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張良和范增都是秦末漢初的著名謀士,傑出的軍事家、戰略規劃家。范增助項羽成就霸王之業,張良幫劉邦奪取一統江山。如果要論二人誰厲害,只能說是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張良的格局更大一些,范增輸在了心胸狹隘之上,這正好也是項羽的弱點。所以,范增選擇了項羽,就等於選擇了失敗。

    一、論謀略,范增並不在張良之下。

    范增的策略都是著眼於現實,講求實效,比較務實。比如,吸取陳勝吳廣自立為王導致兵敗的教訓,建議項羽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從而號召楚國民眾凝聚力量反抗暴秦。相比之下,張良要比范增有魄力,他採取截然相反的策略,他向劉邦主張不立六國之後為王。而是聯合英布、彭越等諸侯王,然後重用韓信,走一條獨立自主、風格迥異的路線。

    二、論年齡,范增要比張良大了將近一倍。

    一位行將就木的古稀之人和一個如日中天的青壯年鬥智鬥勇,難免能不從心。范增投奔項羽的時候已經到了古稀之年,完全是拼了一把老骨頭,決心把有生之年最後的熱血獻給反秦事業。范增雖然年歲大,但富有韜略,起初得到項羽仰望,對其言聽計從,並尊其為亞父。在范增的苦心經營下,楚霸王的事業也是風調雨順、蒸蒸日上。張良是在亂世中選擇追隨劉邦,完全是出於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力,張良認為劉邦日後必成大器,所以來了個“良禽擇木而棲”。從此,劉邦仰仗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把事業推上巔峰。

    三、論身份出生,范增更顯的卑微,張良則是名門望族之後。

    范增出身貧苦,大半生都是在默默無聞中度過,平日裡喜歡研究兵法戰術,快到七十歲的時候才趕上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但僅有的一點風燭殘光,也沒有給項羽照亮是後的路程。所以,范增的悲劇人生讓人生出無限感慨,雖有姜子牙的歲數,卻沒有姜子牙的命。相比之下,張良的出身頗有傳奇。首先,世代為戰國貴族,少年立志刺殺秦王,甚至兄弟死了都不去埋葬,省下錢只是為了報國恥家仇。失敗後,張良隱姓埋名,在下邳城偶遇仙道黃石公,傳其《太公兵法》,十年鑽研終成大才。最後兩個人的人生結局也是大相徑庭,范增被項羽拋棄,慘死在荒山野嶺,張良則助劉邦打下江山後全身而退,千古流芳。

    四、鴻門宴之爭

    鴻門宴是楚漢之爭的轉折點,如果項羽聽從范增的建議殺掉劉邦,在范增的有生之年也能成就項羽的帝王之業。結果,項羽不能克服自己諸多的缺點,錯失良機。此時殺掉劉邦如同探囊取物,結果數年以後劉邦成了他的掘墓人。這就是富有戲劇性的人生,而鴻門宴背後的智勇較量,勝利者自然屬於張良。

  • 2 # 意識物理學

    我覺得張良應該視點更高些,可是范增也不差,從張良很早就開始了反秦活動來看,說明他看穿了秦朝已經搖搖欲墜,事實也是,秦王朝不行德政,一味以力壓制人民,結果只能是人民更加反抗,雖然秦王朝愚蠢的將天下的武器統統收繳上來,用苛嚴的法律壓制人民,說明了當時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當時的秦朝人心思叛,張良看出這一點,只要有人舉手一呼,必將應者如雲,所以才開始了反秦,這點上,他比別人都早,說明站的高,看的遠。

    范增作為項羽的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為“亞父“,可以說項羽取得的所有勝利多出於范增,那次”破釜沉舟“的大戰,擊章邯於意料之外,顯示了項羽叔侄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贏得了民心,立懷王而不自立,團結了諸侯,方才打敗秦軍,然後范增又讓項羽殺懷王自立,這也是范增的本份,並無不當之處,後來在鴻門宴上,范增力主殺劉邦,是因為他看出劉邦的可怕,和項羽簡直是勢不兩立,設想那次在鴻門宴上果真殺了劉邦,然後乘勢進攻,獲得天下的,大概會是項羽。

