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水利史上,追溯到封建社會早期,由於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各諸侯國為增強自身國力建設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這些工程為中國農業的飛速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使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也保持了軍隊數量的增長。
但這些工程能稱得上“第一”的不多,而在這些“第一”中為我們印象深刻的更少。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很有抱負和作為的君主,在他當政期間,興修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提高了糧食產量,並且形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興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穿鑿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等大批農田水利工程。當時開鑿的眾多水利建築中,以龍首渠為早,它也是中國第一座地下水渠。
龍首渠是一引洛渠道,在開發洛河水利的歷史上是首創工程,建於漢武帝時期,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由於鑿渠時挖出許多骨骼化石,被當做“龍骨”,所以稱為龍首渠。不過我們振奮的不是它的歷史悠久,而是勞動人民所發明的治水技術。
漢武帝“揮師”修渠
西漢定都長安,關中是京師官吏、軍隊、百姓等以糧食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給地。西漢重視開拓西北邊疆,關中又是拓邊的基地,肩負著提供軍糧的重任。“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學家司馬遷如此評價當時關中在中國的經濟中比重。
對於具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說,他清楚地認識到關中經濟的高度發展與農田水利建設的直接關係。為了提高糧食產量他特別注重水利灌溉,他在位時修建了許多的渠道,以擴大水澆地面積,增加當地的糧食產量。其中,公元前129年,為了轉輸由關東西運的漕糧,在著名水工徐伯的帶領下,徵發幾萬名民工開鑿了與渭河平行的漕渠,長達一百公里,不僅節約了運輸時間,而且使附近的萬畝農地受益。
與此同時也展開了龍首渠的建設。大約在漢武帝元朔到元狩年間,有一個叫莊熊羆的人,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故改莊為嚴,又省去“羆”字,改名叫做“嚴熊”。他向皇帝上書,反映臨晉(今大荔一帶)人民的要求。他說臨晉的百姓願意開挖一條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聰明的漢武帝自然領會到它的重要性,當即採納了這一意見,發號讓一萬多士卒來承擔修建任務。
奇思妙想的“井渠法”
引洛水灌溉臨晉平原,就必須在臨晉上游的徵縣(今澄城縣)境內開渠。可是在臨晉與徵縣間卻橫亙著一座東西狹長的商顏山(即今鐵鐮山)。渠道穿越商顏山,給施工帶來了新的困難。
最初渠道穿山曾採用明挖的辦法,但由於山高四十餘丈,均為黃土覆蓋,洛水堤岸常常崩壞,渠開不成,水工們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發明了“井渠法”。辦法就是在地下開水渠,鑿井深數丈,使井與井之間互相串連,成為一個連環水系,使水勢互相貫通。《史記・河渠書》記載當時井渠施工法的技術要領是:“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間。”開創了後代隧洞豎井施工法的先河。
在今天洛惠渠擴建施工時,曾發現在總乾渠五號洞附近有許多交叉放置的漢柏,大約是當年施工的遺存。渠道要穿越十餘里的商顏山,如果只從兩端相向開挖,施工面較少、洞內通風、照明也有困難。若在渠線中途多打幾個豎井,這樣既可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進度,同時又能改善洞內通風和採光的條件。
井渠法無疑是隧洞施工方法的一個新創。同時,龍首渠的施工還表現了測量技術的高水平,它在兩端不通視的情況下,準確地確定渠線方位和豎井位置,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失落的水渠
經十餘年的施工,龍首渠建成。龍首渠的建成,使4萬餘公頃的鹽鹼地得到灌溉,並使其變成“畝產十石”的上等田,產量增加了10倍多。這段穿過商顏山的地下渠道長達5公里多,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地下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不幸的是渠道挖通後,由於解決不了塌方問題,終致失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井渠未加襯砌,井渠通水後,黃土遇水坍塌。
之後的唐代,著名水利家姜師度重新興建灌溉工程,“於朝邑、河西二縣界,就古通靈陂,擇地引洛水及堰黃河灌之,以種稻田,凡兩千餘頃,內建屯十餘所,收穫萬計。”姜師度不僅引洛,而且引黃河水灌溉,效益更加顯著,此後引洛灌溉相沿不斷。
龍首渠沒有延續下來,因時過境遷,留下的遺址據一些專家調查,主要有鐵鐮山人工渠槽,遺址位於今西安韓城鐵路遠志山村鐵路線北側。陽泉溝深挖方渠段,位於陽泉溝口向上至洛惠渠4號隧洞下口。1944年4月,興建洛惠渠時,在5號洞隧洞13、16、18號工作井處,挖出松柏木板及人字支架等,經考證為西漢時龍首渠遺物,在今大荔縣城西北13.5公里義井村村北。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洛惠渠承接了龍首渠的衣缽,解放後洛惠渠進一步擴充套件,灌溉面積增長至六十餘萬畝。
水渠“失落”,但所發明的“井渠法”卻未曾失落。在當時就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區仍然用這種井渠結合的辦法修建灌溉渠道,叫做“坎兒井”。中亞和西南亞的乾旱地帶也用這種辦法灌溉農田。
