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睿的成長手冊
-
2 # 彈球小姐Lydia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想先吐槽一句:碎片化招你惹你了? 碎片化知識本無害,羅振宇就說過科學進步文明繁榮都是碎片積累起來的。有害的是有些人對待知識的方式。
舉個例子,你在閒暇時間看到一篇有關增強自控力的文章,如獲至寶,之後如飢似渴一口氣讀完。然而很遺憾,大機率上你覺得讀完就代表做到了,你已經是個非常自律的人了。可事實真相是:你和五分鐘前還沒看文章的你相比沒有任何進步。
現在我們來設想另一種情況,同樣五分鐘閱讀完這篇文章後,你花了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來嘗試文章中有關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吸收經驗吸取教訓。到最後,成為一個比之前自律的人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所以我再強調一遍,知識的形式沒有優劣之分,造成差距的是你處理知識的方式。 此外知識碎片化是新時代的必然產物,幾乎沒有人可以躲掉。對於必須要接受的事實,聰明人懂得想辦法,順勢而為,只有蠢貨才賭氣抗拒。
既然說到這,我來貢獻幾個我日常處理碎片化知識的小習慣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我喜歡記錄。在網站上看到的各種文章啊新聞啊,裡邊有好的觀點故事,或者是閱讀中靈感的火花一閃,我都會在我手機的備忘錄裡記錄下來,閒暇時開啟看看。當然光記錄是不夠的,還要為自己所用。這個方面就得靠你自己發揮啦。比如你看到個故事,你可以想怎麼講這個故事會既逗笑你喜歡的女孩子,還能讓她覺得你有內涵。記住,現在的社會光肚子裡有貨是不行的,還要學會怎麼如何秀出來。而且這個方法不光對我這種要寫文章的人有用,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有社交需求,這些小碎片能幫你逐漸變得有思想有內涵甚至出口成章。 更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有辯證思維。不盲目自信,也不要對別人的話未經思考就全盤接收。現在網路發達的壞處就是什麼樣的聲音都能被看到,並且還總有一撥人傻傻的相信。不過好處也是如此,雖然現在還不算全民知識時代,但我們看過的書追過的劇一定有同樣一撥人看過。多去和他們交流探討,起碼能保證我們的思想不狹隘。坐井觀天,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世界執行的規則的大有人在。 交流的時候對待他人的觀點,要做到無論接受與否都要經過自己的思考。
尤其是現在,不管新聞媒體或是個人,為了流量和利益最喜歡斷章取義誇大事實,一定不要步入這些陷阱。多思考,自信點。審視自己之後一定記得堅持自我。
-
3 # 青年史學家
在討論碎片化知識有什麼危害之前,應該首先了解一下碎片化所產生的原因,這樣我們才可以因勢利導,從源頭上去認識碎片化以及碎片化知識。碎片化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不僅社會上廣泛存在,即使在象牙塔中的學術界也存在嚴重的知識和研究的碎片化的問題。現代社會按照著名哲學家馬爾庫塞的觀點是一個單向度的社會,每個個人只是這個社會機器上的一環,所面臨的是單向度的問題,因而對於其他方面的知識瞭解不全面,只能依靠零散時間裡面的碎片化閱讀來吸收。
在當代社會,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已經非常多元化,手機、電腦加上傳統的紙質媒體等,不過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人們只能獲得非常碎片化的知識。碎片化的知識的產生固然是社會形勢使然,不過從長遠來看,碎片化肯定是有害的。
首先,碎片化的知識很容易造成規模化的誤解和歧義。因為對整個知識的生產過程以及傳播背景缺乏足夠的瞭解,所以在接受了碎片化的知識後,人們很容易就會被碎片化的知識所誤導,加之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求證,碎片化很容易內化為常識。比如現在一些中老年人在使用新媒體的時候很容易被新媒體中的一些毒雞湯所害,包括養生、休閒等諸多方面的謠言就是這樣傳播開來的。
其次,碎片化知識很容易導致整個社會的浮躁,因為人們習慣於吸收碎片化的知識,而知識的生產方為了獲取利益也會迎合大眾的口味,因而就會導致這樣一個惡性的迴圈,沒有人會再去關注知識生產和傳播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在博取眼球基礎上的快速傳播。
碎片化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人類社會的分工的高度細化必然會帶來各個領域的碎片化,如何防範碎片化帶來的風險則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去完成的。