    但項羽過於看重名聲,以為依靠陰謀詭計殺了劉邦,會讓人家笑話,已把自己當作了皇帝,劉邦也不是個不愛惜名聲的人,他殺進咸陽時也是秋毫無犯,盡做善事,但他面對項羽時,表面上十分恭順,項羽被矇蔽了,覺得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和自己爭天下呢?但騙不了范增,所以才非殺不可,辦法確實下流點,可一旦敗了,連命都保不住。

    劉邦可不象項羽那樣拘執一理,而是善於變通,頗能舉一反三,在政治上,他還是有仁有義的,在軍事上,完全是兵不厭詐,經常乘對方不備或者是假裝和對方談判的時候偷襲人家,這些都是韓信和張良的計,而且屢試不爽,比如表面上與項羽訂立“鴻溝之約“,項羽太老實,沒有防備,遭到了劉邦的襲擊,另一次韓信攻齊,先派酈食其假裝談判,卻派兵隨後偷襲,這讓人想起了日本偷襲珍珠港,老實的齊華人就滅亡了,滅亡之前因為生氣,把酈食其給開水煮了,這有什麼用?

    張良的智慧是多方面的,鴻門宴上他完勝了范增,他非常巧妙的利用項伯的關係,糊弄了項羽,並且機智掩護劉邦脫逃,說明他在外交上也是奇才,他是一個最早的革命者,又在許多重大的事件上指引了劉邦,但有兩點他不如范增,那就是在領兵打仗和領導力方面,范增是強於張良的,張良就是個謀事的。

    歷史的勝負不是由張良與范增這樣的人決定的,而是由劉邦和項羽這樣的人決定的,所以說張良是幸運的,范增則是沒遇到一個好領導。

  • 3 # 天香雲外飄

    “……夫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也!……”。這是漢高祖劉邦,對“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和張良)之一張良的評價。從漢高祖的這個評價來看,張良顯然比范增要厲害得多。

    我們結合《鴻門宴》的故事,來作進一步比較分析,在得知項羽將要在鴻門對付劉邦的時候,張良立即出馬找到了項伯(項羽的族叔),對項伯採取又是擠兌忽悠,又是賄賂賠罪的方式,勸動項伯回去,先在項羽面前為劉邦開脫罪名,使項羽先自覺理虧,有氣也沒處去撒,更找不到殺劉邦的理由了。然後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要刺殺劉邦之時,項莊甚至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劉邦。而范增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使項羽錯失了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的良機。

    有人往往把“楚漢相爭”,項羽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項羽是貴族出身,沒有政治遠見甚至是政治上的白痴。那麼,這與身為項羽重要的謀士,又兼為項羽的亞父的范增,平時不注重培養教育項羽,是有很大關係的。范增,只注重把項羽,打造成了割劇一方的諸侯,而二人(范增和項羽),都缺乏一統天下的理念和氣慨。

    有人又說張良的計謀格局太小,不比范增的來得光明正大。比如說,韓信在攻取齊地以後,就要挾劉邦,要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方才肯出兵解劉邦之圍。劉邦聽說以後,一開始直罵娘,後來是陳平和張良各踢了劉邦一腳,劉邦才幡然省悟改口應承……那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時候,范蠡還讓勾踐裝過瘋吃過大便呢?!後來勾踐不是照樣走向了輝煌了。這正是成大事而不拘小節的大智慧,也正是張良比范增高明的地方了。

    拋開成王敗寇不論,張良也要比范增厲害的。張良,後來成為了西漢的開國功臣;而范增自殺身亡了。就像《三國演義》原著小說當中,袁紹的謀士田豐,被逼在獄中自殺了!這樣的謀士,人們是始終不會,承認他們有多高明的!

