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亞琪20

    .化學取樣概念:化學取樣是指透過對採集來的有代表性樣品的化學分析,測定礦石與近礦圍巖中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的工作。

    意義:其結果用於圈定礦體邊界和計算儲量,確定礦石中主要有用組分、伴生有益組分、有害雜質的種類、含量、分佈狀態與變化規律,為解決地質、採礦與選礦加工等方面問題提供資料依據。

    化學取樣是最基本最經常進行的取樣種類,所以,也常被人們稱為“普通取樣”。

    礦山開發勘探中的化學取樣還具有間距更密、數量更多、更及時、快速的特點,起著更準確圈定礦體與礦塊,計算儲量與生產礦量,指導礦山採掘生產作業與控制管理礦石質量等作用,所以屬礦山經常性基本地質工作範疇。

    分類:化學取樣據其取樣物件可分為鑽探取樣和自然露頭及坑探工程取樣。

    (一) 樣品的採集

    對取樣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證樣品的可靠性,否則,因“先天不足”,而喪失了取樣代表性和取樣工作的全部意義。

    2.勘探工程的礦體取樣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 總體上,取樣的方式方法首先應根據礦床(礦體)地質特點,並透過試驗證實其有足夠可靠性的前提下,做出正確選擇與確定;其次,兼顧其取樣效率與經濟效益,嚴禁選擇性取樣。

    ② 取樣間距應保持相對均勻一致的原則,便於取樣結果的利用和正確評價。

    ④ 對於不同型別、品級的礦石與夾石,應視其厚度與工業指標,系統地連續分段取樣,以滿足選別開採的需要;若有必要或混採時可按比例進行適當的樣品組合。

    3、鑽探取樣(鑽探工程質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

    岩心鑽孔的巖(礦)心取樣方法: 常採用劈半法,即沿巖(礦)心軸面用手工劈開或用機械劈(鋸)開成同樣的兩部分,一半作為樣品,一半留存或作它用;

    4、刻槽法

    概念: 沿礦體厚度方向(或沿礦石質量變化最大的方向)按一定斷面規格和長度刻鑿一條長槽,把從槽中鑿下的全部礦石塊作為樣品的取樣方法。

    樣槽佈置位置:

    1) 水平坑道中,對穿脈或石門工程,多在腰切平面位置(距坑道底10~14m高處)沿礦體厚度方向一壁或兩壁連續分段取樣。對沿礦體走向掘進的探礦沿脈工程,多在一定間距的掌子面或頂板沿礦體厚度方向取樣。

    2) 陡傾斜礦體常用水平刻槽,緩傾斜礦體常用垂直刻槽。

    樣槽佈置原則

    1) 樣槽應沿礦石質量變化最大方向佈置,通常是沿礦體厚度方向。

    2) 含礦圍巖和礦石應分段取樣。

    3) 不同型別礦石與夾石應分段取樣。

    4) 樣槽應透過礦體的全部厚度,不漏採,也不重採。

    當礦石質量變化(礦化均勻性差)較大時應合併取樣,以保證其取樣的可靠性。

    刻取方法:

    1) 由於目前多靠錘子與鑿子手工操作,預先需仔細整平,在露出的新鮮面上取樣;

    2) 注意不崩散礦石,不混入雜土,保證可靠性;

    3) 取樣前要錄去氧化皮並細緻的平整樣面,取樣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樣品互相混染,每採完一個樣品應及時裝入樣品袋並附標籤寫明礦區名稱,樣品編號、原始重量,共幾袋第幾袋等。取樣後有關地質人員要在實地嚴格進行質量檢查驗收,檢查的內容包括:刻槽樣品的位置及規格,實際重量與理論重時的誤差,不合格者堅決予以返工,進行補採和重採。

    樣槽斷面形狀:有矩形、三角形等,常用前者。

    矩形樣槽斷面規格:用寬×深(cm2)表示。

    5.化驗分析結果的檢查

    分為內部質量檢查及外部質量檢查分析:

    1) 內部檢查分析是從基本分析樣品中抽取一部分樣品的副樣,密碼編號,和基本分析樣品一樣送往同一化驗室分析;或將基本分析樣品不同編號分析兩份。比較分析的結果,以檢查分析中的偶然誤差。內部檢查分析的數量一般為原分析樣品總量的5%~10%,內部檢查分析應分期、分批進行,對各品級、各型別的樣品,以及邊界品位附近的樣品都應檢查;組合分析、物相分析類同。

    2) 外部檢查分析是將檢查分析樣品(是從原分析樣品的正樣或副樣中抽取)編密碼(附原分析方法說明)後,送往具有較高水平的指定化驗室去分析,以便檢查原分析結果是否有系統誤差存在。外部檢查樣品的數量一般為原分析樣品總數的5%。當礦床樣品總數較少時,外檢樣也不得少於30個。

