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才能變得有創意?
6
回覆列表
  • 1 # 科技公元

    每個人的童年都離不開各種玩具,一般女孩子玩過家家或者洋娃娃,而男孩子則是對機械類的玩具更感興趣,比如四輪驅動車、變形金剛等。不過,誰說只有小孩子才能玩玩具呢?

    日本有位技術宅老爺爺,雖然已經60歲高齡了,但還是童心不老,花11年時間,給自己在家裡倒騰出了一個大玩具。就是這個大型機械甲蟲了。它有六條用來爬行的腿和一個長長的觭角。看著它,小夥伴們有沒有想到什麼東西?

    沒錯,就是小時候經常玩的獨角仙了。沒有見過的小夥伴,估計都是城裡人。這個酷炫的機械甲蟲叫Kabutom RX-03,長11米,重17噸。

    別看它這麼笨重,在柴油機的驅動下,它不僅能靠著6條“腿”低速爬行,也能收起腿部,變身成一輛New Beetle汽車,靠著底盤上的輪胎高速行駛。而且,它的“鼻子”還能噴氣,就像一隻怪獸在喘氣。

    除了透過遙控控制,你還能爬進機器人體內控制它的移動,大大滿足了老爺爺的玩心。所以說,只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多大歲數都能是一個有創意的人。

  • 2 # 春天營業中

    題主問的是“如何變成一個有創意的人”,但我想把問題再提升一點,探討一下“如何打造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繫統”。因為一旦擁有創造性思維,創意自然源源不斷,不論是在商業領域,還是面對生活的時候。

    要擁有創造力,首先要打破我們長期以來的道德束縛與誤解,明確創意都是“借”來的。

    前一陣讀了戴維·穆雷的《如何打造你的爆款創意》,很有意思,剛好回答了關於創意的三大核心問題:1、創意從哪裡來;2、如何生產創意;3、如何進化創意。三個答案也是一個整體,回答瞭如何打造我們的創造性思維體系。

    從本質上說,“原創”是個偽概念,文藝復興是創意大爆炸的時代,藝術家、作家、建築師們奉獻了各式各樣的作品,但沒人會在作品上署名。所謂復興,就是讓古希臘思想重新被發現,人們站在前人成果上進行復制、模仿、修改和完善,創造的重點是作品,而不是藝術家。也就是說,有價值的是作品。但隨著自由市場經濟興起,藝術家開始獨立銷售作品,會在作品上署名,以證明作品是自己的創作。原創與抄襲的概念開始對立。之後,商業領域競爭要素慢慢變化,產品就像藝術家,開始具有商業價值,這催生了智慧財產權。在道德上,人們被要求鄙視抄襲。

    那麼,如何借到一個好創意?進而,透過借創意,如何打造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體系呢?

    作者戴維·穆雷認為,很簡單,一共只有6步:

    定義

    借鑑

    組合

    孵化

    判斷

    提升

    第一步是定義問題,問題是創意的基礎,猶如地基之於房屋。透過觀察,識別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多問幾次為什麼,將分類問題從高到低排序,找到問題中的根本性問題。

    第二步是針對核心問題,開展借用創意。可以先從行業領軍者和競爭對手那兒尋找,因為處於競爭關係的雙方遇到的問題大致相同,看看對手是怎麼做的,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接著再次啟動觀察法,觀察存在相似問題的領域,甚至跨領域。好的建築材料能蓋出好房子,好的創意來源也決定了新創意的質量。

    第三步是用“比喻”搭建結構。在這裡,比喻是指用一件事解釋另一件事,比如沃特·迪斯尼用電影比喻遊樂園,喬治·盧卡斯用神話傳說比喻科幻電影。但選定比喻不代表能順利搭建結構,透過擴充套件比喻,你可能得到好創意,像迪斯尼樂園與《星球大戰》一樣成功,也可能不合用,必須捨棄它,重新建立比喻。建立、擴充套件、捨棄,耐心一點多試幾次,創意就是試錯的過程。

    完成以上三步,基本上你已經掌握了面對問題,尋找創意解答的能力。但好創意當然越多越好,如何讓創意源源不斷地噴湧而來?