  • 4 # 閒壇故事匯

    論能力,不相上下。論成就,明顯張良更大。

    光說成就,不是說范增不行,而是他的主子項羽不會用人,再鋒利的寶劍,在一個廢人手裡,也成不了名劍。張良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范增對項羽失望透頂,死在回鄉的路上。就這一點而言,張良是勝了。

    歷史一向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如果項羽當了皇帝,那麼後世對范增的吹捧必定更猛烈。但可惜的是,項羽是失敗者,於是對范增的吹捧就變成了同情。張良就不一樣,他是勝利者一方,而且又功成身退,那麼對他的評價肯定就更好了。

    所以,就個人得失而言,張良又勝了范增。

  • 5 # 使用者是三哥

    最初,范增看出韓信之才,告訴項羽,若不能用就殺掉他!范增有幫助項羽奪天下的信心!張良 也知道韓信有才,卻沒有范增這般毒辣與自信!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包括鴻門宴 范增表現,讓人不得不佩服!只可惜對智勇的謀臣而言需要的是善於納諫的明主,而非自以為是的主子。所以,張良笑到最後!

  • 6 # 井岡山旅遊諮詢

    楚漢之爭,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為了中原大地的統治權的歸屬進行爭鬥。最終,佔有絕對優勢的項羽卻敗在了劉邦手中。項羽第一謀士范增和劉邦手下的張良誰更厲害?嵐風說史跟您說說自己的看法。

    在謀略上,張良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范增則老謀深算,經驗豐富,屢出奇招。但是范增在秉性上卻不如張良,范增容易自大,倚仗自己年紀大,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兩個人在智謀上、是高手對高手難分高下的。

    就統率能力而言,范增在項羽手下是有好幾次親自率軍作戰的,且每次征戰的戰績都不凡,可見范增的統率能力並不差。可惜項羽是個沒有頭腦的匹夫,有帝王的氣度但卻沒有帝王的頭腦,手裡有個范增還不會用,屢次錯失除掉劉邦的良機,讓范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政治遠見上,范增在起義軍最初的時候,建議復立楚懷王,這才穩定了起義軍的軍心,間接地拯救了起義軍。另外,范增在剛剛看到劉邦的時候,就讓項羽找機會殺掉劉邦,那時的劉邦是起義軍之中勢力最弱的一個,可見范增的觀人能力、是很強的。

    但是要說到為人處世的方面,張良要比范增、強了太多。張良在幫劉邦得到天下之後,沒有去享受榮華富貴,而是主動辭官歸隱,逍遙于山水之間,並且還著書立說。反觀范增,最後是被項羽猜忌,無奈辭官,病死在了回家的途中。司馬遷給范增的評價只有三個字,“好奇計”,而對於張良則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對於二人孰高孰低,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

  • 7 # 孔六十三

    應該是范增更厲害。

    首先,從謀略上看,兩人是不分上下的。范增與項梁 相會與薛城時,他幫項梁分析了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原因,建議擁立楚王后人為王,以聚攏人心。項梁聽從范增的建議,很快發展成義軍中實力最強的。秦被滅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前往巴蜀。張良建議劉邦燒掉他們所搭的棧道,一來防止後面有人偷襲,二來也向項羽表明自己無東返的意思,使項羽對劉邦放鬆戒心,給了劉邦休整的時機,為以後圖謀大計做準備。包括在鴻門宴上兩人的精彩表現,以及劉邦被項羽困在滎陽時兩人對時局的分析和對各自主公的建議,都說明範增和張良都是眼光精準、謀略過人的人才。

    其次,我們來看才幹方面。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在定陶大破楚軍,殺了項梁, 又要攻打趙國。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此時的范增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還能拜將打仗,可能其軍事才能何等了得。就是放到現在,他也是神話一樣的存在。而相比張良就是一個謀士,並不會領兵打仗。

    再次,我們從身份上來看。西楚雖強大,項羽仍然非常看重和尊敬范增,封他為亞父,其在西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劉邦雖弱小,但也只把張良看做是他眾多謀士中的一位,雖重視,但並沒有給其特殊禮遇。由此看兩人的重要性不在一個檔次上。

    可惜的是項羽狂妄自大、剛愎自用,不聽從范增的建議,幾次錯過滅掉劉邦的機會。後來陳平使計,讓項羽猜忌范增,范增怒而請辭歸鄉,死在途中,曠世奇才沒有盡用。劉邦善於納諫,張良人盡其用,為西漢的建立立了大功,成為名垂青史的功臣。

    良禽擇木而棲很重要呀!

