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與過去對話的老王
-
2 # 心草侃教育
教育是什麼?不同的國家、學校、不同教育者,對教育的解讀是不一樣的。
多年前看到一段話,真正的教育是學會自我教育,我深深的認同。
學校的學習終究會畢業,而一個人成長永遠不畢業。自省或自我調整、自我教育是很重要的。
對孩子,孩子由他自己成長的步伐,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去發現孩子的需求,給予他支援。
如,在0-6歲關鍵期
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不用標準答案評價。提取的知識答案,終有限,而且知識更新比較快。
有積極的思考習慣,是難得的不落伍的學習者和強者。
支援孩子想象,不扼殺創造。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思考建構很關鍵,形成積極想象創造的習慣很重要。如果教育者沒有這個關鍵期的關注,這個階段過了就過了,就一去不復返了。
教育,關注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成長,支援孩子完成自我的建構過程。而不是隻限於課程大綱的學習和考試。
我們從未來的考試跳出來,適時調整。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追求那個階段的目標。
教育慢下來,終身教育!
-
3 # 追思咖啡屋
對教育的抱怨,不只在今天了。周作人曾說過,“受過大學教育與否就在於,那些受過多少年大學教育的人,還得在社會上用多少年把所學內容洗乾淨;而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不需要,他們節省了時間。”
現在父母的教育觀念是把教育性的投資當成是教育,這是很不一樣的。他們關心孩子教育的方式,就是用三萬塊錢報一個這樣的班,用五萬塊錢報一個那樣的班。孩子稍微大一點,再花花幾十萬把他們貴族學校,用這樣一些財務報表數字來表示自己如何關心孩子的教育。
英語中的貴有兩個詞,一個是noble(貴族),另一個是expensive(昂貴),這兩個詞不是同義詞。noble表示有文化、有教養的紳士,同時也是有錢人,但所行之事與錢無關;而expensive則表示多花錢,與良好品行無關。貴族學校本義應為noble,但一些華人卻理解為expensive,認為多花錢就可以培養出貴族。這實在是荒謬至極!
教育是什麼?教育應是培養良好的性格,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並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學習本身。一個不會游泳的孩子被扔進水裡,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撲騰撲騰,會游泳了;更多的情況是上不來了。
真正的教育是要教他如何成為一個人,一個懂得尊重萬物、尊重他人、尊重眼前的一切的人和事的有敬畏心之人,並同時保持有一種深切溝通和互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和超乎任何一種專業技能。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時候的人他們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他們自己能夠感受到一種內在的樂;而今之學者為人,就是為別人而學習的,為父母、為老師、為工作...... 孔強調教育要引導,要循循善誘,這樣才能達到一種“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境界。
“conductor”,譯成漢語為“指揮”,由兩個詞根組成的,前面的“con”就是共同的,協調的,“ductor”是從“duct”而來,其含義是引導,疏導,協調。“education(教育)”也是由“duct”引申而來,教育的本義是引導。引導就是一根管子把它導引出來,或者一個水渠把它匯出來,疏導,教育的本質是導引,是疏導,而不是灌輸。而灌輸的方式就是生猛海鮮進去,罐頭出來。
對孩子教育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並引導他們建立一種一直帶在身上的、這一輩子都不會掉的快樂學習心智模式。
回覆列表
教育的本身是讓每個被教育者,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和成為最真實的自己。我做了快十年的幼少兒口才表演培訓,很多家長把孩子送過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大膽一點,自信一點,而有的孩子天生內向,是屬於那種比較安靜的型別,他們喜歡靜靜的看一本書,或者畫一幅畫,可是家長不允許,你一定要在臺上大膽的講話,在人前勇於展示自己。剛開始為了賺錢,沒關係不行我們有辦法讓你行。可是越到後來越發現沒有這個必要,內向的,喜歡安靜的孩子,就一定不好嗎?他們不喜歡張揚,喜歡獨立思考,喜歡觀察,善於發現,這才是他們的優點,因材施教,每個人都不一樣,在教育的過程中,發現最真實的自己,找到自己最適合幹什麼?這才重要。