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 density)
(林傑)
說明林木對其所佔空間利用程度的指標。依評定密度的尺度不同,可分為株數密度、立木度、疏密度、鬱閉度等。中國通常所稱林分密度是指株數密度,即單位面積上的林木株數。林木株數的測定,可以透過標準地每木檢尺直接測得,或透過量測平均株行距間接推算求得。在航空象片上量測林木株數一般採用樣地法,即把樣地面積模板置於象片的使用面積內,藉助裝有高倍率放大鏡的立體鏡點數樣地上的樹冠數。由於單位面積的林木株數隨年齡可能有很大的變化,因此頻數本身就沒有多大價值。作為一個有益的林分密度,其株數必須經過林木大小尺寸的限制。林分結構表所列的林分結構就說明了限制大小尺寸的林木株數,但實際應用時過於繁瑣。以林木株數為基礎的、對同齡林分有效的一個密度尺度,是1933年賴內克(L.H.Reineke)提出的林分密度指數。他提出在密集的林分中,每英畝面積上林木株數的對數與平均直徑的對數之間保持著直線的聯絡。
logN=loga+blogD
式中 N為單位面積株數;D為平均直徑;a、b為引數。在對14個樹種研究分析之後得到一個經驗方程,即logN=-1.605logD+K
式中 K是依樹種而變的係數。根據這個方程確定的各樹種的相關直線稱為密度基準線。在此直線上,平均直徑10英寸時所對應的株數即為密度指數。現實林分的密度指數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SDI為林分密度指數;N10為平均直徑10英寸時的株數;ND為平均直徑等於D時,基準線上的株數;n為林分的現實株數。與密度指數相類似的相對指數很多,如日本坂口勝美的株數密度比數(以現實林分的株數佔最大密度株數的百分數來衡量林分密度)等。
吉良龍夫等人在研究林木自然稀疏時,發現林木平均個體材積或重量與株數密度之間的冪函式關係為
W=KN-a
或倒數式關係
1/W=AN+B
式中 W為林木平均個體重量;A、B常數。這一關係已成為當前人工林密度管理的基本法則之一。
(stand density)
(林傑)
說明林木對其所佔空間利用程度的指標。依評定密度的尺度不同,可分為株數密度、立木度、疏密度、鬱閉度等。中國通常所稱林分密度是指株數密度,即單位面積上的林木株數。林木株數的測定,可以透過標準地每木檢尺直接測得,或透過量測平均株行距間接推算求得。在航空象片上量測林木株數一般採用樣地法,即把樣地面積模板置於象片的使用面積內,藉助裝有高倍率放大鏡的立體鏡點數樣地上的樹冠數。由於單位面積的林木株數隨年齡可能有很大的變化,因此頻數本身就沒有多大價值。作為一個有益的林分密度,其株數必須經過林木大小尺寸的限制。林分結構表所列的林分結構就說明了限制大小尺寸的林木株數,但實際應用時過於繁瑣。以林木株數為基礎的、對同齡林分有效的一個密度尺度,是1933年賴內克(L.H.Reineke)提出的林分密度指數。他提出在密集的林分中,每英畝面積上林木株數的對數與平均直徑的對數之間保持著直線的聯絡。
logN=loga+blogD
式中 N為單位面積株數;D為平均直徑;a、b為引數。在對14個樹種研究分析之後得到一個經驗方程,即logN=-1.605logD+K
式中 K是依樹種而變的係數。根據這個方程確定的各樹種的相關直線稱為密度基準線。在此直線上,平均直徑10英寸時所對應的株數即為密度指數。現實林分的密度指數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SDI為林分密度指數;N10為平均直徑10英寸時的株數;ND為平均直徑等於D時,基準線上的株數;n為林分的現實株數。與密度指數相類似的相對指數很多,如日本坂口勝美的株數密度比數(以現實林分的株數佔最大密度株數的百分數來衡量林分密度)等。
吉良龍夫等人在研究林木自然稀疏時,發現林木平均個體材積或重量與株數密度之間的冪函式關係為
W=KN-a
或倒數式關係
1/W=AN+B
式中 W為林木平均個體重量;A、B常數。這一關係已成為當前人工林密度管理的基本法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