  • 8 # 農夫看天下

    張良與范增誰更厲害一點呢?

    當然是張良囉!范增和張良比差遠了。那又何以見得呢?

    要把張良與范增來進行相比的話,應該是把他們倆人為各自主子所出謀略的絕妙程度來進行相比,因為他們都是謀臣,都是他們主子倚重的左膀右臂。從下面幾點就可以看出:

    1、鴻門宴上雙方謀略的直接交鋒下,范增作為主動進攻者敗於張良之下。

    “鴻門宴”大家都知道了,其實就是范增和張良面對面地導演了一場險象環生的交鋒。

    當項羽作為後來者入主咸陽之後,范增勸項羽以40萬人馬立刻包圍劉邦的10萬人馬,並要求一舉殲滅漢軍,項羽迫於道義壓力遲遲未動。項羽的叔叔項伯和張良是故交,偷偷到漢營告知張良。

    張良讓劉邦拜項伯為兄,並且與他結為姻親,項伯回去後便在項羽面前進行疏通。第二日劉邦只帶一百多人親赴“鴻門宴”,范增在宴席上多次示意項羽動手殺掉劉邦,項羽遲疑著不為所動。

    於是范增叫來項羽的堂弟項莊導演了一場叫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歷史成語故事。卻不料項伯上前與之對舞,用身體為劉邦左遮右擋。張良見狀馬上叫來樊噲站在劉邦身後進行保護。

    後來劉邦借上茅廁之時逃回,又是張良斷後與項羽周旋。張良不但化解了范增的計謀,而且他本人也成功脫身。

    2、張良一身忠肝義膽,范增只會賣主求榮。

    范增一生最為得意的主意就是建議所有義軍擁立楚懷王熊槐之子熊心為楚懷王,這個主意無疑是正確的。擁立楚懷王之後眾將歸心,一盤散沙有了凝聚力,利用了楚國百姓仇恨秦國的心理,義軍得到空前的壯大。

    但是范增錯在哪裡呢?說范增賣主求榮表現在哪裡呢?

    其實楚懷王對於范增還是相當器重的,當時楚懷王對所有義軍將領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當時項羽一路的人馬主將是宋義,項羽是副將,楚懷王把范增封為末將。

    范增不帶一兵一卒,只不過隻身來投,能夠擔任分路軍第三把手說明楚懷王已是相當看重范增,可是當項羽殺害宋義之時,范增沒有阻止;當項羽奪取楚懷王的權利並把楚懷王遷到郴郡時,范增沒有阻止;

    當項羽要殺楚懷王之時,范增沒有阻止。范增對於項羽一切不仁不義的行為全都採取姑息養奸的政策。范增沒有阻止項羽殺楚懷王是為不忠,沒有阻止項羽殺宋義是為不義。

    那麼張良的忠肝義膽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張良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就是忠義之外,還有一件事特別可以表現出張良不為已欲的忠義行為。

    項羽稱王之後對包括劉邦在內的諸侯進行了所轄地域的劃分,項羽忌憚劉邦的能力,劉邦僅僅分得“巴、蜀”兩個貧瘠的地方,劉邦不敢言語,但心中暗暗記恨。

    張良是南韓人氏,他的初衷是復立南韓,所以當輔佐完成劉邦進入咸陽之後就想重歸於韓王成的帳下。臨行之時,劉邦送給張良“金百鎰、珠二斗”,

    可是張良卻把這些東西送給了項伯,要項伯在項羽面前替劉邦美言幾句,把漢中一併封給劉邦。經過項伯的活絡,項羽果然把漢中一併封給劉邦,這為劉邦部隊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張良用謀善於從大處著眼,而范增只是提一些鼠肚雞腸的奸計。

