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交流8207
-
2 # 匠醫德
黃帝內經,一本華夏民族文明精髓及大成.書中以黃帝與天師歧伯對答的形式論述天地萬物氣候生化的規律.第一篇就是上古天真論,十分完美地道出真人與賢人還有其對地球運轉的規律氣的變化加臨與人時如何應對的詳細生活,怎樣養生延長壽命.往後就是逐步解釋天氣地氣對人體的影響,還有治療的大方針,藥性的氣味,陰陽如何判斷,很多很多.是一部真正有意義的古書,無論你認同與否,內經的內容都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人依舊是吃五穀雜糧,依舊接受天地運轉的氣導致生病.或者生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黃帝內經是古今最偉大傑出的書籍.
很多人反對中醫不科學,沒有標準,不統一,難研究.文字玄,故事無從考究.這也難怪,畢竟現今的祖國數十年來都致力外求國外文化與科技使自身強大起來.所以反對中醫的基本上是對中醫的不解或者是誤解.
其實中醫是有標準的,標準就是在內經裡頭.用藥的標準,有針的深淺都有標準.而且內經是一門不能以科學來解釋的書.因為他的範圍太廣,意義深奧,深到什麼程度?深到可以說是無窮大,數之可十,可百,可千,可萬.一個人如果可以學透內經的東西的話,那這個人必定可以長壽,而且身邊親人一定不會被疾病折磨!
還是那句話,黃帝內經是中國最偉大的書籍,是國之髓,民之師!不可棄,棄之則亂!
-
3 # 無憂草2775
(黃帝內經)是以春秋時代的古典(內經)作為模版,在什麼時代改編而成的書藉,無從知道,沒有著書人姓名,借用黃帝名稱,是有意而為之,其真正目的,是使之成為暢銷書藉。春秋古典醫藉(內經),根據資料記載,內容不多,載中藥方劑十二首,有湯,丸,膏,酒等劑型。在其書包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至真要大論),兩部分。有醫學理論闡述,是確認為是在戰國時代的古典醫藉。因年代久遠,現要見到真跡有難度。其年代還有,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
(黃帝內經)內容豐富,只能說是根據(內經)而改編的書藉,也有可能是彙集民間醫術整編,著作者不是醫家,但其精神可佳。在早期中醫學文獻,很少有人提到(黃帝內經),是在改革開放後期,方開始盛行。在古代方劑成藥文獻中,也難看到(黃帝內經)的經典方劑。
東漢末期的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及所著(金匱要略)等醫書。在此後,後代醫家奉張仲景的醫學書藉為典範。直到後期年代,醫學家輩出眾多,醫學理論也各樹一幟,中藥方劑也豐富多彩。到清朝前期又出現新醫學理論(溫熱病)論治書藉。
古代醫學家,醫學書繁多,各有各的醫學理論見樹。都是祖國醫學寶貴遺產。我們後代要學習,要領會,要研究,要吸收其精華。不能不分皀白全盤接收。還是古人有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現代醫學應該要發揚,並發展,不是要停留,要保守。治病關係生命,要踏踏實實,不能吹,要能醫。
-
4 # 湯谷沖霄
華人,除西方忠實的洋奴外,對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都有真實的親切感。這部醫學鉅著經唐.王冰先生編輯問世後,引領華夏醫學千年多,被醫界奉為聖典,被世民認為是醫界天書。她哺育了千千萬萬醫工,造就了眾多醫界精英。挽救了無數生命,治癒了眾生各式疾患,保護了華夏民族的正常存活,功不可末,受到華人的愛戴。
