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樂公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苦縣,古縣名。楚置苦縣,秦廢。一說是安徽省渦陽縣,一說是河南省鹿邑縣。有待繼續考證),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德經》是老子在出函谷關前所著,又名《老子》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老子、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越來越按照老子說的去做,他晚年乾脆自稱是“名譽道家”、“十宿道人”。

    在現時的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繼興起了“老子熱”,《道德經》一書在這些國家被一版再版。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 2 # 靜逸堂堂主

    對於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歷來爭議頗多。他是什麼時期的人,是怎樣一個人,甚至有沒有這個人……學術界長期以來都爭論不休,難有定論。

    究其發端,早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對老子的記述就頗為飄忽,不是太清楚。翻譯成白話文,《史記》裡是這麼說的:

    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

    老子研究道德學問,他的學說以隱匿聲跡,不求聞達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見周朝衰微了,於是就離開周都。到了函谷關,關令尹喜對他說:“您就要隱居了,勉力為我們寫一本書吧。”於是老子就撰寫了一本書,分上下兩篇,闡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後才離去,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說:老萊子也是楚華人,著書十五篇,闡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

    據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也有的人說活了二百多歲,這是因為他能修道養心,故而能長壽。

    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史書記載周太史儋會見秦獻公時,曾預言……有的人說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說不是,世上沒有人知道哪種說法正確。總之,老子是一位隱君子。“

    可見,司馬遷對於老子其人,共列出了三種說法:一為老聃即李耳,一為老萊子,一為周太史儋。也就是說,《史記》對老子是沒有定論的,只是分而記載。這樣一來,後世人對老子其人其書便產生了多種解讀,爭論了兩千多年。

    近現代學者對老子其人其書也存在爭議,最具代表性的是胡適、郭沫若、馮友蘭和羅根澤四家之說。

    胡適認為,老子即老聃,是春秋後期人,大體與孔子同時而比孔子早生晚死,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老子》書也作於春秋時代。

    郭沫若認為,老聃是春秋後期人,約與孔子同時,這與胡適觀點相近;但他認為《老子》書成於戰國時代,是稷下學者環淵(關尹)所著的上下篇。

    馮友蘭則認為,老聃是生於楊朱孟軻之後、莊周之前的戰國中期人,《老子》書是戰國中期的作品。

    而羅根澤的觀點是,老子就是太史儋,《老子》書乃太史儋的著作。

    當代學者李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認為,老聃和老萊子很可能是同一人。他們都是長壽者,故稱“老”,都是楚人,都跟孔子見過面,都是道家,言談話語差不多,很像一個人。

    過去我們不知道楚國文字的李字是怎麼寫的,當然無法想象萊和李有啥關係。得此線索,才恍然大悟,原來司馬遷講的三個老子,前兩人是同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薩科齊被判三年監禁,法國終於發現路走錯了,美國還能堅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