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來緣散wbq
-
2 # 寒江孤影O圐圙
片字拙句僅供調侃觀異勿噴
好好保護地球吧!否則真的會應一句名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了。
-
3 # 小檸檬娛樂
個人認為萬年以後如果地球還存在那麼地球上活動的人應該稱之為“類人”,而不是現在的人類。
科技在時刻進步,但是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環境下問題日益嚴重,環境的惡化使得人類不停的適應新的環境從而出現變異,適者生存是環境篩選的結果,所以未來的人類是新人類或者是新的物種。
也許萬年之內,冰河時代再次來臨,地球物種重新洗牌,現在的人類可能淘汰,那麼地球上的“人類”,可能會變成僅僅現在的人類有些相似的“類人”。
也許萬年之內,太陽消失,地球消失,甚至可能整個銀河系都會消失不見,那麼沒有了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也許地球人已經融入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已經佔有一席之地,這誰又能說得清。
人族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站在食物鏈頂尖的人類,自然有其頑強的生存能力,所以即使再壞的生存條件,人類依然也能頑強的存在,就像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那樣,只要給人類準備時間,人類就能存在,除非沒有這個時間!
-
4 # 妍浩科學
萬年之後地球上是否還有人類蹤跡談到這個問題首先聽我說個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從遠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說法: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相互制約、迴圈不已、無有終時。有著上下五千文明的中國在遠古時期就已經知道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把人類認識太陽系從兩百多年的時間線上度上擴大了幾十倍。
直到近代人們才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再到現代的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及離散盤(離散盤是在我們太陽系最遠的區域內零星散佈著,主要由冰組成的小行星,是範圍更廣闊的海王星外天體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恐龍的滅絕有可能是彗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所以對彗星的研究也可以說是關係我們人類命運的一件大事。天文學家透過觀測研究發現太陽系裡有兩種彗星,按軌道週期的長短可以分為兩類, 其中短週期彗星已經知道了大都來自柯伊伯帶,長週期彗星又來自何方呢?透過對彗星的研究有天文學家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長週期彗在離太陽大約1.8光年的區域有著一個長週期彗星的大本營。這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奧爾特雲。在這樣一個大本營裡估計有幾萬億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彗星,總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幾倍到幾十倍,由於數量太多所以奧爾特雲看上去像雲團一樣,但事實上在這個大本營內兩個相鄰的天體之間平均距離都有幾千萬公里了,可以算得上是太陽系中分佈比較稀疏的了。
那麼在距太陽如此遙遠的地方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彗星大本營呢?科學家分析可以能最開始那些彗星也跟我們地球一樣,後來可能是被外行星的引力作用甩了出去但又飛不出太陽系,所以才在太陽系的邊緣彙集瞭如此多的彗星。另外那些小的天體由於距太陽極其遙遠,很容易受銀河系引力場的潮汐作用及附近恆星引力場的干擾,那些干擾會使得其中一部分小天體進入內太陽系,從而成為長週期彗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麼上億年的時間內被吸到我們太陽系內的彗星那又是多少呢?這個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小天體被吸進太陽系內是有一定的週期的,這點我們的生物學家們在對過去兩億五千萬年間地球上的大規模生物滅絕狀況進行研究後提出,那種滅絕似乎平均每隔 2600 萬年發生一次,有跡象表明其中至少有兩次大隕星撞擊地球的時間相吻合(其中有一次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發生在距今約 65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量生物滅絕)。