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業小白1988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個大的方面:物質民俗文化,以生產、交換、交通、服飾、飲食、居住等為主要內容;社會民俗文化,以家庭、親族、村鎮、社會結構、生活禮儀等為重點;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倫理道德、民間口頭文學、民間藝術、遊藝競技等。 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徵,對中國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源遠流長絢麗多姿 中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原絢麗多姿的文化記憶。在被譽為中華文明搖籃和禮儀之鄉的中原地區,勤勞勇敢的中原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許多風尚和習俗,並代代相沿,積久而成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習俗,日常社會交往方面的通禮習俗,生育、婚喪等的人生禮俗,春節、元宵等歲時節慶習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產勞動、工商貿易、民間節會、民間工藝、民間藝術等各個方面的習俗風尚。 王全營(省社科院研究員):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兩代和西周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區。早在這個時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的禮儀制度,後來它們逐步演變為中國傳統的禮儀制度。 中原婚嫁禮俗最早出現在古代對偶婚末期和個體婚初期,至西周時期趨於完善,逐步形成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在此基礎上又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婚俗,延續至今,成為中國主要的婚俗。據考古發掘,中原地區早在兩萬年前就有了葬儀,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喪葬禮儀,併成為中國重要的禮俗。 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踩高蹺、劃旱船、玩獅子、掛燈籠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歲末守歲、過年吃餃子、拜年,元宵點燈盞,清明祭祖掃墓,端午插艾葉,七夕觀星乞巧,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並通行全國。 中原俗稱春節為“過年”或“大年”。過了臘月初八,就開始準備年貨。早在商周時代,祭灶王爺就是“五祀”之一。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王爺。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從東漢開始,中原人稱之為“除夕”,這天,家家都要包餃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戶戶都要貼春聯,這源於黃帝所創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餃子,主要取其“更歲交子”之義。拜年是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內的拜賀,初三之後是鄰里和親戚朋友之間互相拜年,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中原民間元宵節活動內容豐富,規模盛大,素有“小過年,大十五”之說。正月十五點燈盞是元宵節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動。 春節期間中原地區還有豐富多彩的踩高蹺、劃旱船、玩獅子、掛燈籠等“耍社火”。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自秦漢以後,演變成為民間傳統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併成為全國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中原地區長期為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歷來崇拜能呼風喚雨的龍神。傳說龍在農曆二月初二抬頭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這一天定為“龍抬頭節”。這一天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一來祈求龍王降雨,二來祈福消災祛毒。 祭祖掃墓是中原清明節俗的中心內容。一到清明,人們就拿著祭品到墓地燒紙點燭,祭奠先祖。清明這天,各家門頭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環。 先秦時期中原便有了端午節俗。中原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貼艾虎、懸菖蒲、飲雄黃酒等習俗,而且還流行一些消災祛病、預防瘟疫的風俗。每到這一天,人們把採來的艾葉插在門上以避邪。 [/font][/color][color=#000][font=宋體]有了人類,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與盤古神話、伏羲女媧神話、軒轅黃帝的傳說共生、共長,不斷地向周邊地區輻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徵十分突出。 張振犁(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南大學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徵。民俗就其總的特點來說,是民族文化的根。一個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徵。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媧,甚至可以推到盤古。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伏羲女媧神話傳說,軒轅黃帝的傳說,主要在中原。這些傳說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證。因此可以說,從產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華夏民俗文化之根。從發展來看,由於中原長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斷地向外輻射、擴散,又不斷地融合、吸收外來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輻射、擴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為中華民俗文化的基礎和骨幹,根文化的特徵十分突出。 孟憲明(河南省文學院一級作家、民俗學家):神話是信仰的源頭,深蘊著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識之芽。以女媧神話為代表的中原神話,就像一個巨大的根系,從中衍生出一個個古老的民俗。 我們常常視大地為母。這種深刻的地母意識,肇源於女媧的摶土造人。 漢人重土葬。強調吃土還土,入土為安。古人以為,太陽死於西天葬於大地,翌日再生而躍入碧霄,是大地母親給了它幫助。偉大如太陽尚且如此,況渺小如人乎!這也就是漢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媧神話還直接催生了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信仰和最強烈的共祖意識。伏羲、女媧、神農古稱三皇,據說黃帝時代就已經開始祭祀。今天中嶽嵩山上的三皇寨,還有在中原多處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廟及其廟會,就是此一風俗的遺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麵人的、吹糖人的民間藝人,他們所尊奉的祖師也是女媧。 女媧神話的“地母意識”彌散於民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剛生出來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讓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給孩子取名,也要帶上一個泥土的字眼。 女媧補天的“靈石意識”也同樣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徵身份,表現品德,還以玉辟邪。蓋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壘上了鹼腳,怕夜裡妖邪入住怎麼辦?拿一塊石頭放宅上,於是百鬼避匿。房牆對著大路,宅相謂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當”壘上牆壁,也就百事順遂。 女媧神話的“補天情結”還直接產生了漢民族的天穿節。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時間不一),各戶皆烙大餅一張,由家中主婦在餅上紮帶著紅線的大針一枚,然後架梯子扔到廚房頂上。民間傳說,於女媧補天的日子效法女媧補天,必能五穀豐登不降天災。 女媧神話的“地母意識”、“靈石意識”以及“補天情結”,是先民們認識世界、解釋世界並有意、無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義的精神成果,中華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識,政治上的國家意識,文化上的民族意識,情感上的認同意識,心理上的崇母意識等無不源此。它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強大的心理支撐,為民族凝聚和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強基石。 高天星(河南民俗學會副會長、鄭州大學教授):中原民俗文化還有集體性、傳承性、擴布性、變異性等特徵。 集體性:民俗在產生、流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中原民俗是中原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的流傳、完善和創新都是依靠集體的力量完成的。 傳承性:民俗文化在時間上的縱向延續過程。中原民俗產生後,為人們所承襲,具有相當的穩固性,許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換代或社會變革而立即中止。 擴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間上的橫向傳播過程。許多產於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傳向四面八方,影響了中國其他地方的民俗。如歲時節俗、一些民間文藝活動、少林武術、陳家溝太極拳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圖絡書代表什麼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