    第四步是讓潛意識透過組合孵化解決方案。請信任潛意識,它像我們的影子,卻更自由包容,在我們最放鬆的時候,能聽到它給我們啟示。我們都有在散步、騎車、睡覺時被靈感光臨的經驗,戴維·穆雷把潛意識比喻成創造力的子宮,是有一定道理的。

    拿到解決方案後,我們有義務確定方案的質量。因此第二步是開展創意辯論,用積極判斷、消極判斷歸納方案的優缺點,猶如運動員訓練自己的肌肉記憶,判斷可以訓練我們的直覺。別忘了情緒判斷也是直覺的一部分,我們喜歡這個方案也非常重要。

    最後一步是養成全腦思維,這是創意思維的關鍵,也是天才區別於普通人的關鍵。重新定義問題,重新借用創意,重新搭建比喻,重新組合方案,重新判斷改進——綜合運用左腦(分開問題)與右腦(組合問題),把前五個步驟內化融合,不斷強化直覺感知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繫統。

    我們不會成為天才,但可以像天才一樣思考,像運動員鍛鍊肌肉一樣,不斷鍛鍊大腦應用定義-借鑑-組合-孵化-判斷-提升的6步法,鍛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肌肉。願我們成為思想的創造者,為生活增加複雜的美感。

  • 3 # 奧瑟爾

    創意,人人都想追求創意,但是卻很難給創意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而提到創意次數最多的人,要數廣告界。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廣告,最常見的評判標準就是這廣告有沒有創意。

    一個極具創意的廣告往往會在眾多枯燥的廣告展示中脫穎而出而被人津津樂道。

    所以若是我們想要來深追一下那似乎是虛無縹緲的創意到底是怎麼生成的,我們最好是請教一下廣告界的資深人士。

    詹姆斯·韋伯·楊,被稱作美國廣告界的教務長,其廣告生涯長達60餘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完整的美國廣告史,還被另外一位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盛讚為廣告界的“鎮山之寶”。

    所以由他來為我們講述創意的生成,再合適不過了。

    《創意的生成》完完整整的向我們展示了詹姆斯·韋伯·楊的創意之道。

    很多人會覺得,創意虛無縹緲,那是屬於天才們的靈光一閃,但其實創意的出現絕非偶然,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它實際上是由一系列可以被描述、被教授、並不斷重複的步驟組成的。

    在詹姆斯·韋伯·楊看來,創意的生成有兩個相當重要的普遍性原則。第一,創意不過是舊元素的組合;第二,構建舊元素之間的新組合,最需要的能力是洞悉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關性。

    而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習慣於尋找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那麼具體到創意的生成,步驟是怎樣的?韋伯·楊告訴我們大致要經過四個步驟。

    第一,讓大腦儘量吸收原始素材

    這裡所指的素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特殊素材,另外一類是一般素材。

    我們假設目前你手頭有一個工作,需要為公司的新產品做一個創意的廣告策劃。

    那麼在這裡,特殊素材就是指與產品相關的一切資訊,比如它的功能、用途、針對的使用者群體,以及它與競品之間的差異和優勢所在,總之越細越深越透徹越好;

    另外一般素材,是指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積累,是你對生活各個方面的洞察。

    著名廣告人李欣頻說過,她就是依靠書本、電影、旅行、想象力,向世界伸出多條體驗的觸角。

    用盡量多的感官去感受生活,去發現更多的視角,去留意那些觸動你的東西。前面說過,創意不過是新舊元素的組合,所以當你積累了足夠的元素與視角,創意自然就會生成。

    第二步,咀嚼吸收素材

    蒐集準備好了素材,下一步就是消化它。

    完完全全的去吸收去感受這些素材,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並找出他們的相關性。

    在這期間,你腦海可能會蹦出不少想法和靈感,也許很古怪甚至奇葩,但都沒有關係,記錄下來就行。

    就好像廚師一樣,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食材,那麼洗好切好,將各種食材做各種不一樣的搭配嘗試,或者用不同的烹飪方式來做各種食材,這些都是嘗試都是靈感,經過這樣的碰撞和嘗試,總會孕育出一道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菜品。

    第三步,放下、孵化

    經過一次次的頭腦風暴,也許你的大腦已經累了,而且似乎怎麼也想不出新的點子,這種時候也不用著急,徹底放下這些東西,交給潛意識去整合。

    不再去想這些東西,轉而去做可以刺激你想象與情感的事。比如看書、看電影,或者單純的只是睡一覺。

    靈感往往會不經意之間到來。

    就像牛頓,持續的思考依然沒能參透,但卻因為一顆蘋果而頓悟。

    最後一步,應用於現實,並不斷修正

    我們需要的一個靈感,最終是為我們的工作來服務的。

    也許是一個廣告,也許是一篇文章,或者一個劇本。所以,僅僅有一個靈感,還不夠,最後還需要我們將這個靈感運用到工作之中,讓它切實可行而且真正有效,然後不斷修正完善。

    雖說創意並非不可捉摸的神來之筆,但要想成為信手捏來的創意大師也絕非簡單之事。就像詹姆斯·韋伯·楊說的那樣:“同時擁有通才知識與專才知識,才能使靈感和直覺源源不斷,也才能使廣告創意不致枯竭。”