西漢龍首渠的井渠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它為世界水利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中國的水利史上,追溯到封建社會早期,由於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各諸侯國為增強自身國力建設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這些工程為中國農業的飛速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使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也保持了軍隊數量的增長。
但這些工程能稱得上“第一”的不多,而在這些“第一”中為我們印象深刻的更少。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很有抱負和作為的君主,在他當政期間,興修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提高了糧食產量,並且形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興建水利的高潮,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穿鑿了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等大批農田水利工程。當時開鑿的眾多水利建築中,以龍首渠為早,它也是中國第一座地下水渠。
龍首渠是一引洛渠道,在開發洛河水利的歷史上是首創工程,建於漢武帝時期,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由於鑿渠時挖出許多骨骼化石,被當做“龍骨”,所以稱為龍首渠。不過我們振奮的不是它的歷史悠久,而是勞動人民所發明的治水技術。
漢武帝“揮師”修渠
西漢定都長安,關中是京師官吏、軍隊、百姓等以糧食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給地。西漢重視開拓西北邊疆,關中又是拓邊的基地,肩負著提供軍糧的重任。“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學家司馬遷如此評價當時關中在中國的經濟中比重。
對於具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說,他清楚地認識到關中經濟的高度發展與農田水利建設的直接關係。為了提高糧食產量他特別注重水利灌溉,他在位時修建了許多的渠道,以擴大水澆地面積,增加當地的糧食產量。其中,公元前129年,為了轉輸由關東西運的漕糧,在著名水工徐伯的帶領下,徵發幾萬名民工開鑿了與渭河平行的漕渠,長達一百公里,不僅節約了運輸時間,而且使附近的萬畝農地受益。
與此同時也展開了龍首渠的建設。大約在漢武帝元朔到元狩年間,有一個叫莊熊羆的人,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故改莊為嚴,又省去“羆”字,改名叫做“嚴熊”。他向皇帝上書,反映臨晉(今大荔一帶)人民的要求。他說臨晉的百姓願意開挖一條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聰明的漢武帝自然領會到它的重要性,當即採納了這一意見,發號讓一萬多士卒來承擔修建任務。
奇思妙想的“井渠法”
引洛水灌溉臨晉平原,就必須在臨晉上游的徵縣(今澄城縣)境內開渠。可是在臨晉與徵縣間卻橫亙著一座東西狹長的商顏山(即今鐵鐮山)。渠道穿越商顏山,給施工帶來了新的困難。
最初渠道穿山曾採用明挖的辦法,但由於山高四十餘丈,均為黃土覆蓋,洛水堤岸常常崩壞,渠開不成,水工們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發明了“井渠法”。辦法就是在地下開水渠,鑿井深數丈,使井與井之間互相串連,成為一個連環水系,使水勢互相貫通。《史記・河渠書》記載當時井渠施工法的技術要領是:“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間。”開創了後代隧洞豎井施工法的先河。
在今天洛惠渠擴建施工時,曾發現在總乾渠五號洞附近有許多交叉放置的漢柏,大約是當年施工的遺存。渠道要穿越十餘里的商顏山,如果只從兩端相向開挖,施工面較少、洞內通風、照明也有困難。若在渠線中途多打幾個豎井,這樣既可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進度,同時又能改善洞內通風和採光的條件。
井渠法無疑是隧洞施工方法的一個新創。同時,龍首渠的施工還表現了測量技術的高水平,它在兩端不通視的情況下,準確地確定渠線方位和豎井位置,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失落的水渠
經十餘年的施工,龍首渠建成。龍首渠的建成,使4萬餘公頃的鹽鹼地得到灌溉,並使其變成“畝產十石”的上等田,產量增加了10倍多。這段穿過商顏山的地下渠道長達5公里多,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地下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不幸的是渠道挖通後,由於解決不了塌方問題,終致失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時井渠未加襯砌,井渠通水後,黃土遇水坍塌。
之後的唐代,著名水利家姜師度重新興建灌溉工程,“於朝邑、河西二縣界,就古通靈陂,擇地引洛水及堰黃河灌之,以種稻田,凡兩千餘頃,內建屯十餘所,收穫萬計。”姜師度不僅引洛,而且引黃河水灌溉,效益更加顯著,此後引洛灌溉相沿不斷。
龍首渠沒有延續下來,因時過境遷,留下的遺址據一些專家調查,主要有鐵鐮山人工渠槽,遺址位於今西安韓城鐵路遠志山村鐵路線北側。陽泉溝深挖方渠段,位於陽泉溝口向上至洛惠渠4號隧洞下口。1944年4月,興建洛惠渠時,在5號洞隧洞13、16、18號工作井處,挖出松柏木板及人字支架等,經考證為西漢時龍首渠遺物,在今大荔縣城西北13.5公里義井村村北。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洛惠渠承接了龍首渠的衣缽,解放後洛惠渠進一步擴充套件,灌溉面積增長至六十餘萬畝。
水渠“失落”,但所發明的“井渠法”卻未曾失落。在當時就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了西域,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在沙漠地區仍然用這種井渠結合的辦法修建灌溉渠道,叫做“坎兒井”。中亞和西南亞的乾旱地帶也用這種辦法灌溉農田。
西漢龍首渠的井渠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它為世界水利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