    張良為劉邦所出之計有許多都是事關大的戰略計劃與企圖,比如“下邑奇謀、虛撫韓彭、借箸諫阻分封、明燒棧道等等”。

    這裡就說說“下邑奇謀”,公元前205年,漢高祖劉邦乘項羽北上攻打田榮之時,一舉端了項羽的老巢彭城。劉邦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聽不進張良、陳平等謀臣的忠告,暫時失去了對項羽的警惕,開始花天酒地,盡情享受。

    不料項羽率領三萬鐵騎,心中裝著對劉邦的無比仇恨,操小路突然出現在劉邦軍隊的面前,當時劉邦雖說有56萬人馬,但是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被一擊就潰,劉邦拋棄家小僅帶張良等數十騎逃到了下邑這個地方。

    嚇破了膽的劉邦驚魂甫定之餘,喘息地問張良這下該怎麼辦?

    沒想到張良胸有成竹地向劉邦說出了一套長遠的規劃與戰略企圖。他說九江王英布這一次沒有聽從項羽的指揮,項羽正要廢了他的王位和兵權;梁國的彭越早就對項羽沒有封他為王而抱恨在心;另外叫劉邦一定要相信轉戰齊國的韓信。

    張良建議劉邦派人重金聯絡這三方的力量,發展他們的地盤,然後從四面向項羽形成戰略包圍。後來果然實現了四面合圍,同張良所說的戰略企圖一模一樣。

    而范增只知道叫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玩一些陰損的花招而已。

    4、張良敢於犯顏強諫,而范增對於項羽的劣跡總是熟視無睹。

    當時劉邦先入咸陽,被阿房宮壯麗的美景和數不清的美女迷眩住了雙眼,就想乘時奢侈,好好的享受一下,彭越大聲諫阻,劉邦卻不為所動。

    情況處於僵持之中,張良這時卻敢對著劉邦侃侃而談,他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名言勸諫劉邦採納彭越之言。最終說服劉邦放棄了美女和財富的企圖。

    然而後來當項羽坑殺秦國降卒,燒燬秦國阿房宮時,並對秦國極盡姦淫擄掠之時,沒有聽到范增有對項羽說上隻言片語。

    5、張良目光深遠,功成名就之後就懂得退隱江湖。然而范增年已七十尚不知怡養天年,而是強行出頭。

    總之張良不但文韜武略遠勝范增,而且對於人生真諦的理解也比年齡更大的范增更進一層。總之張良各方面都比范增強多了。

  • 9 # 歷史哨聲

    張良和范增,誰更厲害?從後世影響力而言,自然是張良

    在劉邦的重推下,張良成為了謀略第一人。到了唐朝,張良還成為了武將被祭祀——即便張良從來沒有就沒有軍功!

    沒有戰功的張良,居然和白起、韓信等軍功累累的武將並立,也算是稀奇。而范增,作為失敗方項羽的謀士,除了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外,基本上就不被世人所記得。

    張良的謀略

    張良最大的心願是恢復南韓,結果因為在咸陽和劉邦的一個惜別,導致他的南韓夢被項羽活生生扼殺。可以說,張良並非真心輔助劉邦,更多的是報復項羽。這就是張良為什麼從來沒有在劉邦殺異姓王、劉邦意圖廢太子劉盈等事情上積極參與,因為張良完成了自己的願望,消極參與和歸隱就成為張良最大的心願。

    張良輔助劉邦主要提出了8個謀略:

    1、破嶢關守軍之策;

    2、提出解除項羽攻打劉邦的方案,即鴻門宴;

    3、在劉邦放棄山東之地戰略下,提出以九江王英布、彭越和田榮、韓信三人為攻打項羽主力的策略;

    4、勸阻劉邦立六國後以消弱項羽;

    5、勸劉邦立韓信為齊王;

    6、加封韓信、彭越促成垓下之戰;

