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羅廖夫

    別看印度在南亞次大陸上稱王稱霸,到處進行擴張政策,搞得各鄰國苦不堪言,但遇到自然災害時就顯得特別狼狽。據環球時報訊息稱,印度北部兩個邦遭遇了雷暴,已致至少107人喪生。其中印度比哈爾邦83人遭雷擊喪命,30人受傷。北方邦24人喪生。由於這些死者多數都是種田的農民,事關印度的糧食安全,所以悲劇發生後,印度高層都被驚動了。

    比哈爾邦和北方邦的首席部長首先宣佈,將會為每位遇難者發放40萬盧比(大約3.7~4萬人民幣)的補償。隨後印度總理莫迪更是發推特,對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並命令有關部門積極展開救援工作。

    一個雷暴致死人之間竟然引發這麼多大人物的關注,可見這事情並不簡單。要知道,印度每年因為各種自然災害的人數多達3000人以上,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被雷給劈死的。今年4月份比哈爾邦全地區就遭遇了雷暴天氣,共造成12人死亡,還有8人被雷電灼燒,不得不在醫院接受治療。

    而這些受害者大都是地裡刨食的農民,由於他們的房子都是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缺乏避雷措施,所以很容易遭遇雷擊。對於印度政客來說,農民承擔著糧食生產任務,事關全華人的溫飽,因此需要特殊對待。這次雷擊事件發生後,印度各個政府就顯得非常著急。從總理到高官一再對遇難者家屬進行安慰。這種急於撫平人心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作為政府只是給錢了事,不增加防雷措施,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無疑是在做無用功。

    面對雷暴這種自然災難,印度政府不是動員,帶領人們遠離它,而是用錢去擺平,這實在是一種悲哀。但站在印度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印度擁有13億多人口,但人均GDP只有2100美元,這點錢解決溫飽尚且困難,更別說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了。他們面對自然災難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錢了事,把所有問題都歸類成錢的問題,這是不科學也不嚴謹的。

    按照印度氣象學家的說法,區域性雷暴的形成都是受到了高溫天氣影響。印度全國各地,每年4月到8月之間氣溫異常高,最高時能達到50度。這種高溫天氣加劇了雷暴的形成。而高溫天氣又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溫室氣體引發的高溫天氣可能會使印度部分地區無法居住,甚至將會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命。

    因此印度政府應該將精力放在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方面,促進能源轉化這一問題上;雖然目前印度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設定了目標,並取得了初步發展,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只有這樣或許才能消除高溫天氣引發的雷暴氣候。

    不過,印度現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領土擴張上,似乎沒有心思去關心氣候變化,改善底層人生活條件,這對於印度百姓來說就是一種悲哀。實際上,受制於種姓制度,貧富差距等因素,底層印度人往往選擇逆來順受,至於國家大事都由高種姓人說了算。

    所以這次雷暴發生後,印度政客們說給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底層人是沒有發言權的。這種發錢的行為也為印度政客賺足了臉面,讓世人覺得印度農民似乎很受關照。只要印度一天不能變成人民的國家,無論政客們發多少錢,都是沒有意義的,也改變不了極端氣候的發生。

  • 2 # 旅行石頭記

    雷暴是雷雨天氣中雷電集中爆發的現象,每小時會爆發數百甚至數千次閃電,這些閃電不止會在空中爆發也會打擊到地面、樹木或者建築物上,如果是人站在屋外或者樹木底下,就有遭受雷擊的可能,而由於閃電的電壓非常大,通常都在1萬伏左右,電流強度也很高,人體根本無法承受閃電的打擊,所以遭受雷擊的人很可能會喪生,也可見罵人“被雷劈”也是一種惡毒的詛咒了。

    印度大部分地區位於熱帶,整個國家都瀕臨印度洋,當每年的雨季來臨的時候,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水汽進入南亞次大陸,隨著地形的抬升遇冷變成雨降落下來,在這一過程中積雨雲的形成和匯聚會積累大量的電荷,通常在降雨的時候,這些電荷就會釋放出來,於是雷電現象就出現了,如果放電現象急促和頻繁,那就是雷暴了。

    印度北方邦和比哈爾邦這場雷暴爆發得比較突然,而且規模極大,範圍覆蓋了兩個邦,不單有107人喪生,還有很多牲畜被雷擊死,一些樹木和建築物也被雷擊破壞,有專家認為這是近幾十年來世界範圍內十分罕見的一場重災性雷暴。比哈爾邦首席部長庫馬爾宣佈將會向每位遇難者的家屬提供40萬盧比(約4萬人民幣)的經濟補償,同時也將為傷者和出現損失的人提供一定的經濟或物質幫助。

    不單是印度,成為南亞地區的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這段時間也遭遇了雷暴,也都有人員傷亡事件發生。而中國也已經進入夏季,各地先後迎來降雨季節,雷暴現象在中國也會出現,十餘天前的6月13日,中國武漢地區就出現了雷暴,對這種災害性天氣應該未雨綢繆的做好預防性準備,遵守相關部門發出的安全規範和行業操作規定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豆腐如何不沾豆包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