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這首詩寫的是終南山的雄偉奇觀,進入視野的,都是闊大、廣遠的景象.全詩突出主峰的巍峨宏偉、群山的連綿不斷,白雲的迅速變幻、山表的青靄多變,天氣陰晴不定.全詩具有視野宏大,氣勢磅礴的特點,正如前人所評:“是詩在開闢之初,筆有鴻蒙之氣,奇觀大觀也.”(《而庵說唐詩》)《唐詩觀瀾集》,《唐詩匯評》第318頁).這種大蘊涵著無限的佛學理氣並與“虛實結合,動靜相生”與禪學思想相吻合.其中更能體現佛教禪字隱逸思想的是最後一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此句是全詩的中心句,起點睛的作用,也是最能反映詩人內心世界的地方.於詩人思想層面來探究詩文與佛教禪字思想,單是這一句就足夠了.“樵夫”與儒、道的出世思想有莫大的聯絡.它的哲學理念已經不能簡單地用“打柴的人”來理解其中的韻味.它已經與“隱士”掛鉤,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隱士的概念等同,成為了隱士的化身.

    《終南山》全詩上部分對終南山的描寫並非僅僅因為對終南山的熱愛而去盡情抒寫,他的抒寫實質上是對最後一句作情感的積澱.終南山是歷代文人、隱士選擇歸隱的地方,詩人極言終南山的美.這種讚美與其說是對終南山景色的熱愛,不如說是對隱士生活(出世)的嚮往.“欲投人處宿”很大程度上流露出詩人要在終南山歸隱的意向(抑或說感受歸隱生活的意向).而不是單單為了住上一宿.可是這對於詩人來說是困難的.一旦選擇了入世也就意味著他要放棄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東西,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而存在,任何一個脫離現實而存在的人都是可怕的,而王維的生平也說明他並沒有完全入世.他走的是一條亦官亦隱的道路.

    王維的個人生活經歷——“人生幾許傷心事”,對於人生無常,難於把握是切膚體驗的.這樣的人生經歷,自然使人走向究天人之際的思想軌道,而這樣的情感輻射恰可在道家思想中找到精神的歸依,在山水中留戀徘徊,排遣人生苦楚,從而培養起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忘情地在大自然中作“喪我”、“無待”的逍遙遊,追求絕對自由,找回自我,珍視生命,而王維的《中南山》流露出來的卻是另一種異質,它未能達到“與田地並道生……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劉《文心雕龍》)的心理境界.它所傾露出來的只是詩人對“出世”生活的一種嚮往,而其內心十分清楚其現實中所處的位置,儘管他的內心多麼的苦悶,多麼期待脫離世道的各種束縛去追求一種超凡脫俗.他清醒地認識到入世之於他是何其的遙遠,儘管中南山——歸隱(出世)的好去處就在眼前,(甚至已經置身其中)也只得隔著河流在岸的另一邊探問對岸的樵夫——隱士.

    從此詩可以看出王維未能真正從世俗中解脫.“得了天上道心,便虛御風.”“隔水問樵夫”不只道出山的宏大遼闊,也道出了詩人在“出世”與“入世”的選擇上的迷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裝修客廳鋪地磚好還是鋪木地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