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小米召開“我心澎湃”松果處理器釋出會,會上雷軍正式釋出了小米自主研發松果晶片——澎湃S1。澎湃S1這款中國產自研處理器定位中高階大規模量產晶片,小米因此成為全球第四家、中國第二家自主造芯的手機廠商。
小米的”黑科技“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強大的實力,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研發晶片的企業有蘋果、三星、高通、ARM、英特爾和聯發科等為數不多的企業。小米松果晶片的橫空出世無疑給中國科技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對中國產晶片來說更加具有科技創新里程碑式的意義。
儘管在引數上和行業領先的高通和三星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據說第一代松果晶片澎湃S1具有比肩高通曉龍625的能力,在整體競爭力上對聯發科應該會產生較大的衝擊,小米此前研發自主晶片傳聞已久,有人說雷軍在進行一場高科技的“豪賭”。因為自主研發晶片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目前中國只有華為有這樣的綜合實力,畢竟華為有通訊和硬體方面的龐大根基,小米此舉可謂是背水一戰,雷軍到底在盤算什麼?
【1】做晶片“九死一生”,小米為什麼還要做?
做晶片不像做手機,行業的門檻非常高,OPPP和VIVO在中國手機銷量這麼好,步步高也不敢輕易開發自己的晶片。做晶片“九死一生”,小米為什麼還要做?合夥君看來雷軍做出這麼大膽的舉動無非有三種原因。
第一,隨著OPPP和VIVO在手機市場的崛起,小米手機的競爭力已經大不如前,必須要從”根’蛻變。第二,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高通和三星壟斷了晶片市場多年,有核心技術的自主權才有話語權。第三。徹底擺脫對高通晶片的依賴,擺脫海外市場的專利糾紛。每一部小米手機都必須付出高額的專利費,在海外銷售還會受到專利糾紛和高通產能的限制。
小米的晶片之痛讓雷軍別無選擇,華為手機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自主研發的晶片,事實證明中國產晶片並不比三星和高通的差。因此儘管需要數十年制芯技術的積累,專業人才的培養,但是長期來看,這是搶佔手機技術制高點,打破三星和高通壟斷的必經之路。
【2】做晶片任重而道遠,雷軍的底氣在哪裡?
小米的松果晶片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在研發技術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華為作為中國產晶片的先行者,擁有制芯經驗的積累,而且華為剛開始做晶片的時候時間週期很長,技術條件門檻更高,而隨著整體晶片技術的成熟,小米需要克服的挑戰並沒有華為那時候大。
而且,小米已經有大規模的手機出貨量和強大的米粉後盾基礎,松果晶片的每一次改進都可以直接反映在手機銷量和口碑上,如果有朝一日松果晶片可以大規模量產的話,那麼小米手機就不必再受高通和三星的產能制約。最重要的是,小米作為手機的專業製造產商,雷軍知道如何從手機的角度做一款晶片,而高通和三星都是專業研發晶片的,小米的整合資源優勢更加明顯。
當然,晶片研發的巨大投入並不能快速的實現量產,早在2014年小米和聯芯就開始合作試水完成了第一批自研晶片硬體設計,然而松果晶片的問世從設計,研發到製造只花了不到2年的時間,而且第一次做的晶片非常成功,這也帶給松果團隊極大的信心。
【3】松果晶片問世意味著中國產晶片也要開始崛起了嗎?你怎麼看?
