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竊讀記》的作者林海音的介紹如下: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著名作家。4歲前居住在母親故鄉臺北州海山郡板橋街(今新北市板橋區),後遷居北京至成年,臺灣文學作家、編輯,提攜了大量臺灣的文學青年。成名小說《城南舊事》。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爾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跟著回到臺灣,之後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而身為作家的林海音除了寫小說外,另有創作散文、兒童文學等。她也在1967年創立《純文學》月刊,隔年創立《純文學》出版社,堪稱臺灣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其自傳體長篇小說《城南舊事》,於1999年獲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擴充套件資料創作生涯:林海音在1948年返臺,並在1949年進入了《國語日報》擔任編輯,而後在1953年轉到了《聯合報》,主編聯合副刊。作家鍾肇政發現聯合副刊漸漸不像以前只為了宣傳,反而多了許多文學氣息。此外,還蒐集了許多本省籍作家的作品,而他的作品《魯冰花》便是第一個被連載在報紙上的臺灣作家的長篇小說。在從事新聞工作的這段期間,林海音也創作了許多的文學作品。她在1950年發表了第一篇小說《爸爸不在家》、1953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樹》、1959年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曉雲》等。一直以來,林海音從事新聞工作,但她心中夢想的新聞寫作是要將各方面的事情都誠實的記錄下來,不過漸漸的,她認為新聞工作不能加入主觀見解,而對於一成不變的採訪和記錄工作不再滿足,也因此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除此之外,林海音的寫作理念和她所欽佩的前輩女作家凌叔華非常接近。林海音曾不辭辛勞地為丈夫出版二十卷六百萬字的《何凡文集》,從1953年12月起至1984年7月12日止,何凡(承楹)一天不落堅持為這個專欄寫作三十年零七個月,刊文篇數超過五千,字數超過五百萬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回事呢!淨水器關了水龍頭還有水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