  • 4 # 義烏阿勇vlog

    首先,你就得有一個有創意的頭腦,而要養成一個有創意的頭腦,那你就得去獲取新的知識。如果你沉溺於現在的一個封閉的環境當中,不去獲取新鮮的東西的話,那麼你頭腦中的創意其實也是無法迸濺出來的,所以你可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這個大千世界的美妙,不僅可以透過看看風景也可以參加一些創意的論壇,也可以參加一些創業類的比賽,和一些有創意的人打交道,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在在你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透過這些映像裡又可以養成一個有創意的頭腦的習慣。最後慢慢的你會發現生活當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你會開始思考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決問題的知識來源就來源於你之前的知識的儲備,所以這時候你就開始有了新的點子,新的創意想去解決一個痛點,這就是創意的來源。

    最後,善於觀察世界,善於觀察生活,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點子,需要你去想。

  • 5 # 吳氏宗族

    拉下自己的面子,找你覺得最瘋狂(找死那種除外)的事做做,你覺得自我狀態比較死板,鑑於你的年紀快踏上社會了,那就要下點狠藥了,不要怕丟臉,多做幾次自然就會膽子大了啊~~至於想要有創意的問題,其實你自己現在還沒有放開,相信自己放開以後創意自會如泉湧的。

  • 6 # 生活資訊速遞

    其實要成為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人,說白了就是想你以前沒想過的東西,越離譜越對,打破思想的藩籬,讓自己的思想自由飛翔。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建議,有點天馬行空。

    1。出去走走,找些有趣的東西。在這個有趣的事情和你的問題之間建立比喻或類比關係。

    2。開啟詞典,找到一個新詞。用在句子中。把這個詞和你的問題聯絡起來。

    3。冰山,它就像是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方法。

    4。創造出你能想到的最愚蠢的想法。

    5。向一個孩子請教。

    6。為你的問題向上天閉目禱告,尋求上天的幫助。

    7。問自己天空是什麼味道?

    8。創造一個能讓你被解僱的想法。

    9。讀一份不同的報紙。如果以前你讀的是《南方都市報》,那麼現在就讀《快報》。

    10。這個問題還像什麼其他的東西呢?它是不是還意味著其他的東西呢?,我們要多問一下自己。

    11。你能複製什麼或,誰又可以成為你的榜樣呢?

    12。你最奇怪的想法是什麼?

    13。列出所有困擾你的事情。

    14。選擇與往日不同的工作路線。

    15。洗澡時編一首關於這個問題的歌,並唱起來。

    16。每天收聽不同的電臺。

    17。問問你認識的最有創造力的人。

    18。問問你認識的最沒有創造力的人。

    19。編一些可以描述這個問題的新詞。例如,“溫暖的擁抱”用來描述一個有動機的問題,“彩繪的雨”用來描述不斷變化的客戶認知。

    20。塗鴉

    21。問自己問題的本質是什麼?你能在其他世界找到本質的平行例子嗎?

    22。在車窗開啟的情況下開車。開車時要注意仔細地聽,同時用嗅覺聞。

    23。結合你可能有的想法?

    24。想想蜜蜂會如何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25。把你的想法寫在索引卡上。每張卡片一個想法。

    26。就你目前的問題,問自己你能結合什麼。

    27。問自己,你能換點什麼嗎?

    28。問自己,兩個物體中,一個鹽瓶與一瓶番茄醬哪一個最能代表你的問題?為什麼?

    29。問自己,你還能補充什麼?

    30。哪一個詞可以表達這個問題?

    31。畫一個最能代表問題的抽象符號。

    32。想一個最能代表這個問題的兩個字的人名。

    33。寫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書的目錄。

    34。向你最不喜歡的人徵求意見。

    35。你的想法與別人有什麼不同?

    36。想象一下你的想法和這個想法完全對立的東西同時存在。

    37。做做白日夢。

    38。大聲得想一次。大聲說出你對這個問題的想法。

    39。將20個想法分為兩列,每列10個。將想法從第1列某個隨機連線到第2列某個。把這些想法結合起來看看你得到了什麼。

    40。想想某個名人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比如孫中山?