《黃帝內經》這塊瑰寶,由於產出的年代久遠,又非一人所著,各種學派各種思潮都新增其中,難免在精髓之中摻有雜質。夲人透過多年研讀認為《黃帝內經》有八個不朽、七個悲哀。
八不朽:
一、繼道學,辨陰陽,確立了自然化生觀。
道學是專一研究萬物終始的學問,道是一,一是氣,一氣含陰陽,陰陽是框架,陰陽是萬物的本質。陰陽有象論、數論、認知論,天有陰陽、地有陰陽、天地之間有陰陽。所以陰陽的確認和應用應針對具體情況而確定,絕不能泛泛的用某種陰陽去解注所有陰陽,更不能替代,替代了就會犯下彌天大錯。如萬物化生的陰陽是質能,質為地之五味,能為天之六氣。易經中有“清輕上浮之氣以成化萬物之能;濁重下墜之氣以成生萬物之質”。天的陰陽是寒暑,在化生萬物的程序中是質能,天氣的寒暑只起到外因的影響作用,可影響物器內部陽能的變動,令陰質在演化中出現異常。但如果用寒暑替代質能就大錯特錯了。《內經》中的運氣七篇在繼道學,辨陰陽之後,明確告知後人氣觀念質能陰陽是研究人身的關鍵,所以醫學是以道學之理,探索人體化生之氣機,辨析氣機,把握氣機,調理氣機,恢復到形神兼備的正常態。非調和陰陽平衡,是調陰陽和,和才是聖度。和字是相隨(對應),非調和之意。
二、傳天玄真息,氣觀念下的類比思維產生了“天人合一”的認知觀。
氣觀念下的“天人合一”源於天文地理大自然。大自然鬼斧神工造成對人類的生死威脅,人類敬天畏地,由具有特異功能的巫塑造出了人格化的神仙。巫是人類和神仙的信使,巫是神的化身可替神仙為人類治病,巫醫風行了幾千年。道學的“天人合一”闡明瞭萬物自然化生的大道,揭開了巫的神秘面紗,終結了巫醫迷信愚見,締造出合道義遵道行的“三世醫”。“三世醫”的執行準則是:遵道修真,治氣以救其萌,不治已病治未病。修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天玄者陽氣也,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為此開篇為巜上古天真論》,即上古的天地真氣論。並指出逆道環其真。
三、以“天人合一”的理念確立了人體內的代謝的通道——經絡,及它的子系統——入地的經脈;昇天的絡脈。
天地之間的萬物化生有上升的“左間”和下降的“右間”;人體內細胞的化生有陽氣上升的絡脈和陰水下降的經脈。絡脈的載體是天之氣(陽能)所載的是水谷之精微(營血)。經脈的載體是地之水(陰質)所載的是天之氣和營血的化合物(榮血)。
人體內正是透過絡脈的氣升降和經脈的水出入,達到棄故就新的代謝而形神俱,存形體延壽命。經脈和絡脈是兩條功能各異執行各自獨立永不相交的線路。經脈中榮血(動脈)由心流向四末及皮表,營血由皮表及四肢流回心臟。其中透過腎、膀胱、尿道排出廢水及垃圾。絡脈中陰絡由臟器散往四末,陽絡由四末散向頭面及皮表,透過玄府(汗孔)進氣交之中。同時帶出多餘的水分、熱量及垃圾。
經絡是兩條,氣與血各行其道,血流脈中(血管),氣燻盲膜(筋膜)。氣為血之帥(在微毛細血管處起作用),血不能為氣之母,營血和榮血中都沒有天之氣。氣血不能平衡,只能和,和是對應之意。氣血適度對應才能化生化滅,故陰陽和,是為聖度。
四、傳承藥食同源,創立了人類最早的飲食準則。“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補精益氣。”藥食同產於天地之間,共同承接日月精華,只是性味差異,偏頗為藥可糾體內之偏,平和為食可供養生。
華夏先人兩千年前創立的飲食準則是:世界獨一無二這樣全面這樣深層的養生法則。辛熱之藥攻寒邪散瘀積,為此孔子無姜不食。五穀供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主要營養,乾果供應碳水化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脂肪所以為谷之助。肉蛋供應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纖維素對人補充有益。蔬菜供應維生素、纖維和纖維素等,在食不果腹的古代可填充肚腸。氣味要合而服之,才能產出氣和血。這是古人遵道生氣觀念的精緻發揮。這段文字世間有多少人理解?有幾人認真執行?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在飲食準則中得以落實。沒有天之陽氣就產不出體內衛氣,不服天氣,衛氣削,自傷,九竅閉肌膚雍,早衰壽不彰。氣味合而服之是產出體內真氣的最簡最快最高數朮,是全人類的首創。
