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738516596

    這裡不黑趙括,也不為他洗白,只是從秦趙兩國的實力來分析。

    只能說趙國戰勝秦國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要取得很秦國戰勝趙國這麼大的優勢是很難的。

    秦趙兩國在戰國後期確實是兩個超級大國,這個時候也只有這兩個國家可以有實力來統一,但是趙國還是明顯劣於秦國的,其實這個時候的秦趙就像冷戰時期的美蘇一樣,蘇聯就是趙國,美國就是秦國,美國的綜合實力比蘇聯強很多,但是在軍事上蘇聯是不輸美國的,趙國也是一樣,在軍事上趙國雖然沒有秦國的軍隊多,但是戰鬥能力,軍士素質不會比秦國差的,但是在其他方面來說,趙國就不能和秦國相比了。

    首先從國土面積戰略縱深,人口數量,軍隊數量這些來說,趙國是處於劣勢的。

    然後從統治階級的能力來說,趙國也是明顯不足的,雖然說趙孝成王不是昏君,但是能力和秦昭襄王相比還是差太遠了,比如前期秦國隱藏白起,中期趙國背地裡求和,秦國直接把求和的訊息放出去,讓其他國家沒有支援趙國。而趙孝成王呢,疑心太重,對廉頗不夠信任,而且啟用年輕的趙括都是一個敗筆。

    還有就是制度方面趙國也是不行,這個時候秦國已經完全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就已經確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商鞅變法算是整個歷史上最成功,最徹底的變法,他不光是在軍事上改革,而是關於國家方面的所有都有改革,土地,經濟,商業,軍隊,政治制度等等各個方面,所以秦國才會迅速強大起來。

    直接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趙國想戰勝秦國,繼而統一天下也是非常難的,其實可以看到整個戰國時期,很多次聯軍都想攻破函谷關,滅掉秦國,雖然說攻進去幾次,但是最後都是無功而返。秦國的函谷關就是秦國最大的屏障,有了函谷關,東方六國就沒有能力戰勝秦國。如果秦國戰敗,完全有能力退守河西,之後進入函谷關。邯鄲之戰敗退就是這樣的,邯鄲之戰秦國可以說大敗,但是秦國還是沒有亂,放棄河東,直接守河西,大軍在函谷關鎮守。六國是拿秦國沒有一點辦法的。而且就當是白起得軍事才能來說的話,秦國戰敗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趙國,其實趙國接手上黨不是很多人說的趙孝成王貪了那十幾座城池,而是上黨對趙國和秦國來說都是不能少的。秦國東出必須要佔領上黨,因為一旦佔領上黨,趙國就無險可守了,秦國一路東進,南下也可以滅掉韓魏。對於趙國來說更是重要,當初閼與之戰的時候,雖然說趙國勝了,而上黨還是在南韓手裡,但是秦國都能夠輕而易舉的到達閼與,趙國也是意識到秦趙兩國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天險,或者一個緩衝帶,那麼上黨就是最好的選擇,趙國有了上黨既可以阻止秦國東出,而且如果要攻打秦國,上黨也是居高臨下,以上黨為後盾西進。所以說秦趙兩國當時作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兩國國家肯定是要為上黨打一仗的。

    趙國其實一開始就沒想和秦國打一場決一生死的戰爭,廉頗一開始也只是想堅守不出,讓秦國自己撤退,所以即使秦國攻不下來趙國的陣地,那麼秦國也會全軍班師回朝的,趙國也是不敢追的。秦國不會有多大的損失,只是說上黨可能就要拱手相讓了。

  • 2 # 公子霜塵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應該不會。

    秦國先祖

    秦國原為周天子養馬的部落,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封了一塊地。卻是一張“白條”,此地實際控制權在西戎、北狄等遊牧民族手裡,經歷秦襄公、秦文公兩位先君苦心經營,開疆擴土,有了革命根據地。

    秦國崛起

    秦孝公起用商鞅實行變法。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詳細記錄了秦國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律法。

    1、田律:農業生產、山林保護方面的律法。 (1)規定農業生產:下雨和穀物抽穗,立即書面報告受雨、抽穗的頃數和已開墾而末耕種田地頃數。(2)山林保護:每年二月,不準到砍伐木材,不準堵塞水道,不準採剛發芽的植物,或捉取幼獸、卵,不準設定捕捉鳥獸的陷井。2、廄苑律:飼養牲畜的法律。(1)規定養牛:每年正月考核,成績優秀的,賞賜酒一壺,乾肉十條,免除飼牛者一次更役,賞賜資勞三十天;成績不合格的,罰飼牛者資勞兩個月。(2)牛馬死後處理:為公家放牧的牛馬,牛馬有殘廢的以及死亡的應立即向所在縣呈報,由縣加以檢驗後將已死牛馬上繳。如不及時上報造成腐爛,須按未腐爛價格賠償。

    僅從上述節選的兩條律法來看,秦國是多麼重視生產,重視糧食、牛、馬這些國家戰時戰略物資的產出、儲備和管理。以“法家治國”的秦國,像一部巨大的生產機器,每部法律是各個零件,相互配合運轉,保證為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戰爭物資。

    趙國的“胡服騎射”

    說到戰國的趙國變革,更多想到的是“胡服騎射”。

    這是趙武靈王著眼於軍事領域,增加軍事實力的變革,非秦國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主要是軍事領域“胡服騎射”,無意間促進了農耕與遊牧兩種文化的交融,抵消了趙國內部不同民族之間的對峙,形成各民族的合力,組建了一支以胡人為主的騎兵,迅速擴大了趙國的版圖。

