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過榮光

    通常建議父母在3歲前就讓寶寶在自己的屋子裡睡,因為3歲以前寶寶可能年齡偏小,還比較缺乏安全感,而3歲以後再不讓寶寶獨立,以後就會更加難以做到。另外,到了3歲左右,寶寶的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的發育階段,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 。因此,3歲是一個培養寶寶獨立性的時間分水嶺。

    但現在很多父母都會傾向於在寶寶出生後就讓他自己睡小床,從小適應單獨睡,這時寶寶還沒有分離焦慮的概念。而且,父母也不必擔心寶寶不和自己睡會缺少安全感,其實只要在寶寶有需求的時候,父母都能夠立即做出迴應,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相反,即使是同床睡,但如果媽媽不能及時安撫哭鬧的寶寶,寶寶也會一次次驗證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從而失去安全感。

    分床睡對寶寶的好處

    清新的空氣

    睡眠時,清新的空氣有助於睡眠時大腦和身體的生長髮育。而當寶寶睡在大人中間時,會吸入父母撥出的二氧化碳,影響寶寶吸收氧氣,對寶寶的健康非常不利。

    減少窒息的風險

    和父母一起睡的寶寶有被翻身的父母壓到的風險,而且大床上的衣物、被褥繁多,很有可能會導致嬌弱的小寶寶被蓋住口鼻,導致窒息。 而寶寶單獨睡時,就不會有這些風險存在。

    身體舒展的空間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睡眠時所需要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擁擠的狀態不利於寶寶在睡眠過程中的身體舒展和發育。

    獨自面對黑暗

    孩子在自己的小房間裡睡覺,需要獨自面對黑暗。這是孩子獨立性發展之路上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自己學會處理恐懼、失落等負面情緒。

    有利於寶寶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

    如果孩子到一定年齡還不與父母分床睡,他們會容易產生“戀父”或“戀母”情結,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在完整的家庭裡,凡是有“戀父“或”戀母“傾向的孩子,他們大多以異性父母為自己的榜樣,這會對他們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造成影響。

    父母可以獨處

    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有獨處的空間,對孩子來說也是重要的成長經歷。如果我們一直把自身的生活需求都藏起來,無意中便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父母生活質量的狀態。並且,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事情都不是隱藏可以解決的,不如儘早告訴孩子:你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這樣大家都能休息得更好。

    面對稍微大點的孩子,分床也需要一個過程,不要做得過於突然,要讓孩子切實地感受到,父母對她的關愛並沒有減少:

    利用家裡變化的機會 孩子要上學,就需要重新給孩子佈置一個自己的學習天地;家裡要來客人,房間的佈局也需要改變;搬家、裝修、要買新傢俱等,都可以成為給孩子重新佈置房間的契機。這時,孩子房間的佈置和傢俱的選擇可以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到自己小空間的佈置中來,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告訴孩子自己睡的好處

    讓孩子自己睡也要充分和孩子講清自己睡的好處:空氣好、不會太擠、不會太熱、不會在睡著時踢到父母、不受父母睡眠時間的干擾、父母也可以睡得更踏實等。

    睡前陪孩子一會兒

    如果以前有睡前陪孩子聊天、講故事的習慣,那麼最好保留下來,可以陪寶寶睡一會兒,等到孩子睡著後再離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口核銷中《企業批次核銷報告表》該如何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