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東歷史
-
2 # 委以心誠
這部電視劇裡的宏歷,從小得到鄔思道的調教,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自己對事物的獨到見解。
第一,他從小遇到名師調教,起點就比別人高。
第二,康熙從乾隆小時候就喜歡他,對他細心教導,看中的隔代接班人。可以說是未來的發展爺爺已經給他鋪好路。
第三,雍正為了讓他能夠順利當上登位,殺死了宏時。將來的絆腳石父親替他除掉,所以說他幸運至極。
第四,宏歷對內沒有較大的勁敵,對外江山已經穩固,可以說作為太平盛世的皇帝。特別的幸福,讓人羨慕。
-
3 # 淼淼影院
[雍正王朝]最經典的影視鉅作,有唐國強老師領銜主演,整部劇貫穿雍正一生的風雨程。雖然播出已有20年時間了可他依然代表著國內歷史劇的最高水平,也是還原歷史最具有代表性的清宮劇。
愛新覺羅.弘曆是雍正最得勢的兒子,人很精明隱藏極深。比弘時聰明,同時也比他腹黑狠毒,步步為營,把雍正得脈把的特別準,幾句話就能決定宏時的生死。
宏時暗殺弘曆沒有得逞,回京向父彙報,可弘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追究,兒臣不想為此事上了皇阿瑪的心,只可惜了劉墨林。表面不追究可他特意說出雍正表情越發凝重了。下定決心殺了宏時。也害了劉墨林。還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實在高明。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位60年也是大清朝最昌盛的60年。
-
4 # 習得高手
謝謝邀請,最羨慕的應該是康熙,一是焦晃演的非常好,把晚年的康熙的睿智以及不怒自威的狀態演的淋漓盡致;二是把能夠威脅帝位皇權的人物都給處理掉了,好讓新君得以實施自己的治國方針;三是康熙找到了非常有能力而且可以把自己的缺點給掩蓋住的這麼一個繼承人,才讓康乾盛世成為可能,康熙晚年國庫虧空,吏治鬆弛,貪汙腐敗比較嚴重,透過雍正在位的13年,透過發展生產,整頓吏治等方式基本上都給處理的差不多了。
-
5 # 紅雨說歷史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經營自己。或許這是很多人堅信的真理。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著實有那麼幾位他們在不同程度上以各自的人格魅力吸引著人們。
鄔思道的才華鄔思道本來是舉人,後來遭遇刑獄,成為一個瘸子。被雍正發覺以後,以幕僚身份,隱藏在雍親王府,恐怕連康熙八爺等人都不知道,有這樣一位神人。一間茅屋,便可以指點江山,帝王的心術,眾臣的小心思,百姓的苦樂都逃不過鄔思道那睿智的頭腦。只是從四爺,十三爺帶回來的資訊便可以把天下大事料得頭頭是道,毫無差錯。幫助雍正登基以後,又可以全身而退,頤養天年。
弘曆的運氣現在流行錦鯉,有“卡路里”女孩楊超越,今夜“90後”的錦鯉女孩。弘曆可以說是歷史上的錦鯉皇帝。自小就給他派了最好的老師鄔思道。初見康熙就被一眼相中。10歲的年齡就在父輩,叔伯輩的如意爭奪下脫穎而出獨享象徵儲君金如意。康熙老爺子親自授意要帶到皇宮親自指教。當了寶親王后,壞事雍正都替他扛著,不斷的為其登基掃清障礙。八爺逼宮,雍正為了保護他, 讓他去李衛身邊歷練,積累人氣,威望。邊境干擾政權,康熙和雍正都為他清理的差不多了,即使存在幾個也基本打殘。雍正的新政得罪了很對文人,卻給弘曆留下來充實的國庫,弘曆基本坐享大清江山。
九爺的財富《雍正王朝》中九爺的戲份,雖然沒有幾個主要人物多,但是有八爺的地方,必然有他鞍前馬後。九爺實在是“富可敵國”,一個江夏鎮,就養活了年羹堯一個省的兵力。隨便一掏就是一萬兩。院子裡掛滿了珍貴的鳥籠和寵物鳥。電視劇中十爺欠國庫20萬兩,雖然九爺沒有幫他還。但是從他和八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20萬兩對他來說很隨意。
-
6 # HannibalLecter
我當然羨慕人生的贏家。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裡,人生的贏家有五個,第一個是李衛,第二個是張廷玉,第三個是弘曆,第四個是弘晝,第五個是賈世芳。
康熙文治武功,大權在握,但是沒有安享晚年,他的整個晚年都是在九子奪嫡的不安和動盪中度過的。
佟國維審時度勢,為家族做好了鋪墊,無奈後代不爭氣,富不過三代。
王師傅忠君愛國,倍受尊敬,結果輔佐了個廢太子,一生屈辱。
雍正有幸繼位,君臨天下,但是一輩子操勞,還要被人罵。
鄔先生神機妙算,卻一輩子都只能為幕府,別人吃肉,自己喝湯,隨時還擔心被殺人滅口。
馬奇很會滑水和稀泥,但是無奈一直被張大爺壓著,始終是個備胎。
......
