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在月夜彈響了他的《錦瑟》。一曲悽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後世無數的聆聽者,歷來也曾經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說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說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對於《錦瑟》一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紜,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句是分別寫了瑟的適、怨、清、和四種樂調,還有人把“錦瑟”猜想做一個女子的幻化,疑為“令狐家青衣”……此外,許多人傾向於悼亡一說,認為詩人是在孤獨淒涼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
這首詩雖然在理性方面難於加以確切的解說,但在感性方面卻極易於引起讀者的感動和喜愛。詩很具感性,是因為它的形象;詩又很難懂,也是因為它只繪形象,撲朔迷離。要讀懂這首詩,我以為主要應去分析詩的形象,看它給予我們的感發、感動及聯想是些什麼,而不必去比附事實。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以“錦瑟”起興,既寫瑟之華美,又寫弦之細密繁複,“錦瑟”二字,給了讀者一個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覺。《漢書·郊祀志》記載:“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為二十五絃”,誰曾想“五十弦”之“錦瑟” 比之琴、箏,原來竟附著有如此悲切的情愁。無端,莫之為而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無端”一詞使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這抑鬱的感嘆像是在說並非瑟自己情願有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這麼多,無可奈何呀。“一弦一柱思華年”,這瑟上的每一條弦、每一根柱都牽引著詩人藏埋心底的一段傷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來,兩個“一”字,更加強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覺,既暗示了感覺的細緻繁複,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纏綿。每一弦每一柱的撫弄都會引起了詩人對往事的追憶,“華年”二字與前面的“錦瑟”相應,既見“華年”之美好,更見今日回思時的惆悵哀怨。詩人以瑟之華美暗喻自己才華出眾,又以瑟之“無端五十弦”暗示華年悄然流逝,傷痛之情,悲憤之意,隱隱含於“無端”之感嘆中,這兩句可以說是這一首詩的總起。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頷、頸兩聯承首聯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嘆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對於李商隱來說,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捲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於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淒涼中追憶往事。頷聯寄情於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頸聯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裡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濛濛,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無人賞識。
李商隱的用典有他自己的特色。有時用其本義,例如《安定城樓》中,他以“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言說自己不得施展懷抱的悲憤。有時他又將典故當作一個特殊的形象來使用,並加以創造性的引申。“曉夢”、“春心”便是後一種用典的寫法。莊周夢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於闡述一種“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而李商隱卻借“蝶夢”之形象為自己所用,抒寫了自己對於仕宦之途的追求夢想以及此夢想失敗落空後的無盡感慨。“曉”字所暗示了夢境的短暫,“迷”字暗示了夢者的痴迷。這種痴迷沉醉、悵然若失的情意才應該是詩人所欲表達的本意。“望帝春心託杜鵑”,用瞭望帝去國懷鄉,魂化杜鵑,悲鳴寄恨的典故,李商隱又加以引申。什麼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嚮往、執著之心。多麼痴迷的夢境,多麼深摯的情志!此詩的幽婉即在於詩人對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明白的敘述,而只是用種種不同的美麗且繁複的形象和曲折宛轉的章法來給予讀者一種直感和暗示,使讀者可以因之而產生無數的感動和聯想。
曉夢”與“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與“杜鵑”,引起翩飛、悲啼的聯想;“月明”與“日暖”,引人入蒼涼寥闊、溫麗悽迷的情境。詩人化實為虛,連用四個典故,以四幅清麗、靜謐、迷離而又含帶悽切的景象,寓託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緒,使人既難以指實言明卻又有所感知,從而吟詠於口而思索於心,那是一種富於感動興發之作用的詩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尾聯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痴迷、“春心” 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迷惘,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味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在暖玉生煙的縹緲裡,詩人回望華年往事,追憶往日情緣,空留當年的悵惘,令他再一次不勝嗟嘆: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當是他回憶往事,對一生坎坷而發的感慨,儘管描寫委婉,旨意朦朧,但顯然有其寄託。李商隱在詩中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緣情造物的寫法,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李商隱在月夜彈響了他的《錦瑟》。