    7、勸劉邦封仇人雍齒為侯以安定人心;

    8、穩固劉盈太子之位(被動參與。劉邦想廢太子劉盈都不行,張良當然也不想得罪呂后)

    小結:從影響和後果來看,張良最有價值的策略有:破嶢關策略,確定劉邦滅秦首功;解除項羽攻打劉邦,讓劉邦能夠儲存能夠從漢中反攻關中的實力;立韓信為齊王,確保韓信不反叛劉邦,否則以彭越和英布的實力未必能夠打殘項羽,加上立韓信為齊王,也部分安撫彭越和英布的野心。

    總得來說,張良對於劉邦的價值就是:滅秦、據關中、夾擊形勢這三大價值。張良的策略對於劉邦,就是戰略架構。其他的戰略細節,是由劉邦的其他謀士補充和完善的。張良戰略架構師的身份,足以擔當得起“漢初三傑”的稱號。

    范增的謀略:

    1、立楚之後。一反陳涉自立為王,勸項梁立楚王之後為王,穩收楚地人心,改變陳涉戰死後楚地散亂無序的局面。

    事實證明範增的這個謀略非常成功和有效:

    A、東陽的陳嬰以項梁世代是楚國將領而歸附;

    B、陳勝部下秦嘉立的也是楚國貴族景駒——雖然不是楚王之後,但勉強也算;假如項梁在陳涉死後自立,面對秦嘉所立的景駒,就會失去很多楚人的支援。這也是項梁為什麼必須殺秦嘉和景駒的原因——合法性和代表性。

    范增直接點出關鍵:

    “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2、勸項羽拒絕劉邦和盟的建議。

    “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3、鴻門宴中范增的行為算不上謀略,也有人認為鴻門宴項羽殺劉邦的故事並非真實。

    《史記》正式記錄的范增謀略就兩個:立楚之後、拒絕議和。雖然數量不多,但效果非常大。

    不立楚之後,陳勝部下和各路諸侯必然相互內鬥,必然被秦軍輕鬆收拾。拒絕議和,項羽用戰敗的後果來驗證范增的正確。

    范增在項梁、項羽時期必然還有其他的謀略而不被記錄。這可以從范增職位的變動上可以看出來:

    宋義、項羽北上救趙時,范增是第三號人物:宋義是上將軍,項羽是次將軍,范增是末將軍。地位並不低。只是項羽殺宋義後成為了上將軍,范增是否成為次將軍就沒有記錄。

    鴻門宴時,范增搖身一變,成為了項羽的亞父。可見項羽對范增的信任。

    漢三年拒絕劉邦議和時,范增的身份是歷陽侯。

    范增的職位從末將到亞父,再到歷陽侯。這種變動,在側面上反應了范增的功績。范增並非因為項梁而得到項羽重用,而是因為謀略的功績,甚至是戰功。

    綜述

    在劉邦集團中,張良之所以被首推為第一謀略,其實是劉邦的推薦和謙讓。最有大局觀謀略的人,其實是劉邦。張良在大局觀上反而不如劉邦,更多的是解決實務謀略層面上出力。但由於劉邦推讓,於是西漢第一架構師的稱號只能給張良。

    劉邦在彭城之敗後立馬決定放棄山東,決定在山東樹立項羽的敵手。這是張良、陳平等所不及的。

    而范增,和劉邦一樣,都是具有大局觀謀略;同時也具有和張良一樣解決實際實務能力的謀略。《史記》所記載的立楚後、拒漢和,就是范增大局觀謀略能力的表現;范增在項羽身邊職務、身份的變化,側面證明了范增解決實務謀略的能力。

    一個范增=劉邦大局觀能力+張良實務能力!

    范增最大的缺點是:

    他出道時已經70歲了,去世時74歲。

    若范增和劉邦相同年紀,劉邦想要擊敗項羽,一統天下,很難很難!

