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19853807571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又稱機械唯物主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用形而上學觀點解釋宇宙的唯物主義哲學;狹義指西方哲學史上第二種唯物主義形態,即16~18世紀的唯物主義哲學。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亦稱機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展的第二種形態。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解釋自然界和認識論問題的哲學學派。以17、18世紀西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典型。它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鬥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例如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哲學的物件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世界上除了具有廣延的物體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東西。從這一觀點出發,他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學和笛卡兒的二元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還包含某些辯證法因素。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具有四個特性,亦是侷限性:第一:機械性,它把一切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企圖用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象,甚至把人和動物都看成受力學規律支配的機器,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稱機械唯物主義;第二:形而上學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質上是不發展變化的;第三:直觀性,它對待世界、認識,都缺乏實踐的觀點;第四:不徹底性:它只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則陷入唯心主義,把精神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否認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否認事物內部因矛盾而引起的發展變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實質上是不變的,即使有變化,也不過是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沒有質變,也沒有飛躍;離開人的社會性,不瞭解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係,把認識看作是直觀的、消極的、被動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屬於社會意識的現象當成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是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隨著社會歷史和科學的發展,它被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代替。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二元論,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觀和二元論的侷限。同時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機械性又是它的一個侷限。但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是堅持唯物主義的可知論,所以不可知論並不是它的侷限。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侷限有:唯心史觀、機械性、二元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程式設計師,每天必用的軟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