五、古人以日月之變發明了醫學界獨有的察色切脈診斷之術。人的面色象太陽一樣有晴有陰,表現為明朗和晦暗的不同,脈象如同月亮有盈有虧一樣,表現為虛實的變化。
色脈之術是上古上帝所珍貴的,先師傳承下來的。上古使僦貸季精通色脈,他把面色、脈象和五行、四時、八風、六合相互配合起來,預測疾病的生死。為此中醫診病主要以色脈為主,“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
察色切脈是揣外知內的絕創,色脈應四時合臟腑。單一的察色切脈是診斷不準的,必須合天時,知病人近況及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下判斷。
六、創立了中醫的獨門絕技、世界僅有的針刺術。
針刺的功效有二,其一、可以折鬱扶運,補弱全真,瀉盛蠲餘,令除斯苦。其二、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養和神也。
刺法僅在絡脈的穴位上應用,經脈上沒有穴位。穴位是衛氣的調節點,刺激穴位手法不同,可令衛氣在此點改變執行方向、速度、強度。達到暢通絡脈的目的,改變氣機對陰質的作用,從而改善或惡化體質。穴位不是身體對外開放的視窗,是衛氣的調節點。對外開放的視窗是玄府(汗孔)。因在剌激穴位時可調整衛氣,故為修真之道。
七、確立了真正的調陰陽大法抗衰老之術。
天地之氣有常、有變,常則萬物生殖生長成熟正常;變則災害生,萬物病或亡。常變災害不斷,萬物多病早衰。萬物之一的人也逃不出這種劫難,人多病早衰更甚於萬物,因還有不節的飲食和過多的嗜慾之心。災害、不節的飲食、嗜慾之心所耗費的是人體內的陽能,所積澱的是體內陰質。為此造成體內陰陽不和,形成“七損八益”不良狀況。體內陽能的虛虧,陰質的積聚,造成陽化功能低下,氣血各自的通道瘀堵,新陳代謝紊亂,百病叢生,衰老早至。
體內陰陽不和,怎麼調整呢?針對體內“七損八益”的病因,採取“七益八損”的術數對症調理。具體朮數如下:
一、湯液。上古之人用谷制而備用,中古之人,邪氣時至,服之萬全。伊尹熬得一鍋好湯液,連任三帝之尹。後湯液無效改為湯藥,伊尹為湯藥之鼻祖,湯液在民間為粥,粥為天下第一養生補品,氣味合服的熱粥是補精益氣的佳品,同時又減少了陰質的過剩。是養好胃管住嘴的首選食品。
二、服天氣嚥唾液,氣味合服,補精益氣。
三、做小周天真氣執行法。通絡脈,促經血。
四、邁開腿,消肥胖,散瘀積。
總之調陰陽大法是增加體內陽能含量,提升陽化功能,固外化內為主,相應控制陰質攝入。
八、五運六氣學說是領先世界水平的多種現代化理論的先驅。
五運六氣中萬物自然氣化化生中的各種條件的常與異,就是測不準定律;萬物所具有氣升降,水出入就是耗散論;五行生剋和“勝氣”與“復氣”就是生物系統自控論;“時不可違,化不可代”就是自然氣化化生律不可變,千變萬變道不變,萬物皆負陰抱陽衝氣以和。
五運六氣揭秘了萬物化生的終始。
五運六氣是天地之間的真氣,是化生萬物的根。
五運六氣是醫學的根、是進入醫學殿堂的門徑。
七個悲哀:
一、統治階層信奉的理論左右了學術的指導基本理論。
夏王朝啟,將公天下改為家天下,自稱為是上帝的兒子稱為天子(大王),天下萬物皆上帝締造,都無條件的受天子的支配使用包括人。這種理念就改變了“三世醫”氣觀念下的自然化生論,萬物的生存披上了受上帝奴役支配的神秘色彩。脫離了道學理論 ,所以老子說:失道遠點!
