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風浩蕩
-
2 # 王祖蔭1
西方諸國有一種優越感,總把中國視為異類。當中華傳統文化進入西方國家時,多遭非議。不過這不盡然,不少西方學者對孔孟學說,中國古代科技,孫子兵法,,都有推崇。倒是有些中國年輕人到西方讀了幾年書,似乎被洗腦,對中國什麼都看不上眼,比如竟有人說中國(從古至今)無自創科技成就。唉,去讀讀英國學者李約瑟的鉅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吧。
-
3 # 吉月文
能夠對西方進行文化侵略的國家,現在還沒有出現。
首先看一下什麼是文化侵略。文化侵略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它一定是伴隨著軍事侵略,外交侵略,政治侵略和經濟侵略之後才進行的。以中國近代史為例。西方列強首先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這是軍事侵略。然後又利用外交手段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瓜分中國的領土在上海等地建立租界,造成國中之國,進行政治侵略。在協定關稅之後,西方的商品以極低的價格到中國市場傾銷。與此同時,西方人開始在中國開辦各類西式學堂,傳播西方人的文化觀念。西方傳教士以辦學辦醫為基礎,向華人傳播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這就是文化侵略。文化侵略一定是以軍事的暴力手段為基礎才能推進的。文化室一個社會當中最柔軟的部分,沒有暴力的扶持,不可能輕而易舉的進入其他社會。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西方歐美國家進行軍事侵略,連基礎都沒有,怎麼可能進行文化侵略?
其次,美國包括部分歐洲國家近年來反對文化侵略,實際上是對於自己失掉文化統治霸權感到擔憂。這是兩種概念,而且後者是具有正義性合理性的,美國和歐洲國家刻意的用前者來替代後者是為了給自己編造一個正義的藉口。
最後,憑藉著數百年殖民歷史根基,美國在對外文化推廣過程當中佔盡先機,不過這是一種不對等的情況。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文化交流日趨平等化。美國流行文化在國際上的獨霸地位,因此受到挑戰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美國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定的不適應是正常的。
-
4 # 閒看秋風999
文化侵略,這個詞非常刺耳;但是還有一個詞更加刺耳,那就是“文化帝國主義”。
所謂文化帝國主義,指的是帝國主義在文化方面的侵略戰爭,是帝國主義為了有利於自己的文化而創造和維護不同文明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換句話說,這是工業化國家或具有經濟影響力國家的文化霸權,決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價值和文明的標準。它通常帶有貶義。一個信手拈來的例子就是諾貝爾文學獎以及好萊塢各種獎項。
再比如,在消費領域,美國公司控制著全世界上95%的消費者”,而它銷售的也不僅僅是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牛仔褲,而是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觀,一種美國精神。
文化帝國主義源於所謂的“軟實力”。電子殖民主義理論將這個問題延伸到全球文化問題,以及主要多媒體企業集團的影響,從維亞康姆、時代華納、迪斯尼、新聞集團、谷歌和微軟,集中在這些主要的美國通訊巨頭的霸權力量。
文化帝國主義取得最輝煌成果的地區是非洲大陸。 歐洲的新老殖民統治導致了當地許多不同的文化、世界觀和認識論的消失。比如英語,法語或者西班牙語成了殖民地的官方語言。
文化帝國主義的批評者們則普遍認為,非西方文化,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文化,將會在完全暴露在西方媒體的情況下,放棄傳統的價值觀,失去他們的文化身份。
說到這裡,閒看秋風就要說一說文化多樣性。現在的中國大陸有沒有文化侵略呢?當然有。但是,大多數西方文化的元素都被中華文化所吸收消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往往看不出任何痕跡。
不如結婚時新娘子穿的的白色禮服,生日蛋糕,各級各類正式會議上男士的西裝領帶,不都是西方文化的烙印? 但是骨子裡仍然是中華文化的血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大概就是所謂文化自信吧!
回覆列表
因為他們最擅長此道、最精於此道、最勤於此道,所以才最敏於此道。
總想著害人的,一定對“被害”極為敏感,受迫害妄想,此類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