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根據您的敘述,身上起紅色血點一般是面板受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面板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凍,受辣等面板就會出現紅色血點 ,不用太擔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就應該到醫院去就診,因為極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床意義有很多,比較複雜. 血常規主要是檢查血液方面的問題,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關引起紅色血點的慢性 疾病. 建議您還是要找醫生或專家看看, 可能會解釋的更清楚,權威. 功能性子宮出血與您的面板上有許多小血點沒有多大關係,它常表現為月經週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這類方面.給您提供幾種常見的月經不調的食療方如下: 1.黑木耳紅棗茶: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黑木耳紅棗共煮湯服之。每日1次,連服。功能補中益氣,養血止血。主治氣虛功能性月經出血過多。 2.濃茶紅糖飲:茶葉、紅糖各適量。煮濃茶一碗,去渣,放紅糖溶化後飲。每日一次。功能清熱、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3.山楂紅糖飲: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衝入紅糖,熱飲。非妊娠者多服幾次,經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調經,主治婦女有經期錯亂。 下面的僅供您參考,對照.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床意義 一、血液一般檢查: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採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 英文縮寫 佔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1(0~1%) 淋巴細胞 L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M 0.03-0.08(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藥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106個/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二、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迴圈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根據您的敘述,身上起紅色血點一般是面板受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面板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凍,受辣等面板就會出現紅色血點 ,不用太擔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就應該到醫院去就診,因為極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床意義有很多,比較複雜. 血常規主要是檢查血液方面的問題,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關引起紅色血點的慢性 疾病. 建議您還是要找醫生或專家看看, 可能會解釋的更清楚,權威. 功能性子宮出血與您的面板上有許多小血點沒有多大關係,它常表現為月經週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這類方面.給您提供幾種常見的月經不調的食療方如下: 1.黑木耳紅棗茶: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黑木耳紅棗共煮湯服之。每日1次,連服。功能補中益氣,養血止血。主治氣虛功能性月經出血過多。 2.濃茶紅糖飲:茶葉、紅糖各適量。煮濃茶一碗,去渣,放紅糖溶化後飲。每日一次。功能清熱、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3.山楂紅糖飲: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衝入紅糖,熱飲。非妊娠者多服幾次,經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調經,主治婦女有經期錯亂。 下面的僅供您參考,對照.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床意義 一、血液一般檢查: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採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 英文縮寫 佔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1(0~1%) 淋巴細胞 L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M 0.03-0.08(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藥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106個/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二、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迴圈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