    結論

    戰國的統一戰爭,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比的是耐力。

    秦國無疑是適合馬拉松的長跑選手;趙國經“胡服騎射”變革,軍事實力迅速增加,像個“暴發戶”,比的是爆發力,適合短跑。

    如果說趙武靈王是“開創之主”,趙惠文王是“守成之主”,到長平之戰之後的迅速衰落,蓋因沒有一套像秦國完備的制度支撐戰爭,後面的三位君主還不給力。

    長平之戰,正是趙孝成王鼠目寸光,貪圖上黨郡,重大決策失誤,提前將禍水引向趙國,又犯了兵家大忌臨陣換將。秦趙兩國的態勢,像地勢一般西高東低,秦國這座水庫終將淹沒趙國的土地。趙括是替罪羊,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即使換做廉頗,趙國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 3 # 熊貓也愛歷史

    如果沒有趙括,趙國會是什麼情況,要麼繼續任用老將廉頗,那就意味著繼續和秦國在長平對峙,繼續採用消耗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最後和秦國兩敗俱傷,都被戰爭消費大量國力,那麼就看那個國家恢復的快,顯然是秦國.

    1.秦國在秦惠文王是統一了巴蜀之後,人口和國土都大大增加,也就意味著更多兵源和兵糧,這個顯然是趙國所不具備的。

    2.然後就是看戰爭的動員能力和戰爭意志,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都開動起來了,軍功和人頭有了明確和直接的關係,每個士兵都有奮力殺敵的慾望,史書記載這個時候秦國是“勇於公戰,怯於私鬥”,所以這個時候秦國從上到下都渴望戰爭,而趙國雖然是經過胡服騎射的改良後,作戰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趙國國內農業水平落後,公族勢力強大,戰爭潛力顯然比不上秦國,另外秦國當時是秦昭襄王,本身就是雄才大略,而且秦國當時的目標就是統一六國,而趙國當時是剛剛僅僅當上五年趙王的年輕的趙孝文王,戰爭決心顯然不如秦王。

    3.最後,看國際環境,趙國身處中原,和多國接壤,當趙國長平戰敗後,燕國還想著要沾點便宜,可想其他國家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國際環境來看,秦國要好一點。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換一個其他將領主動出擊,結果和趙括類似或者繼續採用廉頗的戰術,結國上文已經分析了

    再退一步假設,趙國慘勝,威震六國,那立馬成為六國的攻擊目標,而趙國又沒有想秦國一樣的險要的關隘,必然很難抵擋,而且看看後來趙國的君主德行,沒一個有雄心大志的,不把趙國的家底敗玩就不錯了,所以總結一下,趙國很難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即使勝利,也沒法統一六國。

  • 4 # 所言廢墟

    有時候歷史的走向似乎具有很大偶然性,然而當歷史走過之後我們回頭看,會發現偶然之中更多的是其必然的成分。

    正如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寫道,殺神白起戰功顯赫世人敬仰,趙括兵敗落個紙上談兵的罵名,這麼一罵就是兩千餘年。我們若稍加研究就會發現,縱使不是趙括,馬括、劉括也一樣無法挽回的長平之戰的敗局。

    因為兩國戰爭從來都不是雙方將領之間個人能力的比拼。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軍隊後方的朝廷和國家的實力。

    有了這個思路,我們來看一下長平之戰。

    戰爭開始進入焦灼狀態時,老將廉頗的死守不出讓秦軍無可奈何、精疲力竭,同時精疲力竭的還是趙國和秦國的朝廷。畢竟大軍長期,吃喝補給是個大問題,哪怕耗一天都是對財政的巨大考驗。

    所以秦國使出反間計,趙王中計也並非其腦子少根弦,實在是想盡快要個趙國的無奈之舉。這麼一換帥,名門之後趙括便背起了這口害四十萬大軍坑殺的黑鍋。趙括統兵後原想繼續廉頗的政策只守不攻,無奈,趙國糧倉空虛,盟友齊國與秦修好,說好的共抗秦君,卻不敢借糧給趙國。這樣一來趙括兵敗也就成了必然。

    另一個問題,我想說,縱使長平之戰不敗,趙國也沒有統治六國的可能。秦王掃六合,雖然只用了十年,但是秦國卻用了幾代人去準備。反觀趙國,它能有這個實力嗎?

  • 5 # 那時我的頭髮還很多

    其實其他各國也都知道趙國會敗,也希望趙國失敗,秦國慘勝。戰國末期,趙國已經成了僅次於秦國的強大國家,只有趙國對戰秦國有勝績。趙國儼然成了山東小霸,這是其他五國都不想看到的。五國希望秦國能削弱趙國的實力,希望趙國阻擋秦國鋒芒。希望秦國在長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能達到後來邯鄲之戰的目的。

    趙國大勝秦國是五國都不想看到的。趙國大勝秦國,必然會把秦軍趕回函谷關,佔領河東,河內,甚至佔領三川,威脅韓魏。秦國如果損失太大,趙國甚至會在秦國恢復之前統一三晉,侵略齊楚部分土地,將會稱為比秦國更具威脅的國家。秦國還要遠交近攻,趙國所有的國家都是近鄰。這樣的國家歷史上有一個,就是才開始的魏國。要麼一鼓作氣統一淮河以北,要麼面臨全新的針對趙國的合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理解“不要指望麻雀飛得更高,高處的天空那是鷹的領地,擺正位置,掌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