以統治階層的好惡左右學術指導思想的習俗,沒有任何朝代改變過,學術是統治階層的工具。所以真理往往被淹沒。《內經》中不服合道學的章節就是佐證。(專題論述)
二、西漢董仲舒叛逆孔子儒學創立儒教,立神學橫行天下,以《春秋繁露》中“皇權神授,君為天下主”博得皇家讚賞。而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令,使道學在權利中心半明半暗的地位受到徹底的打擊,而轉入地下。因而在《內經》中塞進了很多儒教邪說,如“心為一身主,臟器至病主壽論,進而使中醫治氣經方改為治病藥物補方,由少而精的小方變為多而全的大方。上工治氣救於萌,下工治病壞其形。形成了收費愈高療效愈下的現狀,世人對中醫的療效產生質疑。
三、儒醫以六氣中“寒暑”陰陽替化生中的“質能”陰陽,將經絡中兩個子系統連線在一起,把氣血放在一個執行線路中;把兩條上下不相交的兩條通道,改為一條環而無端的圓周密封的通道。
儒醫機械的無條件的套用五行生剋,並把臟腑的功能性作為它們的夲性。再加上寒暑的可迴圈性,把人體內的氣血及五臟腑生克作為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並作為主要理論進行傳承和指導醫學研究和應用。這種喪失氣觀念的圓周運動理論,把一個氣在其中升降、水在其中出入,不停與大自然交換代謝,不停耗散的人體變成了一個密封的獨自存在個體,活人成了屍。
圓周運動理論和經絡是一條的定義,延續千餘年,至今仍是中醫教科書中的主要教材,在這千餘年中多少名人大家被襟固在其中。張景嶽先生明白了體陽氣的重要性,但他在以上錯誤理論的指導下認定了腎的功能性為一元陽氣,把衛氣置於腦後,完全背離了“三世醫”的理念。這種類似謬誤層出不窮,如心主五臟六腑,完全忘卻了“五臟六腑皆稟於胃氣”的教義;再“肺主一身之氣”,忘卻了肺主血、衛氣流溢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散佈全身內外上下,又返回氣交之中的論述。
四、儒醫以“天人相應”替代道學的“天人合一”,抹殺了自然氣化化生論,宣揚神造萬物論。“天人相應”是似是非是的比對,如天上有日月,人有眼睛;地上有草木,人身有毛髮;等等。“天人合一”是類比,是真實性的核對,如天地萬物和人化生同一理、同一象,振蕩同一幅,質地結構同物質,化生步調同序。“天人合一”是大自然中有共同屬性的同一類物器,是自然存在的有形體的生化共性。“天人相應”是人格化的神不僅在天上締造出永珍,相在地上也締造出相對的萬物。就是說每一個人都象天上的星一樣,天神早就按排好了始終的程式,任何反抗爭脫都不會改變安排好的命運,只有腑首做人。要奪皇權,必遭天責。有病就需求神,把醫藥棄之不用,醫學就被封殺。
五、沒有氣觀念的儒醫解釋《內經》形成的錯誤貽誤後人近千年。如:對《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兩段錯譯。“其生五,其氣三”。原譯文: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陰陽之氣又依氣候盛衰消長,表現為溼、燥、寒三種陰氣和風、暑、火三種陽氣,共六氣。首先此篇文章講述的是天之氣,在該句前是“皆通乎天氣。”其是指天氣,非陰陽二氣。其生五,應是天氣可生地之五味,不應是五行之氣。天氣的時序之變為五氣,五氣能量的差異,作用於大地產出五味之食材。天之六氣可分三陰三陽。通解“其生五,其氣三”為:天氣作用於大地生出五味食材,五行是五味的功能性是動態的。天氣依年時之序有三陽三陰,三陰三陽之氣中,有陽太過的暑,有陰陽適中的溫熱燥涼,有陰太過的寒。所以天之氣就有三種不同的能量度,太過、平、不及,此為“其氣三”。三種不同能量度的天氣作用陰質生成三種不同的形態氣、液、固。“其氣三”在萬物化生化滅的重要作用,在五運六氣的七篇運氣學中有詳細的論述。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原譯文:所以聖人能夠調攝精神,順應天氣的變化,契合陰陽變化之理。
解釋這段文字,應該從全段文章前後呼應去解釋。該句的前一句是說用天之氣的作用,後一句是說不用天之氣的危害。這整段是論述天之氣的,不是論氣候變化的。為此應解釋為:聖人傳秘旨,服食天氣,而開智增慧變聰明。其中“服”字,在巜說文解字》中作“用”講。解釋為:聖人傳秘旨,用天氣,開智增慧變聰明。這樣就可以與上下句呼應。其原因就是缺乏氣觀念,離道遠矣。再者用近代人對“服”字的應用“服從”替代了“用”。“服食”還有用的意思。
五、不知古人對字原義的認知,用近代人的認知錯解字義,使精典之作變為世俗理念。如:經和絡兩字。現代中醫教材中經為路徑幹線、絡為網路支線。在《說文解字》中“經”是織,“織”是巾帛的總稱。即植物纖維有序成品;“絡”是絮,“絮”亂棉,即無序的植物纖維。經脈是血管,是有序的締組織蛋白纖維構成為管道;絡脈是膜片,是無序的結締組織纖維構成為網膜。所以經脈和絡脈是不同結構體,不同功能性,不相交的兩條體內代謝通道。經儒醫惡改的,現在宣講應用的經絡定義是逆道學的,是完全錯誤的。