還有很多人,都舉不勝舉,不管榮辱興衰,都透著一個苦字。職位越高,越苦。
但是那五個贏家,則不一樣,從人性到神性,都透著福氣。
首先李衛,小叫花子一個(實際歷史上雖然不是叫花子,但是也非滿清貴族也非科舉才子),被雍正看中,被鄔先生調教,一路高升,被雍正當成自己兒子一樣對待,最後管至總督。這是雍正王朝裡唯一一個出場自帶BGM的角色,也是唯一一個和雍正一個桌子面對面吃飯的人,上一個這樣的場景,是佟大爺和康熙。李衛是天賜聰慧,才能有這樣的福氣,否則活不過五集。
第二個張廷玉,其實能夠一出場就在中樞晃盪,那也是有沒交代的地方,張廷玉的爹是大學士張英,所以這是個標準的官二代,出生就很好。其次又在權力的鬥爭中,既受康熙青睞,又被雍正重用,可謂是榮耀之極。他的成功,來自於滴水不漏,會處事,會站隊。
張廷玉和李衛都屬於天資好,加上後天奮鬥,命運軌跡扶搖直上。
第三個寶親王,這個不用多說了,生下來就是皇三代,有最好的老師鄔先生調教,有個靠譜的爹,還有個愛自己的爺爺。難怪他後來當了皇帝了各種死作。
第四個弘晝其實比他哥還要厲害。都覺得贏家最厲害,其實贏不了的情況下明哲保身,大隱一生才是牛,這個沒事就出活喪,裝糊塗的荒唐王爺,一輩子無災無難,不得不說有仙氣。
最後一個賈士芳是真神仙,完全不食人間煙火,就是一副你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攪我休道成仙這種調調,已經屬於是活得來超越了唯物世界的範疇。
(當然小說原著裡的賈士芳最後被雍正殺了,另外有人說他博倫樓給才子算命,是因為給雍正看病能靠近雍正,正好雍正因為早就想用劉默林所以讓賈世芳借算命出來吹吹妖風,這是一種權術控制。其實這也是一種令人細思極恐的唯物主義分析法,有他的道理,但是《雍正王朝》作為帝王史詩,權術謀略的經典,其中包括了地(草根),人(權力),天(命運)三個層面的闡述。其中帝王命運不是地和人能夠單純努力就能達到的,要貴為天子,或者做天子的事業,都要揹負命運的因果債務,比如年羹堯就是個“人”,卻想上“天”,最後就掛了,比如王師傅也是個人,最後要輔“天”,結果變天了,所以也功虧一簣。而鄔先生作為“人”,輔了天以後要求變為“草根”,方得自由。
在這最幸運的五個人裡——
李衛起於“地”,做到了“人”的極致,輔“天”。
張廷玉起於“人”的極致,輔“天”。
弘曆起於“天”。
弘晝起於“天”,努力要回歸“人”,時不時還要接一下“地”。
賈世芳跳出了這整個輪迴,無形幻化。
-
7 # 趣談國史
判斷一個文藝作品的水平高低,有各種標準。但有一個標準應該是最普用的:是否塑造了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
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透過故事,也可以透過情緒,但總而言之,必須讓觀眾印象深刻,才算是成功的人物。
用這個標準來看,《雍正王朝》顯然是極好的文藝作品,因為它塑造了很多令人忘懷的人物。
在這些人物中,我最敬仰的是鄔思道,最喜歡的是十三爺胤祥,最羨慕的則是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謀士鄔思道,以一介布衣之身,潛藏在雍王府,替四阿哥胤禛出謀劃策。他縱觀天下大勢,胸懷龐大格局,能夠順勢而為,屢出大謀;他又能參透人心,利用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于山窮水盡處走出柳暗花明,屢出奇謀。這樣一個人,只能用來敬仰。
十三阿哥胤祥,身為皇子,性情率直、真誠,滿身俠氣,充滿正義感,為人仁厚、仗義,還能領兵打仗,是一個最值得相交的朋友。太子胤礽最艱難時,捨身陪伴的是是他;大阿哥被圈禁,凍餓難忍,甘願讓出自己牢房中火盆的,也是他;雍正繼位當晚,情勢危急,於豐臺大營奪得兵權前去救駕的,依然是他。我曾無數次被十三爺感動,希望成為他這樣的人,希望結交他這樣的朋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但是,我最羨慕的,還是雍正的兒子弘曆。
為何?因為他福氣大。
古今成大事者,幾乎都要受盡磨難,正如太史公在《史記》中所寫,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
這些人其實並不值得羨慕,他們的所有獲得,都付出了巨大代價。而這“獲得”,真如當初想象的那麼誘人嗎?所謂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多少天涯過客,越過山丘,發現山頂也不過爾爾。真正讓人羨慕的,是那些被命運垂青的幸運兒。
弘曆就是這樣的幸運兒。他的一生,自小到大,從未有過挫折,但一生榮華。
弘曆很小,便受到皇爺爺的青睞。雍正登基後,大家都把弘曆當做未來的繼位者,對他尊敬有加。剛到25歲這樣的黃金年華,雍正便死了,弘曆繼位,史稱乾隆皇帝。
此後,乾隆一生順順當當,在康熙和雍正替他打好的基礎上,安心享受盛世之君的福祿。而且他還長壽,足足活了89歲。他死後,更是獲得了開創“康乾盛世”的美名。
這樣一個幸運兒,也許是前世拯救了宇宙吧?
回覆列表
鄔先生。
一個足不出戶的教書先生,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人物。不顯山不漏水,變幻莫測盡在掌握之中。這是智慧的化身。
讀書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而鄔思道成就了最頂級的事業--輔佐雍正成就帝業。人生也就沒遺憾了。
在功成之日,及時歸隱,避免殺身之禍,在幾番運籌之後,從此逍遙於江湖。人生自此得以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