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飛夢想37715

    我們山區習俗,除了清明節給老人上墳就是春節了,春節比清明節還隆重些,因為幾乎在外務工的人都回家了,所以比較熱鬧!

  • 2 # 暴氣傾城

    年二十八墳山上燒紙大年三十晚飯前必須村裡土地廟燒紙,然後自家堂屋燒紙,才能放鞭炮吃年夜飯,正月就沒有墳山上燒紙的習俗了,到清明再上墳。

  • 3 # 農言農語

    我這就有的,現在外出的多甚至很多城裡買房了一年回來沒幾次甚至有時過年才回來幾天,按以前風俗習慣都是正月去拜山的可時間有限有的趕著出去上班,年底回來沒過完年就去拜了,是什麼呢是這樣的有個節氣叫立春意思過了立春就是新的一年管了。

  • 4 # 89和98

    大年初一上墳祭祖的時間都特緊張!!!

    初一凌晨四五點就得起床,起來後老媽就已經煮好了餃子,趕緊吃。時間不久,族裡的人就聚集在一起了,開始先給族裡長輩拜年了。先是挨個把見在的長輩們走一遍基本都是爺爺輩兒的。進門見著老祖,二話不說先磕一個,接著老祖趕緊熱情的把兒孫輩的叫進屋,又是茶水,又是糖花生瓜子的,讓著大夥吃!嘮嘮家常稍坐片刻,就去下一家了。

    給族裡的長輩們拜完年,基本就得早上八點左右了。村裡拜年轉一圈挺累的其實,然後各回各家,稍作休息,就準備上墳祭祖了!!!!!

    把準備好的祭品,包括頭天包好的餃子,準備的菜品,果品,炮仗,燒紙,等等都帶上。族裡人就又在一個地方匯合,一起去祖墳祭祀!祖墳離村不遠步行十五分鐘,村東頭。到了之後,各家先在自家的祖墳,上好貢品,擺好酒水。然後點燃紙錢,一邊用木棍挑撥著火苗讓紙錢燃盡,一遍和逝去的先人說說這一年的喜怒哀樂……這一切結束後。族裡的長輩會召集大家站在一起,評價這一年族裡的功過得失,激勵大家來年繼續努力過好日子……然後大家站南朝北,行叩拜大禮,小輩們燃放炮仗,祭祀基本就結束了……

    正月裡上墳拜年,祭拜先祖,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這種上墳拜年的祭祀活動,在中國不同地域形式表現有所不同。但是那種對長輩的孝道,體現的家族的凝聚力,我想都是一樣的……

    在此山野一書生,給各位拜個早年了……祝福的巧話不會說,祝大家來年,各方面都好!好!好!吧……

  • 5 # 安徽貓猴子音樂匯

    上墳祭祖是我們這邊每年的大年初一傳統習俗,每年的年初一我們會跟所有的近房叔叔,哥哥弟弟們一起去上墳,帶上紙錢,白酒,鞭炮等。到了以後先燒紙然後磕頭祈福,讓先人們保佑家人來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最後放鞭炮!

  • 6 # 財商實踐者

    我們這邊正月會去祭祖上山的,因為大多數常年在外,有時候清明回不來了,所以就正月先去上山祭拜一下先祖們,保佑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身體健健康康的。

  • 7 # 苯環中的愛戀

    這個各地風俗都不一樣!我家是四川的,每年三十的下午都會準備好黃紙、香、蠟、鞭炮還有什麼水米(就是把煮熟的米用水泡著)、大塊肉放碗裡、白酒。然後去每座過世的親人墳上把肉放墳頭再點蠟點香燒紙放鞭炮,最後倒水米跟酒。

  • 8 # 欣荷

    中國農村地區留下來的習俗,都是老一輩傳承下來的,或不解或迷信,然而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節祭祖,就是要告誡今人: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祖上先人曾經的哺育教養與恩惠,特別是要告誡年輕一代不可數典忘祖懂得感恩。由此可知,春節祭祖不是簡單的形式而已,更不是迷信活動,而是今人對先人表達感情與心願。

    然而慶幸的是,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依然保留著春節祭祖的傳統,有的地方習俗,三十這天,全體男性族人到村外,面向始祖墳墓的方向燃香焚紙,行跪拜禮,請列祖回家接受供奉,或者帶上祭品福祀去祖先墳前祭祀,並帶著鞭炮香燭紙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看香港的影視劇嗎?為什麼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