六、《內經》中原文的錯輯,無人問津並延用至今。如巜素問.靈蘭秘典論》中: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出矣。這段文字中把三 焦和膀胱的功能性安置錯位,三焦是腹部的內腔膜,其主要功能是蓄存衛氣,衛氣在降溫後就成為含泡沫的津液,又稱濁液。津液和衛氣實為一物,是不同溫度下的不同形態的兩種實物。衛氣產出於幾十個結腸袋,三焦像州官收賦稅一樣,收集衛氣。津液經加溫氣化後進入衝脈,再分配到臟腑。所以三焦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出矣。膀胱是集尿液的一個囊,所以膀胱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當今很多大師名家,堅持認為三焦是水道,不是蓄氣通氣的腑器。腑器的功能是有谷就消、有氣就揚。
七、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太過,國內新創的、國外傳入的,只要符合統治集團需要的文化統統收納,其中必然包含醫學。所以在《內經》中及註解和延深醫學著作中就有了大量佛教、道教、儒教等外來醫學,充斥以道學為根,氣觀念中以重陽化氣機為主的三世醫 之中。隨之各種醫學理論應運而生,各種醫法醫術各門各派林立江湖。把一個簡約的重陽氣抓氣機促自愈的三世醫,變成了錯綜零亂系統混雜多頭並舉的雜燴醫學。其中有傷寒、千金、局方、溫補、攻邪、溫病、匯通滋陰、火神、陰陽十個門派。其中有些門派屬於道學,大部分門派是雜合或以道以佛醫為主的流派。如同為溫補的兩派就從臟腑入手不同,李東垣以胃脾,主方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張景嶽以溫補命門,主方右歸丸,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二者的立論根據不同表現為對三世醫之根道學的認知不同,所以張認為人體內腎產元陽之氣,這完全是違脊“腑消谷揚氣”和“臟器皆稟於胃氣”的教導。其中滋陰和火神的觀點也是相異的。派別產生的原因,除五運六氣造成的之外,皆因氣觀念有無有關。中醫根於道學,道是一,一是真氣。人之所有者氣與血耳,衛氣是陽性真氣;榮血是陰性真氣。真氣是人形神俱的至要,知其要,一言終的,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只有修真、保真、以真調身、用真自愈才符合三世醫。其代表人物是張仲景、李東垣。凡用臟器功能性元氣或大量藥物偏氣治病療疾者,是遠離道學的儒道釋三教所用時方朮,因而流派林立創出各自獨立的門派。中醫是有統一標準理法朮的,完全可以象西醫那樣進行學院式傳授。各門派家族式傳授自己的醫術,只會給中醫添亂,把本就煩雜的中醫,搞的更加支離破碎。
-
5 # 半個南山人
《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強調治病於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一部中國中醫學公認的奠基之作。
《黃帝內經》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這部著作以“黃帝”和“歧伯”問答的形式,講解了很多中醫理論和養生之道,句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前者以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問題為主。後者主要講解針灸之術的要略,又被稱為針經。
該書為什麼叫黃帝,與黃帝有何關係?
相傳黃帝時期,中國中醫理論經過長期的總結和臨床實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是治病的高手,二人經常聚在一起探討中醫理論和養生之道,所以中醫理論又稱“岐黃之術”就是因此而來。後來,後人將他們的談話便記載在《黃帝內經》裡。
關於“內經”名稱的由來。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這是講內在人體規律,一種認為是講內科,還有認為內經就是內求,意思是要想身體健康,就要注意內在的調理和生息。不過,內經就是人內科的說法更科學一些。因為,據說除《黃帝內經》外,還有《黃帝外經》一書,也是黃帝時另一位擅長外科手術俞跗所創。
回覆列表
中國漢族土醫的聖經,以道家的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至今為中醫騙子們所膜拜,完全是反科學的垃圾書。
中藥的一部分為經驗所得,與現代醫學有一部分交集,但不代表中醫藥是對的,因為中醫從來就無法說清楚治療機理和安全性,經驗主義,沒有大樣本,不敢用統計學,所以總體上是偽科學,應該立即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