近年來,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中國產手機產商走出國門,給民族企業爭足了面子。然而在手機核心零部件晶片領域,以高通和三星為代表的三星海外晶片廠商牢牢掌控全球智慧手機核心晶片技術的話語權。2015年7月,小米”挖角“原高通中國區掌門人王翔並擔任高階副Quattroporte,小米的野心可見一斑。
小米此次定位中高階手機晶片,風險最小的戰略思考就是複製華為模式,在不影響盟友高通、聯發科關係的情況下緩慢推進松果晶片的覆蓋,小米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晶片核心技術的難關,而不是完全轉型獨立的晶片供應商,未來的發展策略應該是採用外部技術結合自我研發的方式。
而網上的吃瓜群眾也分成看空派和支援派。看空派認為自主做晶片的投入太大了,小米的綜合實力還不足駕馭如此龐大規模的量產,華為光是研發海思晶片花了十幾年時間,更別說每年投入的研發成本了。而支援派認為小米非常了不起,誰都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透過時間的迭代,技術的成熟,中國產晶片一定是可以崛起的
2月28日下午,小米召開“我心澎湃”松果處理器釋出會,會上雷軍正式釋出了小米自主研發松果晶片——澎湃S1。澎湃S1這款中國產自研處理器定位中高階大規模量產晶片,小米因此成為全球第四家、中國第二家自主造芯的手機廠商。
小米的”黑科技“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強大的實力,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研發晶片的企業有蘋果、三星、高通、ARM、英特爾和聯發科等為數不多的企業。小米松果晶片的橫空出世無疑給中國科技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對中國產晶片來說更加具有科技創新里程碑式的意義。
儘管在引數上和行業領先的高通和三星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據說第一代松果晶片澎湃S1具有比肩高通曉龍625的能力,在整體競爭力上對聯發科應該會產生較大的衝擊,小米此前研發自主晶片傳聞已久,有人說雷軍在進行一場高科技的“豪賭”。因為自主研發晶片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目前中國只有華為有這樣的綜合實力,畢竟華為有通訊和硬體方面的龐大根基,小米此舉可謂是背水一戰,雷軍到底在盤算什麼?
【1】做晶片“九死一生”,小米為什麼還要做?
做晶片不像做手機,行業的門檻非常高,OPPP和VIVO在中國手機銷量這麼好,步步高也不敢輕易開發自己的晶片。做晶片“九死一生”,小米為什麼還要做?合夥君看來雷軍做出這麼大膽的舉動無非有三種原因。
第一,隨著OPPP和VIVO在手機市場的崛起,小米手機的競爭力已經大不如前,必須要從”根’蛻變。第二,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高通和三星壟斷了晶片市場多年,有核心技術的自主權才有話語權。第三。徹底擺脫對高通晶片的依賴,擺脫海外市場的專利糾紛。每一部小米手機都必須付出高額的專利費,在海外銷售還會受到專利糾紛和高通產能的限制。
小米的晶片之痛讓雷軍別無選擇,華為手機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自主研發的晶片,事實證明中國產晶片並不比三星和高通的差。因此儘管需要數十年制芯技術的積累,專業人才的培養,但是長期來看,這是搶佔手機技術制高點,打破三星和高通壟斷的必經之路。
【2】做晶片任重而道遠,雷軍的底氣在哪裡?
小米的松果晶片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在研發技術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華為作為中國產晶片的先行者,擁有制芯經驗的積累,而且華為剛開始做晶片的時候時間週期很長,技術條件門檻更高,而隨著整體晶片技術的成熟,小米需要克服的挑戰並沒有華為那時候大。
而且,小米已經有大規模的手機出貨量和強大的米粉後盾基礎,松果晶片的每一次改進都可以直接反映在手機銷量和口碑上,如果有朝一日松果晶片可以大規模量產的話,那麼小米手機就不必再受高通和三星的產能制約。最重要的是,小米作為手機的專業製造產商,雷軍知道如何從手機的角度做一款晶片,而高通和三星都是專業研發晶片的,小米的整合資源優勢更加明顯。
當然,晶片研發的巨大投入並不能快速的實現量產,早在2014年小米和聯芯就開始合作試水完成了第一批自研晶片硬體設計,然而松果晶片的問世從設計,研發到製造只花了不到2年的時間,而且第一次做的晶片非常成功,這也帶給松果團隊極大的信心。
【3】松果晶片問世意味著中國產晶片也要開始崛起了嗎?你怎麼看?
近年來,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中國產手機產商走出國門,給民族企業爭足了面子。然而在手機核心零部件晶片領域,以高通和三星為代表的三星海外晶片廠商牢牢掌控全球智慧手機核心晶片技術的話語權。2015年7月,小米”挖角“原高通中國區掌門人王翔並擔任高階副Quattroporte,小米的野心可見一斑。
小米此次定位中高階手機晶片,風險最小的戰略思考就是複製華為模式,在不影響盟友高通、聯發科關係的情況下緩慢推進松果晶片的覆蓋,小米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晶片核心技術的難關,而不是完全轉型獨立的晶片供應商,未來的發展策略應該是採用外部技術結合自我研發的方式。
而網上的吃瓜群眾也分成看空派和支援派。看空派認為自主做晶片的投入太大了,小米的綜合實力還不足駕馭如此龐大規模的量產,華為光是研發海思晶片花了十幾年時間,更別說每年投入的研發成本了。而支援派認為小米非常了不起,誰都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透過時間的迭代,技術的成熟,中國產晶片一定是可以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