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蜜小廚
-
2 # 醫聯媒體
糖尿病有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兩種型別,一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基因所引發的,而二型糖尿病則是由環境因素所導致的。這些環境因素包括長時間的精神不佳、肥胖、抑鬱、通宵失眠以及暴飲暴食,攝入過多的甜食和油膩的食物等等。
而那些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們,與糖尿病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久坐會使得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各種病痛,容易成為糖尿病的易患群體。
因此,糖尿病並不是由於久坐而引發的,是由遺傳基因和作息以及飲食決定的。在早些年,中國患有糖尿病的人數並不多。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常常大吃大喝,天天喝酒吃肉,久而久之,糖尿病患者也就多了起來。肥胖和靜息的生活方式都是引發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久坐就屬於靜息的生活方式之一。
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攝入肉類和甜食,飯也不要吃得過飽。除此之外,還要適量地進行體育鍛煉,透過運動,可以消耗體內部分的能量,保持人體內的能量平衡,堅持合理的運動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糖尿病患者還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學會排解壓力,積極地進行治療,這對改善病情有較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雖然說久坐不會直接誘發糖尿病,但是,長時間坐著是會增加患有糖尿病的機率的,所以,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們要適當地進行活動。
指導專家:張英澤,副主任醫師,保定市第一中醫院內分泌科。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中醫雜病。
-
3 # 老護士談健康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的飲食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但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已有年年糖尿病患者1.14億,並仍有上升的趨勢。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往往被稱作“富貴病”,但糖尿病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有早期訊號的。
糖尿病發生前,有哪些早期訊號?
糖尿病發生前,腳步如果出現這3個症狀,就表明血糖已經超標了。
1、足部潰瘍
人體長時間體內血糖過高的話,會對人體的迴圈和神經都有一定的損害,如果一旦有了傷口,就很難癒合。
如果面板經常出現乾裂的現象,足部出現潰瘍,可能就會造成足部的逐漸壞死,給癒合帶來一定的難度,並且腳上長時間的傷口無法癒合,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糖尿病了。
2、雙腳麻木
很多高血糖患者都會出現雙腳麻木的現象,他也是高血糖最明顯的症狀之一。
除了雙腳麻木,高血糖的人雙腳還可能會出現灼熱感,這是由於神經系統併發症引起的,出現這種感覺不要忽視,當神經受到影響時,你的腳步很可能會失去知覺。
3、腳部冰涼
高血糖的人若不控制血糖,就會對血液造成傷害,血液迴圈受到了影響。
而我們的腳部,本身血液迴圈就比較差,就會有下肢發涼、足底發緊、感覺異常等等,如對冷熱不敏感、痛覺遲鈍、面板表面有灼燒感等,尤其在夜間更明顯。
哪些行為會導致血糖升高?
1、經常熬夜
經常熬夜會使機體內分泌失調,從而誘發糖尿病。
因為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處於應激狀態,神經興奮性增強,促使皮質醇、腎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就容易出現糖代謝紊亂,進而誘發糖尿病。
2、經常喝酒
喝酒會使胰島慢慢氧化而出現損傷,導致胰島細胞慢慢死亡,致使胰島功能受損。
如果胰島功能出現障礙,墳墓的胰島素就會缺乏,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就會隨之上升,從而出現一系列糖尿病症狀,嚴重的就會誘發併發症。
3、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會導致血糖短時間的升高,使之波動變大,不易控制;壓力過大,也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免疫和代謝功能下降。
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血糖的升高呢?
一、控制攝入甜食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限制食用糖、糖果、蜂蜜及含糖飲料,這些糖類易被機體吸收而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負擔,從而加重病情。
二、日常飲食技巧
糖友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上的小技巧:
常吃五穀雜糧:可選擇全麥食品,含豐富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高纖維食物:玉米、芹菜、韭菜、豆類、南瓜、竹筍等促進機體糖代謝,防止血糖吸收過快。富含高纖維食品能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並增加飽腹感。糖低的蔬菜: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茄子、苦瓜、洋蔥、香菇等。富含鈣的食物:蝦皮、海帶、排骨等。鈣的缺失,會加重糖友病情。富含硒的食物:香菇、魚等。能調節糖代謝、改善糖尿病症狀。因為硒和胰島素的生理活性相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西紅柿、捲心菜等。補足維生素,對於防治糖尿病神經、血管和眼睛的併發症,有著重要意義。三、巧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人體很容易消化吸收,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是極其不友好,但不是完全不能吃,我們要有技巧的選擇性吃,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掌握適度原則,日攝入量不得超200g。
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少吃動物的內臟、少吃雞蛋的蛋黃、高膽固醇的攝入,會加重患者病情。
五、適當喝茶
研究表明,喝茶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
專家推薦綠茶,長期喝綠茶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因為綠茶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劑,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澱粉酶將碳酸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
六、戒菸戒酒
眾所周知,很多患者會吸菸、飲酒,但是吸菸對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微細管、大血管的病變、血糖升高都有影響。
也許短時間內沒有明顯症狀,但最終會出現血管的異常。且吸菸和飲酒對血管內皮的損傷也是很大的。
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所以糖友們儘量不抽菸,不喝酒。
忠告: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因此,多多關注發作前的早期訊號,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才會擁有更好的效果。
回覆列表
久坐並不會百分百患上糖尿病,而是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靜息的生活方式和肥胖被認為是糖尿病發生的關鍵危險因素。
現已明確的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兩個,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包括肥胖、不良的生活習慣、抑鬱等。而不良的生活習慣裡就包括了久坐。
運動可增加能量的消耗,維持機體能量平衡,加強合理運動也是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發生的一項重要有效措施。規律的運動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卒中、直腸癌等危險,還可以保持健康的心態,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