-
4 # 智聯校園
容易使一個人不能專注的在一個領域裡學習到精深。
我個人就是一個例子,我很愛看一些知識型別網站或者社群。裡面的人會對不同領域的問題進行解答,看完後感覺自己懂了很多,實際上,自己只是有了思維廣度,而縱深度不夠。
例如,一些人在解答專業問題時,能讓讀者更有興趣看,為了讓文章通俗易懂,它會將一些知識點用一些詼諧的方式表達出來。你感覺自己好像什麼都懂了,實際上你都是不求甚解。
而且,大部分知識類科普文章,都是將行業內很淺薄的知識點進行科普。可能會讓你跟朋友之間談話不缺話題,感覺你什麼都懂的樣子,其實你都是瞭解的一些很淺薄的知識。
因為如果想在一個行業裡取得很好的發展,你的專業素養要過硬,如果你不過硬,很容易被企業淘汰,即使你有思維廣度,但是也不夠。
所以碎片化知識有利有弊,看你如何把握~
-
5 # 獵旗飄
碎片化知識也是分種類的,按最簡單的分法,可以分為系統的和不繫統的。
系統的碎片化知識沒有危害不但沒有危害,它還是我們構建知識體系的標準方法。
回憶我們大學裡上課的場景。一門《高等數學》,是一天就可以學會的嗎?肯定不是了,它至少要學上兩學期。在這一年裡,每一天的數學課,都是在講高等數學的碎片化知識,我們並沒有覺得它有什麼危害。
我們沒有覺得這種方法有危害,是因為每天學習的碎片化知識內容都是新的,都可以新增到之前學過內容的基礎之上,新舊知識之間也沒有什麼衝突,所以我們是在不斷構建一個越來越豐滿的高等數學知識體系。
我們工作後讀書也是一樣。誰能一眼就讀完一本書呢?認真讀,怎麼都要2,3天的時間。那每次讀書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類似大學上課的過程——我們在系統地、一步步地、像蓋房子那樣從無到有學到一門知識。
不繫統的碎片化知識才有危害還拿大學上課為例。如果一個同學痛恨《高等數學》,他整個學年只聽了5節課,也沒怎麼自己學習,那他掌握的高等數學,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你一定能想象,這位同學學到的,肯定是不繫統的、不全面的、誰也不挨誰的零散知識。如果就這樣去考試,肯定掛。
這就跟我們只看過幾篇雞湯文,就覺得掌握了某個領域的核心知識一樣,也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是建立在片面的、極端的、脫離生效背景的零散知識點之上的。
現在我們可以說,這樣的不繫統碎片化知識,確實可能是有害的。
諷刺的是,系統學習也未必就有系統的知識體系看了前兩節的內容,你可能會說。我以後儘量系統化學習就可以了,碎片化不碎片化,不是重點。這樣想沒錯,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系統學習,也未必一定帶來系統化的知識。
比如,《高等數學》終於上完了。你在樓道里問一位同學:這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知識?
他的回答,肯定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如果他能思路連貫地說上5分鐘,那肯定是超級學霸。
這說明什麼?說明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是需要刻意搭建的,它並不會像蓄水池一樣,碎片化知識的水龍頭開啟,一大塊知識就蓄好了。相反,它堆得好像一水池的散亂樂高積木塊一樣——你要硬用它拼裝一個小玩具,也沒問題,但要費老鼻子勁,還不一定能拼好。
我們在有了這一水池的樂高積木塊後,要有意識地把它們分門別類整理好,還可以預先組裝一些通用的小模組。這樣,再用這些積木搭東西的時候,就可以找的又快,拼的又快。這才是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說句題外話,駕校為什麼教出來很多馬路殺手?是因為教練只教你怎麼做,不教你為什麼這麼做(因為考試不考)。這就相當於給你了一水池凌亂積木,和幾個搖搖欲墜的模組。這是不夠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樣有危害。你得逼自己學習行車相關的理論知識,把這些模組打紮實了才好。
現代社會,碎片化知識是知識增量的主要來源這是歷史大趨勢造成的,我們只能適應。原則就是:碎片化知識,必須新增到牢固的已有系統化知識之上。把碎片化知識的內容,儘量充實成大一些的碎片,並且搬到大腦深處固化下來。
打造知識基礎,最好的方式還是讀書精讀書,做主題閱讀,可以在儘量短的時間裡搭好一個領域的知識基礎框架。之後就不怕碎片化知識了,因為它們只會起到新增和更新知識的作用,不會破壞知識體系。
很多人不太接受知識付費課程,其實它也是快速搭建知識框架的好工具。你學習之後有了基本頭緒,就可以繼續找出相關的經典書籍細讀,夯實知識框架。這樣整體上時間利用率更高。
專注職場,敬請關注。讓我們一起,把工作和生活輕鬆起來,快樂起來。
-
6 # 透明的思想
思想者 Image by 139904 from Pixabay