    結論:雖然張良後世聲望非常的高,但張良從來沒有在劉邦軍中率軍,相反70多歲的范增依然率軍;張良和范增都有在解決實務層面的謀略能力,但張良沒有范增的大局觀謀略能力。

    張良不如范增。張良之所以聲望高,只是結果論而已!

  • 10 # 文史覓趣

    張良、范增兩人的身份都是謀士、軍師,對比來看,還是張良更厲害一點。我們把兩個人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做一個對比:

    首先,對主公的瞭解程度不同。范增跟隨項梁、項羽征戰多年,理應瞭解項羽的為人,深知項羽有勇無謀、剛愎自用、自大輕敵、優柔寡斷的性格弱點,從而想方設法在實戰中揚長避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范增看出了劉項之爭的本質,也知道劉邦“其志不在小”,於是和項羽兩人合力設下“鴻門宴”,借宴請之名,行刺殺劉邦之實。然而,范增對項羽盲目自信,沒有預料到項羽會因為劉邦的恭維和項伯的勸說而改變心意,導致劉邦藉機逃走,錯失刺殺良機。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但是項羽依舊只是“默然不應”,充分說明範增與項羽兩人沒有足夠的默契,認識不一致、思想不統一,行為也難以做到步調一致,無法幹成大事。反觀張良對劉邦非常瞭解,他知道劉邦不像項羽那樣英勇善戰,但是劉邦志向遠大、靈活多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當他獲知項羽將要攻打劉邦這一絕密軍情後,第一時間告訴了劉邦,並且從容淡定地分析形勢,又將項伯這一重要人物引薦給劉邦,使劉邦有機會透過結為親家拉攏項伯,為劉邦第二天在鴻門宴上的成功脫險埋下伏筆。

    其次,用人安排的不同。鴻門宴名為宴會,實則暗藏殺機,是一場鬥智鬥勇又不見硝煙的戰鬥。既然知道宴會這麼重要,范增按說應該在會前進行精心設計與周密佈置,一旦情況有變立即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進行補救。在宴會上,當范增看到項羽不忍心殺劉邦時,馬上離席安排項莊去舞劍,希望借項莊之手刺殺劉邦。范增深知不殺劉邦會導致“若屬皆且為所虜”的嚴重後果。既然知道其危害性,就應該派一個或數個智勇雙全的人去應對這種突發狀況,而范增卻用一個平庸的項莊去舞劍,以至於在項伯干擾下無法對劉邦下手,刺殺劉邦因而失敗,喪失了一次好機會。試想一下,假如范增派類似樊噲那樣的猛將去做這件事,也許會出現另外一個結果。再看張良,他安排周當,考慮到了項羽的驍勇善戰和范增的老謀深算,為了以防萬一,他帶去了勇士樊噲等百餘騎精兵強將,做好了隨機應變的充分準備。當殺機四伏、劍撥弩張的緊急關頭,他立馬召喚樊噲,助力劉邦逃脫,並留下來,鎮定自若地處理善後事宜,有膽有識,不卑不亢,舉重若輕,有禮有節。

    再次,對待主公的態度不同。范增盲目自信,幾乎把一切都設計好了,項羽只負責按照其要求去完成。與項羽議事的時候,范增很少採取商量或討論的口吻,而是近乎指令式的語氣。鴻門宴之前,范增勸說項羽攻打劉邦,先分析了“此其志不在小”,接著說劉邦有“天子氣”,最後四個字“急擊勿失”,簡直就是在直接下命令:趕緊攻打,不要失去機會!當宴會出現狀況時,又不及時與項羽商量對策,而是自作主張“出招項莊”。當謀略失敗後,范增沒有及時地進行自我反省,而是一味地當眾斥責和怒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讓身為四十萬大軍統帥的項羽臉上著實掛不住,導致兩人矛盾升級,關係惡化。而張良在為劉邦出謀劃策時,謹守下屬的本分,言語之間始終謙卑有禮、循循善誘,恪守謀臣之道,遇事多商量,不擅自作決定,想盡辦法保護劉邦,助其逃脫,贏得勝利,宴會後君臣關係和睦,最終為自己贏得了美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