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房網
-
2 # 輝哥品未來
什麼隔代教育不隔代教育,都是相對而言的,誰又能保證近代教育就好了?好多年輕夫婦根本就不懂教育,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的話是透過他一生的檢驗,而獲得的“真理”,從時間上來看,隔代比父母的經歷,時間上要長,經歷要多。千萬不要用狹隘的,眼光看待所有人,每個人的時間,閱歷都是公平的,不要因為自己看過的世界比較豐富多彩,就以為非常豐富,想對時間上來說,隔代接收到的光影資訊永遠會比近代多。
但是無可否認,父母是更接近孩子這個時代的人物,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的發展觀,從整體上來看,父母的社會發展觀更符合這個社會的要求,新一代是具有叛逆心理的,有時候,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都會遭到反對,而老一輩也就是隔代,他們會比較完整的繼承傳統上的精華和糟粕。
另一個就是年輕父母在現代社會里邊總是比老一輩有話語權,在舊社會里,越老就越有資Grand SantaFe有話語權,在新社會就是越小,就越有話語權,誰對誰不對呢?
-
3 # 少年心靈寫作
其實隔代教育是不是對孩子有影響,它不是一概而論的。有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學習能力強,願意接受新事物,願意不斷的更新育兒理念,這樣的隔代教育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周圍人,很多家人愛著,當然如果是說有些家庭隔代之間的觀念非常的不一致,經常發生矛盾,而且在教育孩子上面充滿著對峙那麼對孩子這是有影響的。
我們作為父母如何使得隔代教育起到好作用呢?
首先還是帶著感恩的心吧,就培養一個孩子,感恩的心,感恩的意識對他的身心健康成長特別有。也對他未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特別有好處,而從小學會教育孩子,老人感恩,這是培養他們感恩教育的,我們作為年輕的父母,可以身體力行的給孩子做榜樣。
第二呢,要多與老年人溝通交流,其實老年人特別渴望被肯定價值在育兒上面也一樣,他們有時候的固執堅守往往是擔心被否定,如果我們能夠經常去肯定他們優點,他們就會放鬆很多,也就不至於變得那麼固執了。
最後還是全每位爸爸媽媽都能夠有意識的承擔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因為我們是孩子的父母,所以我們要敢於去承擔,勇於去承擔,但我們能夠敢於勇於承擔的時候,實際上老人也是會讓位給我們的,而不會以他們的教育方式為主導。
-
4 # 潼小漫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到底有什麼影響,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由於工作原因,我接觸了很多學前兒童,有些孩子在入學初,老師剛見面的時候,就能判斷出孩子是誰帶大的。
而且後來驗證八九不離十,為何如此之準,我想是因為在隔代人教育的過程中有幾點比較明顯。
一、孩子習慣方面
因為隔代對孩子的愛不同於家長,很多愛是無底線的,孩子想幹嘛就幹嘛,根本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二、孩子語言方面
在語言方面,孩子說話少於同齡的孩子,因為在培養的過程中,老人扮演了話多的那方,都是透過自己的“自問自答”式互動,啟發孩子說話自然少了。
三、與人交往能力
-
5 # 文字老窖
在西方國家,孩子從進幼兒園到十八歲獨立成人,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因此,隔代教育基本上成了一箇中國特色。這種中國式隔代教育的主要表現為:年輕的父母生活、工作、學習壓力大,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扶養,或者對孩子的生活起居、學習娛樂懶得操心。把帶孩子當成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標配。
之所以中國式隔代教育能夠大行其道,除了年輕父母認為老人有時間有經驗又有耐心,更多的是老人對小孩子隔代親,容易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圍。
但中國式隔代教育看似好處不少,實際上問題多多。
因為隔代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會對孩子呵護備至,對孩子有求必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喪失了許多本該得到鍛鍊的機會。
其次,因為爺爺奶媽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多數情況下,還會按照自己年輕時的育兒經帶孩子,導致孩子在認知外界和待人接物上與其他孩子脫鉤,使得孩子很難融入小夥伴的活動圈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
再有,因為凡事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操心,一切代勞,造成孩子對他人的依賴性,自私懶惰,在獨立面對問題時,會毫無主見。
最後,長期的隔代教育,也拉遠了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導致不親近父母,不相信父母,一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世或不再關心孩子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因牴觸父母教育,而變得自閉、叛逆。
綜上所述,不是說隔代教育一無是處,而是對於身陷隔代教育中的孩子,一定要引起父母的重視,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才是本文的出發點。
回覆列表
有,我覺得有很深的影響,尤其小時候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小孩。我自己就有深刻的體會,我是被姥姥姥爺帶大,我有很多方面和姥姥姥爺很像。我現在自己出國在外,留學移民生活在加拿大溫哥華差不多有10年了,能堅持下來並且有不錯的發展,我覺得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姥姥姥爺的影響。我姥姥是個韌性很強的人,吃苦耐勞,雖然不會爭強好勝,但是不服輸,並且非常獨立又顧家,幹練並且大度,包容,照顧小輩也不會過分縱容,我姥爺是個很溫柔的人,不斤斤計較,做事穩重有條理,對家人很包容,也不大男子主義,姥姥和姥爺有些女主外男主內的感覺,不過不影響大礙。我一個人在國內拼搏了這麼久,雖然說出來很不好意思,但是我自己覺得,自己融合了姥姥姥爺的脾氣秉性,發展順利尤其待人接物方面,也都是隨了他們,託了姥姥姥爺的福。在北京,我感覺小時候老一輩人帶大的小孩還挺多的,我身邊大部分的同學朋友都是由奶奶爺爺或者姥姥姥爺們帶大的,對長輩們也特別敬重可能都勝過對爸媽吧,個人感覺,小時候的我們是處在各種和身邊人學習的過程中的,所以老一輩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一人在外時最掛念的也是他們,有時都會覺得要不然為了姥姥姥爺回國發展吧,可又想自己闖出一番事業讓他們引以為傲,真的也挺糾結的,所以很能理解那些和老輩感情更深厚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