一曲悽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後世無數的聆聽者,歷來也曾經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說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說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對於《錦瑟》一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紜,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句是分別寫了瑟的適、怨、清、和四種樂調,還有人把“錦瑟”猜想做一個女子的幻化,疑為“令狐家青衣”……此外,許多人傾向於悼亡一說,認為詩人是在孤獨淒涼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
這首詩雖然在理性方面難於加以確切的解說,但在感性方面卻極易於引起讀者的感動和喜愛。詩很具感性,是因為它的形象;詩又很難懂,也是因為它只繪形象,撲朔迷離。要讀懂這首詩,我以為主要應去分析詩的形象,看它給予我們的感發、感動及聯想是些什麼,而不必去比附事實。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以“錦瑟”起興,既寫瑟之華美,又寫弦之細密繁複,“錦瑟”二字,給了讀者一個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覺。《漢書·郊祀志》記載:“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為二十五絃”,誰曾想“五十弦”之“錦瑟” 比之琴、箏,原來竟附著有如此悲切的情愁。無端,莫之為而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無端”一詞使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這抑鬱的感嘆像是在說並非瑟自己情願有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這麼多,無可奈何呀。“一弦一柱思華年”,這瑟上的每一條弦、每一根柱都牽引著詩人藏埋心底的一段傷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來,兩個“一”字,更加強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覺,既暗示了感覺的細緻繁複,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纏綿。每一弦每一柱的撫弄都會引起了詩人對往事的追憶,“華年”二字與前面的“錦瑟”相應,既見“華年”之美好,更見今日回思時的惆悵哀怨。詩人以瑟之華美暗喻自己才華出眾,又以瑟之“無端五十弦”暗示華年悄然流逝,傷痛之情,悲憤之意,隱隱含於“無端”之感嘆中,這兩句可以說是這一首詩的總起。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頷、頸兩聯承首聯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嘆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對於李商隱來說,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捲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於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淒涼中追憶往事。頷聯寄情於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頸聯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裡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濛濛,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無人賞識。
李商隱的用典有他自己的特色。有時用其本義,例如《安定城樓》中,他以“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言說自己不得施展懷抱的悲憤。有時他又將典故當作一個特殊的形象來使用,並加以創造性的引申。“曉夢”、“春心”便是後一種用典的寫法。莊周夢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於闡述一種“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而李商隱卻借“蝶夢”之形象為自己所用,抒寫了自己對於仕宦之途的追求夢想以及此夢想失敗落空後的無盡感慨。“曉”字所暗示了夢境的短暫,“迷”字暗示了夢者的痴迷。這種痴迷沉醉、悵然若失的情意才應該是詩人所欲表達的本意。“望帝春心託杜鵑”,用瞭望帝去國懷鄉,魂化杜鵑,悲鳴寄恨的典故,李商隱又加以引申。什麼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嚮往、執著之心。多麼痴迷的夢境,多麼深摯的情志!此詩的幽婉即在於詩人對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明白的敘述,而只是用種種不同的美麗且繁複的形象和曲折宛轉的章法來給予讀者一種直感和暗示,使讀者可以因之而產生無數的感動和聯想。
曉夢”與“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與“杜鵑”,引起翩飛、悲啼的聯想;“月明”與“日暖”,引人入蒼涼寥闊、溫麗悽迷的情境。詩人化實為虛,連用四個典故,以四幅清麗、靜謐、迷離而又含帶悽切的景象,寓託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緒,使人既難以指實言明卻又有所感知,從而吟詠於口而思索於心,那是一種富於感動興發之作用的詩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尾聯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痴迷、“春心” 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迷惘,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味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在暖玉生煙的縹緲裡,詩人回望華年往事,追憶往日情緣,空留當年的悵惘,令他再一次不勝嗟嘆: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當是他回憶往事,對一生坎坷而發的感慨,儘管描寫委婉,旨意朦朧,但顯然有其寄託。李商隱在詩中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緣情造物的寫法,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