    41。把字母表倒著寫。

    42。如果是一個大學教授,她會怎麼看呢?

    43。一個藝術家如何看待它?一個冒險的企業家?神父?他們又會怎麼看呢?

    44。想象你在希臘的某個裸體海灘。與裸體主義者交談如何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45。你能在雲端找到你需要的想法嗎?

    46。用刀叉吃一次義大利麵。

    47。試著與一個陌生的人打交道。

    48。使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

    49。如果你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呢?這筆錢將如何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50。如果你可以有三個願望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它們會是什麼?

    51。穿紫色內衣以獲得靈感

    52。給你的潛意識寫一封關於這個問題的信。

    53。忘記這個問題。三天後再試一下。

    54。至少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55。想象問題解決了。從解決方案倒退到現在,在腦子裡過一遍。

    56。100年後這個問題將如何解決?

    57。睡覺前好好想想。

    58。當你醒來時,寫下你能記住的關於你夢境的一切。接下來,試著在你的夢和問題之間建立比喻或類比關係。

    59。想象一下你在中央電視臺,解釋你對如何解決問題的想法。

    60。哪一個物體或事物最能代表這個問題?把物品放在桌上,不斷提醒你這個問題。

    61。列出思考問題時想到的所有詞語。有什麼主題嗎?有趣的詞?驚喜?

    62。如果螞蟻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呢?螞蟻和人類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可以幫助我們?

    63。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每週複習。這個對你的想法有刺激作用嗎?

    64。奧運會金牌得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65。讀一首詩並把它與問題聯絡起來。這首詩激發了什麼新思想?

    66。你能把你的問題和漏油聯絡起來嗎?

    67。如果你的問題是花園,雜草會是什麼?68。改變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喝茶,換成咖啡。

    69。列出你的假設,然後反過來。你能把這些逆轉變成新的想法嗎?

    70。做一些象徵問題的東西,然後把它埋了。71。閉上眼睛畫出問題。

    72。創造一個代表你的問題的舞蹈。

    73。把你的問題畫出來。

    74。成為一個夢想家,創造可以解決問題的幻想。

    75。成為一個現實主義者,把你的幻想想象成可行的想法。

    76。暫停邏輯,自由流暢地思考。

    77。學會容忍模稜兩可。

    78。你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沒打算去發現的東西。

    79。把自己沉浸在這個問題中。假設你是問題所在。你會有什麼感覺?

    等等,可以自己想。

  • 7 # 嫣然設計

    想變成一個有創意的人,總要先來具體跟創意這個詞兒正式認識一下。

    創意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創意名詞解釋(該解釋來源於百度百科)創意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亦作“剙意”。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它是一種透過創新思維意識,從而進一步挖掘和啟用資源組合方式進而提升資源價值的方法。

    我個人覺得,創意是可以透過日常中的學習或是經驗來培養的,不過要有針對性的去具體觀察和積累。創意充滿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首先,是生活中的日常創意。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用什麼辦法去調味才能把菜做得更美味,大到做一些適合個人情況的長期計劃(如飲食,健身,閱讀等)。都可以融入創意。

    其次,是工作中的相關創意。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接到一些領導分配的工作任務,又或是完成某項自主的工作。如何能把工作任務高效完成,又能讓領導滿意。這其實也是需要發揮創意的。

    最後,是學習中的各種創意。

    怎麼發揮創意,能讓所學的知識更能適合自身情況,充分吸收新鮮知識,並且合理地運用它們。這也離不開每個人的創意。

    那麼,怎麼才能更好地透過有意識地觀察和學習,來提升創意,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呢?我覺得以下三點挺重要;

    第一,保持培養創意的意識。

    要提高創意,不是說說就算了。要把這個念頭融入到我們的日常中,對身邊的人和事都要養成觀察和分析的習慣。凡事多想想為什麼,保持好奇心。這樣才能更頻繁的發現新鮮事物,新的想法和體驗有助於創意的培養。

    第二,發掘自身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意的生產機器,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對任何事物都只看到表面,不展開想象漠不關心。是很難對它們有深層認識的。只有保持一些適當想象力,才能讓創意有溜出來的機會。比如在欣賞藝術品,欣賞一些美麗的事物,都可以發揮想象,評判和分析它們的優缺點,融入自己的觀點。

    第三,有針對性的培養創意習慣。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產生創意靈感的愛好。從中有針對性的發現和培養創意。比如從事設計類的工作,又愛好聽音樂,就可以從喜歡的曲子中發掘設計靈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中有20萬元應該選什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