紙媒時代大約是十多年前,那是一個沒有智慧手機的時代。每天上班地鐵里人們大多閉目養神,極少數會看地鐵站裡免費發放的報紙。我則習慣於在地鐵上天馬行空地考慮各種問題。這是我認為乘地鐵最適宜做的事。當然偶爾也會看看書,不過在擁擠的地鐵上看紙質書不方便,我會想辦法在網上搜書籍的txt檔案,copy到手機中閱讀。我曾在諾基亞1.8寸的螢幕上看完一整本的《明朝那些事》。
微博的出現2007年IPHONE上市了。一年多後我的一位同事買了一部iphone。他主要用iphone刷微博,那時他是辦公室裡的潮人。經常給我們講他在微博上看到的很有“哲理”的句子。又過了一年,他對我說:我已讀不了超過140字的文章了。我很詫異一個人的閱讀習慣這麼容易就被改變了。那時還沒有“碎片化”這個名詞。我對那些短小的隻言片語沒有太多興趣,因為只有結論、立場,沒有論證,甚至背景都是模糊不清的根本無法判斷。輕易地做出結論甚至相信都可能被誤導掉入坑裡。
思考的力量個人認為思考比閱讀更讓人受益。缺少思考閱讀只能讓你記住別人的觀點,你很難把它融入自已的認知體系中。即使你購買了付費的知識產品,也需要思考才能真正受益。特別是那些習慣於碎片化閱讀的人,缺失了思考能得到的只是一些觀點的碎屑。
我習慣於讀完整的書籍,做長時間的思考。對書中的結論做正向的、反向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背景、語境下的思考。結論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這都是正常的。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背景下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與結論。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我不會簡單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我首先考慮的是他/她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結論與我的結論相同嗎?有差異嗎?差異在哪裡?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異?思維方式還是認知不同導致的?哪一種更合理?什麼場景下他的結論是合理的?我的結論是否有漏洞?我的思維邏輯是否有缺失?……所以我能接受各種相互對立的觀點,最終哪種觀點正確並不重要,因為正確只取決於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而標準的選擇則依賴社會環境、個人經歷、認識,說到底一個人自覺不自覺地選擇各種標準最終形成的體系就是世界觀。
這麼多年思考的結果給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我形成了自已的世界觀,世界觀每個人都有。而是這種思維方式可能讓我更全面地看問題,依靠它搭建起的知識架構體系可以讓我閱讀時很容易知道這本書、這篇文章的觀點處於我的知識樹的哪個枝叉上。它與其它觀點、知識、認識是什麼關係……當與他人交流、溝通觀點時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差異、分歧是什麼?以及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異。
留出時間思考我們一生要看很多書與文章,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為每個閱讀者個人專門準備的。如果沒有自已的思考,我們的思想只是被一本本書零星地佔據著,它們不會成為“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這個碎片化的閱讀時代。
本文來自我的系列文章《進化的歷史》
回覆列表
一.我們平時獲取資訊的方式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獲取最新最熱的資訊。但問題也在於它僅僅是一則最新的資訊而已。這樣的碎片化獲取資訊會帶來一些問題。
二.碎片化的問題
碎片化地獲取資訊的問題在於:
首先,這些資訊往往只是一些事實的集合,而不是一種事情的邏輯;
由於你知道的僅僅是一個事實,這個資訊大量地簡化其中的推理和邏輯過程,也就是你從這則資訊裡知道了這個事實,但你不知道事實背後的種種原因和過程;
另外,一種事實在發生前往往是有多種可能、多種路徑的,在每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之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結果。而一個簡單的結果資訊,是看不到這個背後的一系列因果關係的;
最後,一個很明顯的情況就是,碎片化的資訊,不夠嚴謹、全面。
這就是碎片化地接觸資訊的問題,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看到表面,看不到背後的邏輯,以及與其他東西之間的相互關係。
三.如何改變碎片化
如何改變碎片化地獲取資訊?
