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35338730819

    “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是電影《無間道》中的經典對白。也是佛家因果觀念的體現。

    因果一說,中國最早見於《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其次《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善惡因果轉化思想。中國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昇天堂。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和來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論者,主張一切眾生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盡,激起層層浪花。眾生的生與死,不過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與消散而已。它既不同於一世論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於二世論者的“上帝造人”說。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業的業水,有什麼業即感什麼果,如影之隨形。在感果時又繼續造業,導致未來新的果報,如此迴圈,無有窮盡。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之曰因果迴圈律。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同時,也告訴人們: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欠下的債,終究要還的!的確有些因果迴圈的味道,不過確實大部分不爭的真實!人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事情!這個階段沒有完成的事情終究還是要補救。

    平時,你可以放縱,你可以課堂上睡覺,那麼最後的考試不及格的結果其實一點也不殘酷,就不要哀求老師的放水或怨恨老師的心狠手辣——那是你被“抓”而不是老師想“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孤天下》宇文護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