117.4592萬,口1699.0386萬,其中不課口1461.9587萬。唐朝後期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資料難以信任。基本上在三、四百萬戶。 3.賦稅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一貫=一緡),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4.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巖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鬥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鬥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5.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製茶業。文化藝術和宗教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北韓、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儲存這些佛經。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外交 唐朝政府對外推行的是比較開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結婚。其後還有金城公主下嫁贊普赤德祖贊,並結成聯盟,和同為一家。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吐蕃。822年,唐蕃會盟,劃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會盟碑現在還儲存在拉薩的大昭寺。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