我們的知識結構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事實”,而是“事實”與“事實”之間的聯絡。當我們說我們會XX的時候,是指我們知道XX這樣一個事實,並且知道這個事實的前因後果、產生背景、發展過程、變化原因等等。也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夠舉一反三,透過事實與它的邏輯關係,可以做出因果推理。
這才是會XX。
所以會一樣東西,不是簡單地知道一個事實——知道一個事實僅僅是一個孤立的點,它不能讓你將你的思維網路串聯起來從而具備分析和思考推理的能力。
要改變碎片化帶來的問題,關鍵就是要將所獲得的資訊建立一個思維網路,這需要將知識體系化。
四.元認知:怎樣體系化知識
什麼是元認知呢?面對一個問題,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將它跟你固有的知識關聯起來,擴充套件自己的思維網路。
具體可以參與一下的方式:
1.首先先花時間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比如你要學經濟學,那麼先系統地學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基礎知識。
2.關注自己的接觸點。在平時的資訊接觸裡,有意識地去獲取和整理跟自己要建立的知識體系的資訊。
3.當你接觸到這樣的資訊時,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去分析它,並將其納入到自己的體系裡,從而擴充套件自己的體系。
4.這是一個重複的過程:接觸到資訊——運用現有的體系去分析它——弄通了這個資訊的邏輯後將它納入知識體系——擴充套件體系。一個不斷地接觸、運用、發展完善的過程。
五.運用體系化知識的例子:《柯南》和《犯罪心理》
如果平時看《名偵探柯南》,《犯罪心理》,《CSI》等偵探探案之類的片,會發現主角破案解密的過程,就是利用自己體系化知識來分析當前情景的過程。
主角會首先收集作案現場所有的資訊,無論是明細的資訊還是細小的蛛絲馬跡。然後將收集到的資訊,放到自己的系統知識裡去分析,一步步地深入和擴充套件,最終形成整過作案的脈絡。
《犯罪心理》的方式也是一樣:收集儘可能多的相關線索,比如使用者的身份,綜合當地情況得出這種身份的人的慣常行為(或者反過來根據行為規則推測身份從而縮小目標範圍),需要具備行業的系統化知識;比如從現場發現某種物品,調查它的作用,需要化學的系統化知識,以便讓你知道該怎麼做,該找誰來做,朝那個方向左;比如根據作案者的行為模式去查詢,需要有犯罪學的系統化知識以及歷史案例的積累。等等。
這個過程,在《犯罪心理》裡稱作Profile,構建罪犯的輪廊去破案。這個過程,也要求知識背景不能太單一,否則分析就容易侷限在特定的、固化的框架裡面。
六.如何執行資訊系統化的分析
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進行資訊系統化分析的方法步驟:
1.掌握儘可能多源的資訊和多元的知識。
2.避免先驗假設,在資訊沒有蒐集完畢前一般不要作猜測和推理。
3.將資訊放在一起,建立關聯
在很多進行資訊分析的情景裡,他們都會做的一件事是,將所有資訊透過便利貼或者列印等方式,貼在一個大板上面,並用畫線的方式來建立聯絡。這是將所有資訊擺在一起,建立已知關係,推測未知關聯的一個好方法。
七.複雜之後怎麼辦:思維整理術
隨著我們資訊收集得越來越多,系統越來越大,就會遇到一個負責度的問題。從資訊的收集,到分析的輸出,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因而在資訊分析的過程裡,我們需要對我們的思維進行整理,這裡有幾種參考的方法:
1.放射狀整理:
讓思維從一個點出發,形成放射狀的發散。這種規則方式,主要是用來整理多種可能性,便於發散思維,並可以對每種可能性進行深入挖掘。
2.層次化整理:
層次化規則,是用來挖掘結構關係,並層層深入審視事物的狀況。
3.線性化整理:
線性化的規則方式,一般都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這條主線可以串起整個思考過程。比如是時間為軸,比如設定好起點和終點後中間所能發生的所有的事情,比如圍繞某個使用者目標而產生的任務流等。
4.矩陣式整理:
先想清楚需要思考的事情的幾大緯度,然後把緯度沉澱成矩陣,再往矩陣裡去補充具體內容,這種方式很使用用來做突顯內容的探討。
SWOT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戰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業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因此,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 可以透過分析幫助企業把資源和行動Focus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