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發言人:跳槽達人孟達
出處:《費詩傳》
前門牙將王衝因為懼怕李嚴,叛逃了,蹲到了孟達那裡,不懷好意的給孟達吹耳邊風:知道嗎?我們那位諸葛丞相非常痛恨你的背叛,要殺光你的妻兒!幸好昭烈帝沒有聽從,這才叫你的妻兒逃過一劫。
誰知孟達反而說:諸葛亮看待事情瞭解原委,照顧我善始善終,他絕不會這樣做的。孟達不相信王衝的話,雖然背叛了,卻依舊對諸葛亮傾心仰慕。
鴻曰:“間過孟達許,適見王衝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達曰:‘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盡不信衝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
②發言人:東吳張溫
出處:《張溫傳》
劉備死後,孫權派張溫出使蜀漢,孫權說:“唉本來也不想叫你遠行,就是擔心諸葛亮不瞭解我們與曹魏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跑一趟……”
張溫謙虛了一番,表示自己其實沒才幹:“我對朝政沒做過啥謀劃,外交也沒應對的才能,怕是沒有前人的能力和成績。倒是諸葛亮這個人見識深徹,深謀遠慮,一定能瞭解您的神明和權宜,加上朝廷恩惠,我推測諸葛亮定不會猜疑。”
溫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出處:《呂凱傳》
劉備死後,南中雍闓等人造反,呂凱在郡中任五官掾功曹率領官兵抵禦叛軍。雍闓數次勸誘呂凱,希望呂凱早早投降,呂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反而勸說雍闓回頭是岸。
“如今的諸葛丞相英才超群,明察事物未然之始,受先主臨終託孤重任,輔佐蜀漢隆興,公平公正,從不偏袒忌諱,獎賞功績不念小過。如果將軍你能夠翻然醒悟,重新走上正道,又何止管理永昌這一小塊地方?
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①發言人:跳槽達人孟達
出處:《費詩傳》
前門牙將王衝因為懼怕李嚴,叛逃了,蹲到了孟達那裡,不懷好意的給孟達吹耳邊風:知道嗎?我們那位諸葛丞相非常痛恨你的背叛,要殺光你的妻兒!幸好昭烈帝沒有聽從,這才叫你的妻兒逃過一劫。
誰知孟達反而說:諸葛亮看待事情瞭解原委,照顧我善始善終,他絕不會這樣做的。孟達不相信王衝的話,雖然背叛了,卻依舊對諸葛亮傾心仰慕。
鴻曰:“間過孟達許,適見王衝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達曰:‘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盡不信衝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
②發言人:東吳張溫
出處:《張溫傳》
劉備死後,孫權派張溫出使蜀漢,孫權說:“唉本來也不想叫你遠行,就是擔心諸葛亮不瞭解我們與曹魏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跑一趟……”
張溫謙虛了一番,表示自己其實沒才幹:“我對朝政沒做過啥謀劃,外交也沒應對的才能,怕是沒有前人的能力和成績。倒是諸葛亮這個人見識深徹,深謀遠慮,一定能瞭解您的神明和權宜,加上朝廷恩惠,我推測諸葛亮定不會猜疑。”
溫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出處:《呂凱傳》
劉備死後,南中雍闓等人造反,呂凱在郡中任五官掾功曹率領官兵抵禦叛軍。雍闓數次勸誘呂凱,希望呂凱早早投降,呂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反而勸說雍闓回頭是岸。
“如今的諸葛丞相英才超群,明察事物未然之始,受先主臨終託孤重任,輔佐蜀漢隆興,公平公正,從不偏袒忌諱,獎賞功績不念小過。如果將軍你能夠翻然醒悟,重新走上正道,又何止管理永昌這一小塊地方?
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