這時有科學家就猜想是不是在太陽系的邊上有個伴星,這個伴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58倍(又叫褐矮星),又或者這個伴星是木星質量的380倍(又叫紅矮星),總之這個伴星它距太陽差不多在1.8光年的距離。且這顆伴星每2600萬年會經過奧爾特雲,在它的引力干擾下,大量的天體會脫離原先的軌道而進入內太陽系,其中個別天體會與地球相撞,從而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正是因為這顆太陽系的伴生星我們地球每隔2600萬年就有一次物種滅絕的災難。想想重上一次物種滅絕到現在有了多少年呢,人類的災難又將在什麼時候發生呢?我想說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
萬年之後地球上人會活得好好的
-
5 # 換位思考就是真理
如果還這樣一直髮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那就是毀滅……全世界都是哭聲連連……還等不了一萬年,就毀滅了……科技本是反人類的東西…我們是肉體……不是機器人…我們只有兩雙手…也幹不了多少活……
-
6 # 暮春晨輝
就人類改天改地改基因的這股勁,別說一萬年了,就是一千年可能都銷聲匿跡了。縱觀人類文明史數千年,近百年的科技發展可謂突飛猛進,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技術成級數級變化,這就是一種科學技術的爆炸。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破壞並改變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與此同時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也在改變,伴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和突破,人類的未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爆炸是輝煌震撼的,可是爆炸之後就是毀滅……
-
7 # 語境思維
太陽的自述:大家好,我是太陽,想知道1萬年人類何處去,得知道地球會咋樣,想知道地球咋樣,先了解我吧。
我是黃矮星,壽命約100億年,目前才50億歲。比你地球46億歲大不了幾歲。
在我後半生,肚子裡的氫幾乎會全耗盡,心臟坍縮,溫度上升,持續到把氦聚變成碳。氦燃燒勝過氫燃燒,我的面板會膨脹,釋放部分大氣到太空。然後,
我體重稍降,外層氣息將伸到你目前軌道處,你我離得更遠了。 我因面板降溫變成紅巨星,幾十億年後,氦燃料也消耗完。
心臟又收縮,體溫上升。據說,比我大的恆星坍縮會導致碳聚變。但我不,會變成白矮星,最終變成黑矮星。
你們人類咋樣,要看地球生態溫度。再過1億年,地球降溫20度左右。
我知道,用不了1000年,你們自造若干小太陽,到處是必要的生態溫室。少了我,地球照轉。
-
8 # 江氏小盜龍
一萬年之後,我們人類是否依然存在,答案是肯定的。
一萬年之後,地球上不僅有人類的蹤跡,而且應該還有人類生存。
如果以我們所屬的智人種來計算,我們的歷史也已經有30至35萬年的歷史啦,也就是30個一萬年,所以我們繼續生存一萬年不是問題。
肯定有很多人會說,一萬年之後,人類肯定會滅絕,而且是自己把自己搞滅絕。這個觀點未免太悲觀了,作為有智慧的生物,我們其實也是在不斷修正自己的發展道路的,為的就是能夠生存下去,而且是更好的生存下去,一萬年並不久遠。要知道,地球上一個物種從出現到滅絕的平均時長可是500萬年呢。
-
9 # 來看世界呀
10000年後地球上應該還會有人類蹤跡,人類雖然有各種不足,但不會真的自己作死自己,一直在修正發展方向,努力地使人類種群可以長久地在地球存在。
從人類進化史來說,是幾百個一萬年組成的,這期間也經歷過很多次較為劇烈的環境變化,比如受太陽活動產生的“小冰河時期”等地球氣溫較低的時期,可原始人類都成功地適應了下來,並最終演化出現代人類,現代人科技迅猛發展,有了更多應對極端氣象條件或者地球外部事件導致的生存危機。如今地球75億人分佈在世界各地,就算是小行星撞擊事件,也不會讓全球人全部瞬間死亡,倖存者會在地球繼續繁衍,繼續將人鱷梨文明導向更高層次。
人類掌握的科技武器是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對環境的改變已經使得人類承受了巨大的損失,現代人也意識到了這些狀況,在努力地修正發展方向,而人類這樣的“高智慧”生物,會審時度勢,基本上不可能自己把自己作死,也就是說一些科幻作品中出現的全球核大戰基本是不會出現的,誰都承受不了那樣的結局。只要人類能夠相對剋制、理性地發展,在地球上存在是時間越長,掌握的力量越大,最後小行星也無法威脅到人類。
10000年時間看似很久,其實也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小步,會有很多磨難,但樂觀點來看,現在的所有紛爭對人類整體來說都不算什麼事,反而競爭會促進人類的發展。
回覆列表
這也是那時的恐龍想知道的答案,不要杞人憂天了,好好的過你的小日子,只要人類還沒走到極端,便會一直延續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