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5774605866

    1.馬頭琴。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絃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迴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絃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2.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幹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3.四胡。四胡,拉絃樂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兀爾,源於古代奚琴。宋代陳暘《樂書》:“奚琴四胡本胡樂也。”清代用於宮廷樂隊,稱提琴。清代《律呂正義後編》:“提琴,四弦,與阮咸相似,其實亦奚琴之類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

    4.胡畢斯。有四根弦,初為絲絃,現用成套的中阮弦代替。從裡向外分別為纏弦、三絃、二絃、子弦。按音以品為準,有一個山口,二十四或二十五個品位,適於演奏多聲部,因而在樂隊中常作中聲部樂器。由青格勒研製的胡畢斯現已普遍被沿用。

    5.雅托克。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

    6.太平鼓。蒙古族和滿族打擊樂器。其鼓框為鐵製,圓形,以一面蒙牛、馬、羊皮,鼓面上畫有民族圖案。柄上有三到八隻小銅鑔或鐵環。以藤條擊鼓,技巧有敲、打、搖、抖、顫等。無一定音高。鼓鍵與鼓柄上均縛有裝飾用的紅櫻穗。常作為一種舞具使用,如雙人舞、集體舞等。

    7.蒙古角。這是清代蒙古喇嘛誦經時用的號角,相傳元代時為蒙古軍隊征戰時使用的古樂之一。據《清稗類鈔》載:“蒙古角,亦名蒙古號,木質空心,上下二節,末加鍍金銅口雄雌各一。雄者內徑微大而聲濁,雌者內徑微小而聲清,其長短皆相等。”清代這種樂器曾在巴爾虎蒙古人中流傳。

    8.火不思。這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相傳是王昭君帶來的,她的琵琶壞了,只好令人改小,於是就成了“火不思”。火不思似琵琶而略狹小,頸細,四弦,柄下腹背如蘆葦節。通體用桐木製作。音色渾厚,近似蒙古角。

    9.笳。胡笳十八拍就是說的這種樂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是哪個地方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