    在外部檢查分析結果與基本分析結果相差很大時,應查明其原因,或請更有權威的第三個化驗室作仲裁分析。

    布樣

    沿礦體厚度方向,根據可分辨的礦石型別、品級首尾相連分段連續布樣

    重要

    ⑴考慮礦體產狀;

    ⑵確定取樣部位(槽壁、槽底、井壁、坑頂、坑壁、掌子面);

    ⑶劃定礦體、岩石型別、品級界線;

    ⑷按確定的取樣長度分劃樣品界線;

    ⑸實地標註樣號;

    ⑹向取樣工人交代樣品的劃分規格

    考慮礦體產狀、正確分段

    非沉積層狀礦床,樣品連續,不允許跳動布樣;沉積層狀礦床樣位不在一個水平或直線上注意層位連續,避免漏採或重採

    樣品刻取

    取樣面平整,樣位準確;樣槽規格要合乎要求

    關鍵

    ⑴清理樣位,現場平整取樣面;

    ⑵鋪設取樣布及圍子,備齊取樣工具;

    ⑶刻取樣品;

    ⑷用刻槽樣板隨時檢查樣槽規格;

    ⑸樣袋編號、收取樣品、填寫取樣標籤並隨樣品裝袋;

    ⑹樣品稱重,若超過理論重量允許誤差,則查詢原因或返工重採;

    ⑺包裝、保管、備送

    樣品長度、規格、樣品編號

    ⑴防止混樣丟樣;⑵樣品須“三吻合”(實地、樣袋、取樣標籤)

    取樣編錄

    按取樣原始編錄規範要求填寫取樣登記表,要求資料準確,字跡清晰

    重要

    ⑴根據取樣標籤存根填寫取樣登記表;

    ⑵作取樣部位的素描圖;

    ⑶補充礦化特徵描述

    取樣編號及取樣位置

    有坡度的樣槽要記錄方位和坡角

    填寫送樣單

    樣品編寫清晰,分析專案明確

    重要

    ⑴對照取樣登記表,檢查核對樣品及包裝;

    ⑵填寫送樣單,並根據地質礦化型別、特徵、組合或光譜分析結果確定分析專案;

    ⑶根據礦化型別及礦化分佈特點以類比方法或試驗方法確定樣品加工縮分系數(K值);

    ⑷提交委託任務書,提出分析報告提交日期;

    ⑸送樣單及任務書由技術負責人稽核簽字

    分析專案

    送樣單至少二份

    送樣及樣品交接

    保證樣品安全、無誤

    一般

    ⑴對照送樣單逐一查對樣品數量、編號(包括取樣標籤的查對)及包裝安全;

    ⑵在送樣單上雙方簽名認可無誤

    ⑶送樣單由送樣和收樣單位各持一份

    樣品包裝及裝卸、運輸安全

    樣袋編號要清晰、規整

    樣品加工質量監控

    執行地質礦產實驗測試質量管理暫行規定

    一般

    ⑴樣品加工要遵照切喬特公式(Q=Kd2)並編制加工流程圖和建立作業生產線;

    ⑵樣品加工流程中要建立作業流水卡片記錄;

    ⑶加工損失率<5%;

    ⑷在加工縮分廢棄副樣中應提取3 %-5 %進行內部檢查

    樣品加工流程及作業記錄

    檢查樣要另編注記,避免與正樣混淆;加工損失率和副樣檢查分析誤差計算要定期呈報送樣單位接受監控

    分析質量監控

    執行地質礦產實驗測試質量管理暫行規定

    關鍵

    ⑴收到分析報告後及時提取內外檢樣品,內檢比例不小於10%,外檢比例不小於5 %;

    ⑵內、外檢樣品由送樣單位從副樣庫中提取,並編密碼送出;

    ⑶送樣單位收到內、外檢分析結果後及時進行誤差計算;

    取樣要點提示

    1)化學樣:

    a) 主要樣品的取樣方法及實用範圍:揀塊、連續揀塊,刻線、刻槽法,參與儲量計算的樣品必須是刻槽樣品。

    b) 嚴格控制刻槽樣的規格。

    c) 巖礦心取樣的切面選擇(順軸向垂直礦面)。

    2)礦石體重樣:

    小體重樣:分佈、數量、測定方法和基本分析與鑑定要求。

    大體重樣:取樣方法。

    ⑷向測試單位及時反饋內、外檢誤差情況,並提出處理意見

    內外檢樣要密碼送樣

    分析結果與地質觀察出入較大時提出內檢或重新取樣分析;內、外檢樣品按批次提取並注意不同品級的分佈,邊界品位以上的樣品應占主要比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變成一個有創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